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929经济危机时期的苏联:1929年苏联大萧条中翻身

1929经济危机时期的苏联:1929年苏联大萧条中翻身难能可贵的是,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苏联也不忘聘请西方的技术人才。1931年,美国将对外出口的机器大量出口给苏联,1932年出口总量竟高达90%。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大型企业,几乎全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例如,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主要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聘请美国专家援建的。恰在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随着华尔街股市的崩溃,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商品过剩(相对过剩)的困境,欧美等国不惜发起经济战,争相对外倾销商品。在经济危机面前,以往的意识形态论退居二线,苏联也成为西方国家眼中的“香饽饽”。为抓住经济发展良机,1929年5月,苏联专门设立“”外国咨询中央局,负责外国设备和人才的引进。仅在1929年,苏联就同西方国家签订了70余个技术项目,涉及重工业、飞机制造业等多个部门。1930年以后,为加快经济发展,苏联干

192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首当其冲的就是西方国家。正当西方国家忙着救火时,有一个大国不仅没陷入危机,反而出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它就是苏联。

大萧条让意识形态退居二线

自1921年以来,苏联为了摆脱孤立无援的状态,曾大力推行“新经济政策”。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还是给苏联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1929经济危机时期的苏联:1929年苏联大萧条中翻身(1)

对苏联来说,尽管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但它的现代工业仍很落后,所生产的工业材料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据资料记载,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这和后来的欧洲第一强国简直天差地别。

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苏联领导人意识到,如果不能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这个新生的政权很可能要被扼杀在摇篮里。为此,1927年12月,苏共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制订了关于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方案,也就是后来的苏联“一五计划”。

1929经济危机时期的苏联:1929年苏联大萧条中翻身(2)

恰在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随着华尔街股市的崩溃,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商品过剩(相对过剩)的困境,欧美等国不惜发起经济战,争相对外倾销商品。在经济危机面前,以往的意识形态论退居二线,苏联也成为西方国家眼中的“香饽饽”。

苏联果断抓住机遇期

为抓住经济发展良机,1929年5月,苏联专门设立“”外国咨询中央局,负责外国设备和人才的引进。

1929经济危机时期的苏联:1929年苏联大萧条中翻身(3)

仅在1929年,苏联就同西方国家签订了70余个技术项目,涉及重工业、飞机制造业等多个部门。1930年以后,为加快经济发展,苏联干脆直接购买成套设备,快速引进西方的技术项目。这一时期,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工业机器的最大买家。

1931年,美国将对外出口的机器大量出口给苏联,1932年出口总量竟高达90%。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大型企业,几乎全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例如,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主要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聘请美国专家援建的。

1929经济危机时期的苏联:1929年苏联大萧条中翻身(4)

没有忽视人才的培养

难能可贵的是,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苏联也不忘聘请西方的技术人才。

1929年,大批的失业技术人员前往苏联,参加苏联的工业建设。到了1932年,在苏联工业部门工作的西方技术人员达到了6800人。引进的同时,苏联也不忘培养自己的工业技术人才。

1929经济危机时期的苏联:1929年苏联大萧条中翻身(5)

1929年1月,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苏联派1000多位公民进入美国,进行技术搜集。由于西方正面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困境,对苏联发展估计不足,因而开放了大量的核心技术。此外,苏联还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有利地位,先后从十几个国际的私人银行贷款,为国家工业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建立经济体系

当西方世界陷入经济危机之时,苏联却异军突起,取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成就,经济体系的建立就是其中之一。

1929经济危机时期的苏联:1929年苏联大萧条中翻身(6)

1933年,苏联官媒宣布,苏联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开始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但遗憾的是,由于过分重视重工业建设,而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苏联出现了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局面。这也是后来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

苏联能基本避免大萧条的冲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行了前无古人的五年计划。这种五年计划使得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最终取得显著成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