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杭四中吴山校区保送生,姐妹俩一起读浙大
杭州杭四中吴山校区保送生,姐妹俩一起读浙大管家塘社区一共有2000多人,人口覆盖管家唐新苑和两个商品房小区,其中管家塘新苑居民有600来人。唐爸爸对小时新闻记者说:“孩子上大学要用钱,去年我们就把这笔钱交给她自己花了。”不仅如此,还有一件让人非常羡慕的事:姐妹俩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居然都是老家余杭良渚街道“赞助”的。“她们两个街道奖励都是5万元,我们社区去年也奖励了她们每人2000元。”唐宁的爸爸唐耀华是良渚管家塘社区居民,平时在企业上班的他收入并不高,家里还有个小儿子今年读初一。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通讯员 金良瓶
唐宁和唐安琪这对表姐妹,从幼儿园到大学,读的都是同一个学校。
去年夏天,两姐妹参加高考,分别以650分和654分被浙江大学录取。
入学后,两人分到同个宿舍住宿,分别就读的是浙大农学院茶学和园林专业。
不仅如此,还有一件让人非常羡慕的事:姐妹俩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居然都是老家余杭良渚街道“赞助”的。
“她们两个街道奖励都是5万元,我们社区去年也奖励了她们每人2000元。”
唐宁的爸爸唐耀华是良渚管家塘社区居民,平时在企业上班的他收入并不高,家里还有个小儿子今年读初一。
唐爸爸对小时新闻记者说:“孩子上大学要用钱,去年我们就把这笔钱交给她自己花了。”
管家塘社区一共有2000多人,人口覆盖管家唐新苑和两个商品房小区,其中管家塘新苑居民有600来人。
去年,整个社区参加高考的孩子只有五六个,其中就有两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这比例属实有点高。
回忆起女孩们的学习生涯,唐耀华觉得幼儿园教育起的作用也挺关键:“当时,两姐妹读的是谢村的一个民办幼儿园,现在已经拆迁不办了,老师很负责,孩子们学习成长得很不错。”
后来,唐宁和唐安琪在中小学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好运路以南的管家塘社区2008年回迁,拆迁前村里没什么产业,很多农民和唐耀华一样从小务农,大家夏天种水稻,冬天种荸荠、慈姑,一直到拆迁前还有人在村里种地。
小学毕业后,唐宁和唐安琪两姐妹一起去了临平区的杭州树兰学校读初中,寄宿制3年学费差不多要10万元。
唐耀华对小时新闻记者说:“如果不是村里拆迁,我们两家是拿不出这么多钱,让孩子读这个学校的。”后来,两姐妹一起考上了余杭高级中学(临平中学)。
去年一年,良渚街道一共发放了293万元奖金给辖区350个中高考的孩子。
“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每人奖励10万元,C9其他高校每人奖励5万元,985高校奖励2万元,考上辖区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奖励1万元。参加中考的孩子,被余杭第一中学录取的奖励0.8万元,被余杭区属其他公办高中录取奖励0.3万元。”良渚街道工作人员对小时新闻记者说。
奖励有个前提就是参加高考的孩子要户籍在良渚,参加中考的孩子要学籍在良渚。
今年良渚街道的中高考成绩摸底工作已经启动,由于临平余杭去年分区,两区目前共用高中资源,估计奖励金额和人数会比往年有所减少。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