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黑洞的视界面:黑洞视界语言极限

黑洞的视界面:黑洞视界语言极限

黑洞的视界面:黑洞视界语言极限(1)

为孩子取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初为人父者为取一个好名字绞尽脑汁,查字典,翻易经,往往一两个月,还在举棋不定。平时从来不读诗经论语唐诗宋词的,孩子的名字取下来,说不定也能随口来上那么几句了。好的名字朗朗上口,气势磅礴,让人一听就觉意蕴非凡,此子大有前途,不好的名字则晦明幽暗,语焉不详,让人听到后就为这个孩子的前途暗自揪心。一个16岁的英国女孩甚至建了一个网站,专为中国宝宝取英文名,已经赚了4.8万英镑,合43万元人民币,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科学家们研究物质世界,探索宇宙奥秘的时候,也要创造出各种新的概念,为某一个想法、定理、新发现的物质取名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好的名字能构思出一幅突出概念重要性质的图景,启发研究,并很快普及开来,而坏名字则阻碍思想,让人莫名其妙,甚至连概念本身最后也让人望而生厌,普通人欲忘之而不及,哪里能起到普及的作用?这一点在科普书籍的翻译上特别明显,一些本来浅显易懂的书籍,在糟糕的翻译下晦涩难懂,根本看不下去,严重阻碍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知识越艰深,越令人难以理解,但难以理解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我们无法用适当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以前所有的知识一个人都能够基本掌握,而现在,即使物理一门学科,也有无数的知识和概念,最顶尖的科学家也不可能全部掌握。也许人类对科学的探索终将止步于某一时刻,但让我们止步的,并不是艰深的知识,而是我们的语言无法跟不上思维的节奏,以及——糟糕的科学名词和翻译。

黑洞这个词非常形象地表达了黑洞的性质,可以说是科学史上取得最好的名词之一。但和它相关联的一个名词,黑洞视界,笔者则认为是非常糟糕的一个词。视界和世界同音,刚听到黑洞视界的概念时,那时候还没有网络,别人谈得眉飞色舞,笔者听得莫名其妙,脑子里老闪现出黑洞世界,黑洞和黑洞世界不一个意思吗?他翻来覆去的在那儿讲什么?就像那首歌“忆童年时竹马青梅……”,很多年笔者都听成“一同碾死竹马青梅……”,表现了两人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可歌可泣啊。即使到网络时代,视界这个词也让很多人搞不明白,再加上事件视界这个绕口令的词,就让人更云里雾里了,所以绝大多数人的意识里,黑洞的概念还仅仅是吞噬一切,连光都跑不出去,也就仅此而已了。更有甚者,凭借一知半解捕风捉影般的浅显认识,就认为黑洞是并不存在的假想概念,而不知道黑洞是经由严格的数学模型推导,已有很多的间接证据证明,为大多数科学家所承认的科学概念。黑洞的存在可以说已板上钉钉,就等人类找出最后的科学手段把它揪出来示众了。这一天应该为期不远,科学家们正在用和地球一样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对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拍照“,据说在2017年就可以得到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洞的真实照片,让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能有更贴切的词,也许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黑洞;如果能有更好的词,也许很多科学概念并不那么让人望而生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那么多年也没有走入芸芸大众的思想,是不是和概念的语言表达也有关系呢?就像三体一样,人类的思想很可能也会被锁死,但不是被三体人派来的智子,而是被我们自己的语言锁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