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作太元传特点,邓石如与黄山怪石
邓石如作太元传特点,邓石如与黄山怪石
清朝怀宁著名书法、纂刻大师邓石如是个大名鼎鼎的“石痴”,尤爱黄山怪石,他原名琰,为表示自己“不贪赃,不低头,不阿谀逢迎,一尘不染”之石头品格,遂字“石如”。他是一个挟一笔一砚浪迹江湖的“怪人”。在家乡时就听说徽州黄山怪石的奇异,很想来黄山开开眼界,并多次托到黄山玩的友人带奇石给他,终因路途遥远,无法办到,这时他几乎到了“无梦到徽州”的地步。
乾隆年间的一个春天,这位“笈游道人”以一笈横肩,千里迢迢步行来到徽州,到黄山脚下棠樾村时,他已身无分文,但村民们仍热情招待他,石如为徽州重文下士民风所感动,他为许多百姓写字题词,此村至今仍保留了他的墨宝,村头“骢步亭”匾额,以及鲍氏男祠中的《鲍氏五伦述》就是他为徽州人留下的手迹。由于他初到黄山,徽州的百姓都愿为他做向导,当他登上黄山,被眼前的秀色迷住了,他踏遍奇峰,处处皆见怪异而具情趣的怪石,那不亢不卑、坚贞不屈的怪石“苏武牧羊”就是书家一生追求的个性形象;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怪石“猴子望太平”正是书家不趋时尚、独钓塞江的远大志向;不贪人间名利、远离尘世的怪石“白石”(相传是麻衣和尚的化身)似乎就在告诉他为人处世的准则,如何修炼自己的人格…。这些怪石对他的治学和为人很有启发,他下山时竟满满装了两大布袋各种各样的石块,为了减轻负担,他抛掉了行李,但过重的石块仍压得他足破肩肿,当他一步一拐走到广德时,市人皆笑他迂腐,而他依然面容坚毅,大步前行,面有喜色。
后人评此事:“石如不趋时风,不随浊流,人如顽石一块。”邓石如死后埋在怀宁县五横乡白麟村,他生前曾瞩家人,在他死后要把这些石块一起埋入坟墓,黄山的怪石头与石如的名字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