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江南第一天池介绍:行吴越古道观浙西天池

江南第一天池介绍:行吴越古道观浙西天池天池旁边的瘌痢山,海拔1363米。山上的树木东一撮,西一簇,星星点点,就像头上长了瘌痢,许是这样才得名的吧!虽说春天已经来临,因地势高,几棵松树下,还有积雪。待至登顶,眼前豁然开朗,我们看到了天池。称浙西天池,海拔1100米,位于千顷山巅,湖水清洌幽蓝,水天一色,山峦缓伏,视野开阔。高山围绕神湖,造就了这美丽的高山湖泊,湖畔平坦,也是露营胜地。孕育了一冬的大地,生命的勃发有早有迟,几株野樱花已然绽放枝头,给大地母亲抹了粉粉嫩嫩的一笔。绿绿粽叶在一片还在沉睡的枯树下铺得满满当当,为春天的绿色添上浓浓的一抹,尽情地养了我们的眼!约行了2、3个小时到达千顷关。一块巨大而光滑的花岗岩上,赫然镌刻着篆体“千顷关”三个大字,很汗颜的是,三个字我只认识一个“关”字,把名称认全还是看了旁边的指示牌。这一处天然石,像门一样挡在眼前,高近4米,厚约3米,宽可两人并行,其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登上石门,拔开

江南第一天池介绍:行吴越古道观浙西天池(1)

蛰伏了一个假期,人似乎有些慵懒。大地在苏醒,我不得再冬眠。人间三月,已是春光烂漫。在这个明媚的周六,吴越古道走起。清早六点,我们一行18人从千岛湖出发,行程三时半,到达吴越古道山脚。

江南第一天池介绍:行吴越古道观浙西天池(2)

吴越古道沿溪水款款而上,山泉声里迈着慵懒了一冬的脚步,似乎有种久违的感觉。踏着青石板,想着“吴越”二字,脑海里蹦出来的竟是吴国夫差,越王勾践。待查阅吴越古道的资料,竟是与夫差勾践风牛马不相及,想想不惊哑然失笑,笑自己太会联想。

据查,吴越古道,全长约35公里,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杭州临安)与南唐(宣城宁国)的主要通道。吴越古道和千顷关,为1100前吴越国建筑,依山势而建,是当地古建筑中独一无二的伟大工程。我们的线路起点是南唐的宣城宁国(现在的安徽宁国吴越古道山脚),终点是吴越的杭州临安(浙西天池)。

江南第一天池介绍:行吴越古道观浙西天池(3)

一路上,经过磕头石,联想起1000多年前古人的无限孝心;五里休闲洞,想象着在古道负重前行的商人在此歇息;龟嘴溪,路人渴了喝口山泉,然后继续前行;到达红花树瀑布时,见一线水瀑悠悠而下。此处,海拔是890米。溪水蜿蜒而下,且清且冽。我们时而对影撩一撩被风吹乱的头发;时而在凉亭且坐,尝一尝带来小零食;时而跨过溪水中的搭石,并让摄影师留下我们臭美的片刻;时而,互相打趣,给古老的古道留下一片生趣!

孕育了一冬的大地,生命的勃发有早有迟,几株野樱花已然绽放枝头,给大地母亲抹了粉粉嫩嫩的一笔。绿绿粽叶在一片还在沉睡的枯树下铺得满满当当,为春天的绿色添上浓浓的一抹,尽情地养了我们的眼!

约行了2、3个小时到达千顷关。一块巨大而光滑的花岗岩上,赫然镌刻着篆体“千顷关”三个大字,很汗颜的是,三个字我只认识一个“关”字,把名称认全还是看了旁边的指示牌。这一处天然石,像门一样挡在眼前,高近4米,厚约3米,宽可两人并行,其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登上石门,拔开石墙上面的杂枝,曼延起伏的两翼石墙,是古城墙防守工事。公元913年,当时的吴越国与淮南的杨行密在这一带发生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江南第一天池介绍:行吴越古道观浙西天池(4)

一片黄色在眼前呈现,春天已来,山花开始烂漫,正逐一粉末登场,眼前的这一片茅草似乎还在酣睡。也罢,待我们用各种姿势,来唤醒它,让它美美地醒来……

江南第一天池介绍:行吴越古道观浙西天池(5)

江南第一天池介绍:行吴越古道观浙西天池(6)

江南第一天池介绍:行吴越古道观浙西天池(7)

待至登顶,眼前豁然开朗,我们看到了天池。称浙西天池,海拔1100米,位于千顷山巅,湖水清洌幽蓝,水天一色,山峦缓伏,视野开阔。高山围绕神湖,造就了这美丽的高山湖泊,湖畔平坦,也是露营胜地。

江南第一天池介绍:行吴越古道观浙西天池(8)

天池旁边的瘌痢山,海拔1363米。山上的树木东一撮,西一簇,星星点点,就像头上长了瘌痢,许是这样才得名的吧!虽说春天已经来临,因地势高,几棵松树下,还有积雪。

江南第一天池介绍:行吴越古道观浙西天池(9)

因浙西天池是目前江南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湖泊之一,获“江南第一池”的美称。用“神池浩渺,天镜浮空”来形容它,不可谓不真切。

江南第一天池介绍:行吴越古道观浙西天池(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