2006年王光美弥留之际:2006年王光美弥留之际
2006年王光美弥留之际:2006年王光美弥留之际王光美的母亲董洁如,毕业于北洋女师范学堂,算是王槐青的学生,家里是盐商的董洁如绝对是大家闺秀,那个年代这种家庭的女性都要裹脚的,可是董洁如却十分排斥这一陋习!王光美曾回忆说,自己家堂屋里,常年摆着一张父亲和廖仲恺父子的合影。这花明楼是哪里?为什么王光美弥留之际还对这里心心念念?1921年9月26日,王光美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王槐青,早稻田大学毕业,在段祺瑞执政北洋政府时,担任工商司司长。而且他还和国民党领袖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是拜把子兄弟,两个人在日本时就有很深的交情。
2006年秋天,北京305医院临时搭设的一座灵棚里,毛主席的两位女儿李敏和李讷,对着一张遗像泣不成声。
遗像的主人是谁呢?正是中国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第六任夫人——王光美。
她10月13日因病病逝,享年85岁。
王光美弥留之际,儿女趴在她身边,询问她有什么未了的心愿。王光美强撑着虚弱的身体,艰难地吐出了三个字:花明楼。
这花明楼是哪里?为什么王光美弥留之际还对这里心心念念?
书香传家的女科学家1921年9月26日,王光美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王槐青,早稻田大学毕业,在段祺瑞执政北洋政府时,担任工商司司长。
而且他还和国民党领袖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是拜把子兄弟,两个人在日本时就有很深的交情。
王光美曾回忆说,自己家堂屋里,常年摆着一张父亲和廖仲恺父子的合影。
王光美的母亲董洁如,毕业于北洋女师范学堂,算是王槐青的学生,家里是盐商的董洁如绝对是大家闺秀,那个年代这种家庭的女性都要裹脚的,可是董洁如却十分排斥这一陋习!
董洁如不仅要求解放双脚,还要求出去读书,她是北洋女师第一期的学生,和革命先驱刘清扬同班,跟邓颖超也是校友。
正因为有这样的家庭,王光美从出生就注定了不同。
王光美自幼成绩优异,尤其是数理科目,更是超人一等。1945年从辅仁大学理科研究所毕业后,获科学硕士学位。
那时,年轻的王光美偶像是居里夫人,她梦想也能成为这样一名伟大的女科学家。后来,她成功地得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邀请,并准备去攻读博士学位。
然而,在她打算去美国留学时,有一件事却改变了她的想法。
当时,正值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双方对立,内战爆发迫在眉睫,美国插手进来,想要“调节”国共矛盾,所以成立了在北平设立军调处,叶剑英为中共方代表。
因为军调处里要跟美国人打交道,所以需要英语翻译。而未来北京市长彭真的秘书崔月犁,就推荐了王光美。
之前,王光美的母亲就曾帮助过中共地下党,而她的四哥王光杰就是共产党员。受到家人影响,王光美也心向革命,所以在四嫂的引荐下,她结识了当时还是地下党的崔月犁。
崔月犁给了她一本书《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书中对于共产党员的要求极其严格,这使她觉得成为一位共产党员真的是太难了!
但是王光美并没有被吓到,反而更加努力学习进步书籍,学习革命理论,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所以,当组织来邀请王光美时,她在留学和参加革命之间,毅然选择了革命!
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王光美成为了北平军调处的翻译!
在此期间,她结识了叶剑英和李克农等中共领袖,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王光美更加心向共产党了!
后来,内战爆发,军调处解散。王光美在完成使命之后,并没有出国留学,反而乘坐美军代表的飞机飞向她心中的革命圣地——延安。
王光美到达延安后,就到了中央军委外事组工作,并且住在中央军委驻地王家坪。
情定延安在延安,王光美怎么也没有想到,她居然碰上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作者——刘少奇,她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人将成为自己相扶一生的伴侣。
在遇到王光美之前,刘少奇已经经历了五次婚姻。
其中第一次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刘少奇洞房花烛夜给自己的“妻子”做了一夜的思想工作。
而他的第二任妻子何葆贞,于1934年牺牲在了反动派的监狱里。
而刘少奇后来的第三次、第四次婚姻也不成功...
解放战争时期的刘少奇,工作本来就非常繁忙,家庭和孩子又占用了他大量的精力。
而且当时他的身体也不好,正被胃病折磨,这让他本来就消瘦的身体更显得骨瘦如柴。
正在这个时候,在一场中央组织的舞会上,刘少奇和王光美相遇了。由于刘少奇在北京工作过,所以见到王光美就向她询问北平的情况。
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很简单,没有太多的交流,甚至王光美也只知道面前的人是个领导,但不知道他就是刘少奇。
而刘少奇也只是对这个年轻的女孩也有些好感。
但是王光美却不知道,朱德司令却看在眼里。
朱老总看着刘少奇自己带着孩子不容易,就和夫人康克清商量,想要撮合二人。于是,康克清就有意带王光美去隔壁看望刘少奇。
在枣园刘少奇的住所,两个人谈了很多,王光美这才知道,原来带她走上革命道路的那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刘少奇写的!
我们不知道当时王光美在想什么,但是也能想像,那应该就是一种憧憬不知多久的偶像,突然就出现在眼前的感觉。
两个人在这时就暗生情愫,刘少奇也对这个气质优雅的女生心生爱慕。
可惜,两个人并没有相处多长时间,更没有挑明关系,就被迫分开了。
那是因为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中央决定进行转移。
毛泽东指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刘少奇和朱德、董必武为首组成中央工委,负责向冀中地区转移,开辟了西柏坡根据地。
而王光美则跟随队伍向西北转移,后来就参与到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去。
携手一生1948年3月,王光美到达西柏坡。
刘少奇再次见到她时,不想再错过机会,下决心向王光美表白。
他将自己的婚姻经历和个人经历都对王光美说清楚,也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爱慕。刘少奇的表达并不浪漫,但是却质朴而真诚,这让王光美非常感动,她本来就对刘少奇有崇拜和敬仰,又被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革命精神打动,于是答应了刘少奇的表白。
1948年8月21日,刘少奇和王光美在西柏坡结婚。由于条件有限,当时没有举办浪漫隆重的婚礼。
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都来为他们祝贺,王光美在中央军委外事部的同事们还专门给他们制作了蛋糕。
婚后,王光美就被调到了刘少奇身边,给他担任秘书,这个职务一做就是19年!而他们两个共同生活,也只有20年。
但是,西柏坡的生活很艰苦,刘少奇和毛泽东是邻居,住所就在毛泽东隔壁——一个两进的院子里,前院是刘少奇一家,后院却是新华社的办公室和集体宿舍。
刘少奇和王光美的房间就是个破旧昏暗的小屋,他们没有双人床,是用两张长椅铺上木板做的“床”。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两个人感情却快速升温...
首次回家1961年,新中国当时处于“经济最困难的时刻”,刘少奇响应中央工作号召,回老家湖南农村进行调研。身为秘书的王光美,自然跟他一起去。
这期间,他们一起回到了刘少奇的老家——宁乡县花明楼。
从小在北方长大的王光美没有见过南方的风景,花明楼地处宁乡县东南,丘陵环绕风景秀丽,境内有双狮岭重峦叠翠,靳江从中横穿,如风波玉带。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里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王光美,而且刘少奇的家乡人民也很热情,这也让王光美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从长沙前往宁乡时,并未直接前往花明楼炭子冲,而是先去当地基层政府,了解具体的情况。
当时,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已经在门口等着接待他们了,可是由于他们夫妻穿得太过朴素,没人注意到他们,还以为哪里的老同学过来办事。
但由于王光美气质出众,被一个工作人员给认了出来。工作人员问王光美:刘主席在哪?
王光美笑着指了指刘少奇,大家才认出来。
这事并没有引起刘少奇的不快,他毫不介意地拉着这些基层工作人员去开会,并主动了解当地的情况。
在这期间,刘少奇还带王光美找到了自己母亲的墓地,地方上的工作人员询问他需不需要把墓地修缮一下,刘少奇却提出了拒绝,甚至提出如果这里以后搞绿化或者搞公共设施,这里可以去掉!
再访花明楼王光美他们在花明楼没有住很长时间,由于工作繁忙,很快就离开了。
可是王光美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别就是二十多年!
1983年11月27日,王光美才再次回到了花明楼,这一次陪她一起来的是女儿刘爱琴和儿子刘源。
她这次回到阔别了22年的花明楼,是参加刘少奇的故居开放活动。
虽然,这里是刘少奇的故乡,虽然自己只来过一次而已。可是看着这山明水秀的村庄,让王光美产生了叶落归根的念头,她感觉这就是自己的家乡!
得知王光美要来出席这次开放仪式,炭子冲的居民早早就把刘少奇故居围了个水泄不通!
王光美看见如此多的老百姓,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她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这些质朴的乡亲们,对刘少奇、对她还是这样的爱戴!
她回到刘少奇的故居,看着丈夫长大的地方、抚摸过丈夫曾经用过的东西,不由得也勾起了她和刘少奇的回忆!
王光美于刘少奇骨灰存放地
王光美决定了,自己未来一定在花明楼会叶落归根。所以为了保留好这份回忆,她开始积极参与刘少奇故居的建设,将自己收藏的很多丈夫的遗物捐赠给了刘少奇故居。
1988年11月24日,在花明楼炭子冲,刘少奇纪念馆开幕,这一天正是刘少奇90寿辰的纪念日,邓小平还亲自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这一天,来到纪念馆的不仅仅是王光美自己,还有国家主席杨尚昆。
她陪同杨尚昆参观了刘少奇故居,在开馆典礼上,杨尚昆做了讲话,他高度评价了刘少奇对革命和新中国的贡献,还回忆了自己跟刘少奇的交往经历。
说道情深处,甚至说出“刘少奇同志过早离开了我们,这让我们一想起来就非常难过”这样的话,这让台下的王光美也潸然泪下。
叶落归根王光美此后,又有四次来到花明楼。每一次来,她都会去刘少奇的故居看看,也都会去给刘少奇的母亲扫墓,最后再去刘少奇的铜像前站一会儿。
1995年,她被确诊为癌症,可是却坚强的与病魔对抗。她不过病魔折磨,以70多岁的高龄为“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积极奔走。
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于北京病逝,弥留之际,子女问她还有什么事要交代,她强撑着说出了三个字:花明楼。
这三个字的背后,包含的是对刘少奇深厚的感情。
王光美的儿子刘源依照母亲的的遗愿,将抚恤金和积蓄共计15 万捐献给了“幸福工程”,然,后将她葬于刘少奇家乡花明楼。
王光美的墓由白色的花岗岩制成,墓碑上没有刻字,却高大圣洁,光彩如她本人一般。
跟刘少奇的铜像遥遥相望,这对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终于永远的长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