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慕之情的古风诗词,明月之心寄情山水之外
思慕之情的古风诗词,明月之心寄情山水之外拿着思林厚厚地诗稿,独自走在神木这个边塞小城,想到她在北京、西安等地的经历,想到她写的40多本日记和700多首诗,我陷入久久的沉思。我想唯一的可能是坚持,是坚持让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作为学校高考语文单科状元,思林没有辜负她的非凡才气;作为个性十足的写作者,思林没有辜负她的大好年华。思林也许有负世俗、有负亲人,唯独对诗歌从未辜负。思林是诗歌的殉道者,她对诗歌的情有独钟更值得我们去尊敬。诗心何处?芳踪难寻。中秋将至,一个叫爽约咖啡的地方,一张方桌对面的思林与她的诗稿《晨曦中的花园》,对于我和这个喧嚣的咖啡厅来说都同样散发着一种隐秘的孤独与高贵。我眼前的这个素颜女子,脸颊清瘦、眸子透亮、发如黑瀑,唯独眉笔修过的两弯柳叶让她清秀的五官更显别致。思林气质如兰、诗如其人,之前读过她的一些小诗,我发觉她拥有一颗常人难比的玲珑之心和恻隐之心。交谈之际,知道她喜欢看一些宗教典籍,喜欢玩塔罗牌,喜欢穿淡雅的衣
明月之心寄情山水之外
——思林和她的诗集《晨曦中的花园》
十指为林
通过一首诗认识了女诗人思林,通过思林认识了一部诗集,通过一部诗集认识了她前所未有的孤独。关于孤独,我沉思了很久。
人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会孤独。孤独与有没有亲人和朋友无关。有时候人生也会有诸多美好,比如我们吃不到的浆果和小孩子嘴里的糖都是美好的。我认为诗人如果不是有一颗明月之心,哪里会寻得山水之外的美好,而这美好一词又何止一个“情”字了得,思林正是这样一位痴情于诗歌的写作者。思林不爱红妆爱诗名,她把所有青春年少时的情与爱都一并打包寄给了诗和远方。
初识思林,她向我们自我介绍,我叫思林,便再无下文。后来成了熟人,我问她芳名何许,她也只是笑了笑,没有提及。再后来,她在电话中说道她的名字很俗,不提也罢,我刨根问底,她才如实相告,她的姓名叫李瑞娟。
诗心何处?芳踪难寻。中秋将至,一个叫爽约咖啡的地方,一张方桌对面的思林与她的诗稿《晨曦中的花园》,对于我和这个喧嚣的咖啡厅来说都同样散发着一种隐秘的孤独与高贵。我眼前的这个素颜女子,脸颊清瘦、眸子透亮、发如黑瀑,唯独眉笔修过的两弯柳叶让她清秀的五官更显别致。思林气质如兰、诗如其人,之前读过她的一些小诗,我发觉她拥有一颗常人难比的玲珑之心和恻隐之心。交谈之际,知道她喜欢看一些宗教典籍,喜欢玩塔罗牌,喜欢穿淡雅的衣服并且食素。当我看到缠在思林腕上的菩提子手串和胸前佩戴的玉如意吊坠这两件仅有的饰品时,心想这倒和她的喜好很搭。
拿着思林厚厚地诗稿,独自走在神木这个边塞小城,想到她在北京、西安等地的经历,想到她写的40多本日记和700多首诗,我陷入久久的沉思。我想唯一的可能是坚持,是坚持让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作为学校高考语文单科状元,思林没有辜负她的非凡才气;作为个性十足的写作者,思林没有辜负她的大好年华。思林也许有负世俗、有负亲人,唯独对诗歌从未辜负。思林是诗歌的殉道者,她对诗歌的情有独钟更值得我们去尊敬。
回到禄水斋已是深夜,我还在思考着一路上的问题。在白炽灯下,翻开思林的诗稿,纸上的文字恬淡而明亮、诗意的表达宁静又清丽,字里行间我想我看到的不只是才气,更多的还有仙气。时间很慢,只有翻动纸张的声音,我停下来欣赏思林的孤独。她孤独地坐在花园用手机写诗,编织着一场弥天大梦。梦里我清醒地仰望星辰,万象皆空,时间就此停止。
时隔一个多礼拜,才读完思林《晨曦中的花园》这部厚书,在感叹她作品多产的同时,也发现她的写作意象单一,语言直白,据我归纳,思林全书意象也不外乎情、爱、花、梦、缘、山、水、风、月、心,这十个字。她将诗集分为晨曦中的花园、路灯下的情歌、心灵的对话、神性的呓语、美丽的故乡五个小辑。在我看来,诗歌文本分为晨曦中的花园和美丽的故乡上下两个小辑即可。前四小辑都写的是情诗或者是泛情诗,对思林的分辑我觉得毫无意义可言。
文本分辑是流于形式,是外在的;思林的写作是丰富的,是多样的。诗有禅性,爱是一种修行,思林写下的爱是为了祭奠而不被遗忘。
思林诗中的“爱”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自私的爱,这里的“自私”没有贬义。诗曰:“天挡不住你/山挡不住你/风挡不住你/不顾一切你要来爱我//三百六十五没有相见/你到底去了哪里?/你总是这样任性冲动/消融了你化为白雪来见我”(《挡不住来爱你》)。这首诗中“你”是虚拟的,是宽泛的,甚至是混乱的,你既是我、我既是你,读着读着不知什么时候内在的人称互换了,我甚至猜测诗中的你和我都是思林她自己。思林诗集中像这样的情诗很多。很多时候,我认为她经常会凭空捏造出一个爱人去爱。即便现实中真有这样一个“你”,至少这个“你”也只是一个模糊的、不确定的、概念性的。这里我不禁要问:“思林你也太自恋了吧。”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在另一首三十多行的情诗中的那个“你”,我确信就是思林她自己:“你之前以后做的事都无意义/你今后也许也给不了谁承诺/你想到今后将来会发生的一切/你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恐惧莫名//你似乎是差一点就要疯狂了/可是这个世界仍然一切照旧/你希望爱你的你爱的会有缘/你更希望你们会永远在一起//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愿得一人心》)。思林诗中无数个“你”,有自责、有遗憾、有追问,有期盼,所有碎片都是来还原一个真实的自己。愿得一人心,这是思林的期望,也是所有女子的期望,她和她们因此而伤心、苦恼,也因此写下满满的诗意。
另一种是宽泛的爱。如爱花、爱山、爱水、爱风、爱月等等,思林如此爱的朝思暮想、爱的颠沛流离,真让人有点匪夷所思。她在诗中写道,爱是忧郁,爱是永恒,爱是奢侈,爱是蓝色的也绿色的。思林发自内心去爱,并且爱上另一个爱。艾米丽·狄金森也曾说过,等待一万年不长,如果终于有爱作为补偿。爱,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等待,思林在《作别夕阳》中这样写道:“夕阳载着新娘入梦/你招招手让再等你一等。”等待的时间与距离,让诗意有了多种可能、多种解释。思林的所有诗歌都没有非此即彼、非对即错、非善即恶的极端,这让我很是吃惊。思林的爱没有分别心,这些分门别类的解释都是我的分别心太重,与思林无关,与思林的诗歌无关。
说到分别心,作为诗歌写作者的我,与思林相比自知惭愧不如。我想思林的诗能够自成高格,是源于她没有分别心的前因果报。“朵朵向阳的葵花是金黄色的/他们躲闪的笑脸围绕着太阳/围绕着金黄色的向往编辑着/最初最真最美丽最动人的画面”(《美丽的恻隐》)。这是多么平和的画面啊,有一种像阳光雨露般的美好,即使你不去发现它,它也始终真实存在。“花开无声/献给人间一场繁华清芬/融入大地/洁白无私殉葬”(《暮春》)。诗歌得道花开所见、自名芬芳、真心我闻,这种领悟只有慈悲心可以抵达。“我们前世一起在陌上看花/风吹过来/你的眼里噙满泪水/深情地望向远方连绵的群山夕岚”(《前世有缘》)。试想,每一次花开都是它们以自身之名为衬托,绽放成自己名下最为醒目的春天。而作为思林的春天,我错过了什么,我无从晓得。思林独自花径、往来阡陌、以花为媒、如痴如醉,絮絮叨叨地在手机上写下自言自语的情话,最后发给谁,谁都会读到不一样美好、幸福。
阅读思林的诗篇,心灵会获得一种幸福。幸福和金钱无关,和内心有关,所有人都喜欢潜规则的时候,喜欢规则那个人就会幸福;所有人都在为名利狂奔的时候,停在路边看风景的那个人就会幸福。“春风,呵,这是春风在低语/且自喃喃,划过,划过了我的/心海,泛起涟漪沙沙,沙沙/走在晚风中,已坠入,坠入梦的/低语,声声,声声已辨不清它//踩着沙沙的梦的心海,飞上云霄/春风正从你身边,扑面而来/脸颊泛起微欣,梦里沙沙/沙沙,顷刻催开了春的花房”(《走在晚风中》)。心灵捕手思林,总能捕获一束微光,正如一个最为普通的坛子,只有咔嚓一声碎了一地的那一刹那,才会警醒主人从锋利的碎片中看到它的价值。
有的时候,即便就是静默的坐着没有人事侵扰,坐着也会莫名的悲伤。“从深海里来/习惯了被冷落/一个人痴痴望着/又重新向深海游去”(《从深海里来》)。读到这里我会莫名的悲伤,有人说悲伤是一种病,是一种不治之症,对此我很认同。不同的是我可以在悲伤中找到积极的一个小点,将它放大,并无限放大。向内求是思林生存和创作的一贯态度,正如老子所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思林也喜欢老子思想,在《自由飞翔》中写道:“甘愿与世无争/甘愿只是只小鸟/共沐此境/共享松柏。”真心见性、道法自然,可见思林还在不断地开发自己的内心世界,探寻小于一的真我。
诗集中最后一个小辑——“美丽的故乡”很是特别。之前总感觉思林行走到哪里,哪里都是漂泊,读完这一辑我感受到了她落叶归根、游子情怀的另一面。写陕北故乡,思林采取传统信天游歌谣体写作形式,利用比兴的写作手法,整体一唱一和,虽然谈不上好,但也绝对是一种新的尝试。思林的诗歌写作很随意,缺乏诗意的提炼,缺乏精品意识。
目前思林的诗歌创作势头强劲,但也存在着诸如意象重复、叠加,语言不考究,抒情空洞多是镜花水月,思想缺失,结构松散等许多问题。关于思林抒情的空洞,我存在着认识上的两个极端,一面是指表达的贫乏与浮泛,一面是佛教关于“空”的至高境界。中国的诗人都很多情,一不小心情感就开始泛滥,因此情感的节制有时候也是一种能力。自我强调的都是自己匮乏的,思林写了那么多的情诗或者泛情诗,某种角度也说明她对某种情感的渴望与无能为力。写情诗是所有年轻诗人的权力,无疑我们都在最好的年华写下了最好的滥情诗。
晨曦中的花园坐落在思林的春天,山水清音、落花无声。用文字来抵抗孤独是最无能为力的表现,年华易老,且行且珍惜为好。思林曾经对我说过,读书能解决一切问题,书中能找到她想要的一切答案。许多东西都似是而非,但愿她所遇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这个秋天,树上结了好多果实名叫思考,想要摘它的时候,总是感觉还不够成熟。
作于禄水斋
二零一六年九月一日
作者简介
十指为林:公元1981年出生于边塞神木,毕业于西安音乐舞蹈专修学院,本名杜嘉喜,字德乐,号禄水斋主人,英文名Dollar,读书游历之余写诗。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神木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神木诗词学会理事,神木黄土文化学会常务理事。文学作品、新闻稿件及谱写歌曲曾多次刊发在《诗选刊》《延河》《音乐天地》《英才》《阳光报》《陕西日报》等报刊杂志,歌曲作品《祝福神木》《蓝蓝的信念》《送别》《大保当之歌》等已被录音演唱,累计创作各类文艺作品、新闻稿件200多万字,发表1000多篇(首)。著有诗集《与谁诉说》《绽放在太阳底下》《梦里阑珊》《法布施》,纪实文集《大道行远》。
热烈祝贺陕西女诗人思林诗集《晨曦中的花园》发行研讨会圆满成功!
【诗人思林】感恩神木县文联,感恩神木县作家协会,感恩神木县诗词学会,感恩神木县电视台,感恩神木报,感恩神木新闻网,感恩明哥明嫂大力支持,感谢杜康酒文化,感恩印象神木主编明哥,感恩品尚葡园葡萄酒,感恩德日素矿泉水,感恩神木生活资讯,感恩神木县本土作家文友们。
谢谢支持,欢迎转发。
作者简介:
思林,原名李瑞娟,青年诗人。现工作于神木某企业。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先后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有《初笄女》、《一株紫丁香花儿开》、《奥运龙腾》、《大地蚂蚁》、《心门》、《树的天堂》、《爱情曼陀罗》。2016年8月出版个人诗集《晨曦中的花园》,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鼎力推出。现为陕西七月诗社特约诗人,《中国爱情诗刊》驻博诗人,神木快讯、神木生活资讯形象代言人。
本报(网)北京快讯:陕西女诗人思林(李瑞娟)的新诗歌《晨曦中的花园》一书,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鼎力推出。诗集收录了作者十多年来创作的三百多首诗作。全书分为“晨曦中的花园”、“露灯下的情歌”、“美丽的故乡”等五部分。有关评论家指出,思林的诗作思想深刻,哲理性强,文笔清秀、甜淡、幽静,是当代诗歌界的一部创新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欣赏价值。
【诗人思林】
感恩中国文联出版社,感恩著名编辑卞正兰,感恩出版人朱庆先生,感恩著名设计中一,感恩所有一路走来陪伴我的诗友、朋友和家人。感恩遇见,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天。
欢迎转发,多多支持!
《晨曦中的花园》
《晨曦中的花园》2016年10月1日10:00全国首发, 限量发售200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