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盆景园中盆景桩龄最大的有600多岁,百岁之叟比比皆是,屡见不鲜。铺地的花石拼出一个个寓意深刻的古代故事。众安桥北隔开几丈水面处是盆景园。循着碑廊向北就到了盆景园,园中盆景以松柏类为主,园呈开放式半岛状。盆景园中有巨型灵璧石,名“米芾拜石”,只见那个米颠,真是石痴,整肃衣冠,手持象笏,正恭恭敬敬地向一奇石顶礼膜拜。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镇江。宋徽宗召为书画院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称他“米颠”。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知无为军时,初到官衙,见立石奇丑,石状峥嵘,甚喜,口称“石丈”,著朝服持笏便拜。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1)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2)

碑廊北起首有六角亭伫立水中,名为“绿晓亭”, 可踩汀步石而至。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3)

来到静思园第一大景区“镜湖”。在湖的周围各种亭台楼阁相环绕,每幢以其自身的形态相独立,建筑与建筑之间又形成以水相对应的园林景观。水的中央一架鹤亭桥作隔景,把一片泱泱湖水划分为二,形成一幅水上水下动静相映的风景画面。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4)

如果说园林的水是美的符号、活的灵魂;那么,静思园的水和建筑相融合所形成的意境却另有一番情趣。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5)

西边的《历代科学家造像碑廊》乃静思园中一大景观。园主陈金根先生曾荣获二00二年江苏省杰出精神文明建设奖,被誉为:“富而思文,热心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园主经营实业三十载,深感企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为了纪念历代科学家为我们民族作出的卓越贡献,让全国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在游园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起民族自豪感。他博采众长,采纳了原吴江市政协主席徐敬柏同志的创意,以常州市政协委员、中国民盟盟员王日曦先生所著《中国古代科学家造像》为蓝本,通过碑廊的形式展示出六十五位科学家的非凡业绩,勒石颂德,以厥其勋。碑廊的建成,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基地。杰出的人类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和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教授特为题词。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6)

众安桥北隔开几丈水面处是盆景园。循着碑廊向北就到了盆景园,园中盆景以松柏类为主,园呈开放式半岛状。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7)

盆景园中有巨型灵璧石,名“米芾拜石”,只见那个米颠,真是石痴,整肃衣冠,手持象笏,正恭恭敬敬地向一奇石顶礼膜拜。

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镇江。宋徽宗召为书画院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称他“米颠”。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知无为军时,初到官衙,见立石奇丑,石状峥嵘,甚喜,口称“石丈”,著朝服持笏便拜。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8)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9)

盆景园中盆景桩龄最大的有600多岁,百岁之叟比比皆是,屡见不鲜。铺地的花石拼出一个个寓意深刻的古代故事。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10)

一步一景,移步换景。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11)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12)

廊桥名鹤亭桥,因其形似鹤,中亭两层如鹤首,两侧亭单层如鹤翅。桥之两侧连廊为木柱,侧亭为金山石柱,中亭为汉白玉柱,象征园主创业的三个阶段。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13)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14)

桥名匾额是由苏州国画院院长、吴待秋之子、著名画家吴(羊文)木先生题写。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15)

鹤亭桥西的镜湖景区,风格与东区迥异。湖面中心置一岛,中立巨石一块,周以桂花、垂柳等植物,岛贴水以简单条石砌岸,与湖岸以步石相通。湖北岸植有高大的香樟,郁郁苍苍,已略具山林苍莽之气。林下为盆景园,有上百盆花木散置林间。湖西岸为绿晓亭及沿湖长廊,廊内有古代科学家事迹碑刻几十方。湖南岸水口处,有石板平桥乐安桥一座,极为简朴。

整个西镜湖景区,除湖西岸绿晓亭处有湖石点缀外,其余湖岸均以条石砌就,模仿江南水巷,风格简单朴素,村野之风扑面,与东镜湖的富丽堂皇形成强烈对比。人立鹤亭桥上,两边风光,一富丽繁复,一简朴古淡,一桥之隔,竟成如此两种世界。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16)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17)

鹤亭桥基座为巨型条石砌就,粗犷厚重,然开以三个巨大桥洞,则基座已显通透灵动。桥上三亭翼然,飞檐翘角整体形成上提之势,则桥基座给人的沉重印象已消弭一空,整座桥梁因而显得轻盈飘逸,灵秀无比。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18)

镜湖北岸建筑左高右低,碧水清澈如镜,场面开阔方正,在江南园林中甚为少见。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19)

悟石山房北墙建有古戏台一座,是从外地拆建而来的文物建筑。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20)

戏台的雕工等尽显精致。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21)

戏台顶部的藻井。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22)

戏台正北为主厅弘雅堂。弘雅堂,原名“天王殿”,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此厅堂曾为“小刀会”活动的正堂,后从上海市老城厢的人民路丹凤街保护到静思园。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23)

“弘雅堂”与“凤”有着不解之缘,当初保护这座古建筑是在上海城隍庙的丹凤街,恢复此座建筑时,园主为了“暗示”这座建筑的故里,特在屋脊及小抄口上分别塑了三个凤凰,由此“弘雅堂”变成为引凤的筑巢。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24)

眼前的凤凰伉俪之秀石,是五亿年自然造化的稀世珍品,千古绝唱。今栖息于静思园,纯属天意。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25)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26)

灵璧县有座凤凰山,凤凰山上有一口宋代花石纲老坑,老坑里埋藏着一对凤凰伉俪,这一对精美绝伦的秀石,世代沉睡在坑里,直到公元2003年才被世人发掘,重见天日。

凤为文石,雄健的身姿,色黑如漆的羽毛回眸凝视着爱妻幼子,安详中洋溢着为人之父的满足和一家三口的天伦之乐。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27)

凰为秀石,体态婀娜妩媚,那镶有牡丹的翼下依偎着一只乖巧的幼凤,凰母用一种慈祥爱怜的神情护呵着它的幼子,由此我们不难体味到母爱的神圣。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28)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29)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30)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31)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32)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33)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34)

惟妙惟肖的菊花石。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35)

弘雅堂北有小门,通往镜湖东部长廊,沿小门东折,可入拜石轩庭院。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36)

苏州园林以精致小巧著称。窄廊小桥,堆山叠石,墙角布景,方寸之地,气象万千,均以“巧”字取胜。从面积看,拙政园72亩,清末首富盛宣怀所建留园30亩;在苏州已属大型园林,著名的狮子林仅14亩,网师园更小巧,面积仅7亩。但静思园则不然,全园面积达100多亩,几乎是上述园林面积的总和。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37)

游苏州网师园,仿佛进入布置太多精美家具的小房间,有一种小心翼翼,唯恐撞头和透不过气的感觉。但纵览静思全园,发现它不仅传承了苏州园林的精巧,而且更拥有苏州园林所缺乏的通透宏阔和大气。静思园体现明代园林设计大师计成“制式新翻、裁除旧套”的造园主张,大胆融入新创意,与苏州古典园林相比,静思园不但传承了苏州园林的营造范式,同时吸纳中国皇家园林注重气派宏大的特点,廊是宽阔的廊,桥是高耸的桥。综合二者之长,使静思园显示出精致而疏朗、典雅而宽宏的风格。

美文摘抄贝加尔湖畔,富而思文静以致远(38)

(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