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雨的知名作家:我想通过点亮星空的人们
写雨的知名作家:我想通过点亮星空的人们“由爷爷把百年前悲壮厚重的历史有机地串联起来,亲切讲述给孙子听,家国大义的传承、历史的传承以及红色基因的传承,就在一个个故事和一段段对话中具体而生动起来。”李牧雨说,“对于孩子来说,最容易感染他们的就是故事中的人物和精神。他们透过这些人物故事,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从孙中山到李大钊,从陈独秀到毛泽东等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伟大精神,以及革命先辈们在建党历程中所展现出的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对于《点亮星空的人们》这部作品书名中的“星空”二字的内涵,李牧雨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表达。她说:“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星空’这个词语在书中有多次出现,比
“我想通过《点亮星空的人们》,向孩子们传递革命先辈们‘仰望星空’的精神力量,即超越自我、超越时代、永恒向上,并启发孩子们经常‘仰望星空’,成为一个理想远大、品味高雅、精神明亮、关心国家命运的人。”对于自己这部反映建党历程和红船精神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意义,作家李牧雨如是说道。
天地出版社出版的《点亮星空的人们》,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刻画了建党历程中的重要人物,勾勒出他们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奋斗求索过程,以及深刻阐述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创建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
▲3月19日,李牧雨携新书《点亮星空的人们》走进四川乐山东辰外国语学校,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一片叶子要寻找自己的根”,和孩子们一起重温建党历程,感悟红船精神。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出《关于开展“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童心向党”为主题,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儿童文学精品力作,《点亮星空的人们》全书近20万字,作者李牧雨以时间为序,用53个章节串起改变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以及划时代的意义清楚生动地呈现在孩子面前。
《点亮星空的人们》以爷爷给孙子陶豆豆讲故事的形式巧妙展开——“陶豆豆三岁的时候跟着爸爸妈妈来到美国。爸爸在美国一所大学教书。每次爸爸想家的时候,就会把他抱到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面前,对他说:‘看见这只大公鸡了吗?这只大公鸡就是中国,鸡肚子这里有一座城市叫成都,这是我们的家。爸爸以前就在那里生活,我们住的地方叫武侯祠大街,那里有刘备的墓,更重要的是,那里有一座纪念诸葛亮的祠堂,叫武侯祠。诸葛亮是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他像神一样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他是智慧的化身,是中国人的偶像。’……陶豆豆从爸爸的话语里感受到了什么叫故乡,什么叫祖国,什么叫留恋,什么叫叹息。爸爸说,以前在中国的时候感受不到太多的祖国、民族的概念,出了国以后,中国、中华民族对于大家来说,变得更具体更生动了,也更重要了……”
▲3月19日,四川乐山东辰外国语学校,“一片叶子要寻找自己的根”党史课现场。
事实上,在这部作品之前,多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李牧雨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近年来,一些搞笑、惊悚、刺激的儿童图书在孩子们中普遍受到欢迎,但看多了就好比食用了过量的甜点,没营养。如何引导孩子享用营养均衡的“精神膳食”?如何更好地为孩子们的精神“补钙”?“我觉得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我有责任来做一些改变。”李牧雨在接受《读者报》记者采访时说,“红船精神改变了中国的命运,那时候的青年勇敢地迎接了时代的挑战,让现在的孩子们了解红船精神,继承五四精神,从小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点亮星空的人们》的创作初衷。 ”
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从革命先辈、先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让初心薪火相传,李牧雨在写作上化繁为简,增强了趣味性、故事性,并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李牧雨说:“对于孩子来说,最有吸引力,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便是讲故事,而书中的陶豆豆也是听爷爷故事。”
陶豆豆是一个刚刚从海外回来、强烈渴望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十岁孩子,他和同龄人一样,对一百年前的建党历史充满兴趣和疑惑。讲故事的爷爷,是饱经沧桑、精通中国近现代史的长者,他亲身经历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独立自主走向新时代的奋斗过程。《点亮星空的人们》通过“孙中山的童年”“做一个改变世界的人”等故事,讲述了孙中山立志和奋斗的艰难经历;通过“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开始了一个人的反抗”“南陈北李有了同路人”等故事,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这对双子星在“新文化运动”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少年毛泽东”“离家出走”“驱张运动”“初到北大”等故事,讲述了毛泽东从一个懵懂的热血少年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曲折过程……
“由爷爷把百年前悲壮厚重的历史有机地串联起来,亲切讲述给孙子听,家国大义的传承、历史的传承以及红色基因的传承,就在一个个故事和一段段对话中具体而生动起来。”李牧雨说,“对于孩子来说,最容易感染他们的就是故事中的人物和精神。他们透过这些人物故事,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从孙中山到李大钊,从陈独秀到毛泽东等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伟大精神,以及革命先辈们在建党历程中所展现出的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对于《点亮星空的人们》这部作品书名中的“星空”二字的内涵,李牧雨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表达。她说:“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星空’这个词语在书中有多次出现,比如刚刚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为了让革命能够成功,把自己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之后,孙中山仰望着星空,思索着国家未来之路。在这里,星空给了孙中山一种神秘的力量,也是孙中山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还有李大钊与陈独秀一起探讨救国之路那一夜,当送走陈独秀后,李大钊的头顶上就是灿烂的星空。在这里,星空也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时代的信念。其实,仰望星空代表的就是一种永恒向上的力量和精神。另外,对当今的孩子而言,仰望星空可以让他们从宇宙之广袤、星空之灿烂、沧桑之变迁来看待人类在天地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由此生发出个人在国家与历史中应担负起的重担和责任。同时,让孩子们在先辈们的‘星空精神’指引下,想象着那些‘星星’来自哪里,又要去往何方,让他们最终也成为‘星星’,永远散发光芒。”(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