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雄关甘肃嘉峪关:嘉峪关为何被称为
天下第一雄关甘肃嘉峪关:嘉峪关为何被称为如今,只要你登上嘉峪关,在西城阁楼的后檐台上,还可以看见一块古砖。据说,在修建关隘时,一位叫易开占的工人,准确计算出所用的砖数,可工程完工后却发现多出一块来。传说,有两只燕子在嘉峪关内搭窝。一次,它们出关觅食,到晚上,一只飞进关内,另一只却因关隘大门早关了,无法进关,就悲鸣触墙自杀身亡。用石块击墙发生的声音,据说就是这只燕子在悲鸣。修建嘉峪关时,据说当年筑城用的黄土,先筛选后放在青石板上烤干,加丝麻、灰浆搅拌均匀,甚至还加糯米浆以加强粘性。验收时,验收官让人在一定远的距离用箭射墙。假如箭头没入墙中,那必须返工;假如箭头碰墙落地,才算合格。在北墙脚下,只要你用石块敲击墙,一声清脆明快、像燕鸣般的响声就会传出来,于是,人们将这里称为“击石燕鸣墙”。
当年,因领导禁烟运动被贬新疆伊犁的林则徐,自广东一路西行途中,看见甘肃嘉峪关威武雄壮,于是临场发挥,留下“长城饮马寒宵玉,古戍盘雕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雄关”的诗句,认为东南地区的关城无法与之对比,把嘉峪关与山海关称为并肩天下的雄伟关隘。
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西南的嘉峪山麓,是一座东窄西宽,呈梯形的建筑。城墙上有东、中、西三座城楼,气势贯虹。
其名源于嘉峪塬。这是一处据酒泉以西约20千米,位于河西走廊的要冲之地。延绵至此的丝绸之路,受到南北大山的夹峙,成为一条宽15千米左右的,地形狭窄险要的通道。
明朝初年,征虏将军冯胜率兵征战大西北,在酒泉以北的扫林山大败元军。行军至嘉峪塬登塬眺望,发现此处地势险要,便上表明太祖,称“此咽喉要地,令关距其中,当固若金汤”。不久,一座关城在嘉峪塬西侧拔地而起,并以塬命名,称嘉峪关。
修建嘉峪关时,据说当年筑城用的黄土,先筛选后放在青石板上烤干,加丝麻、灰浆搅拌均匀,甚至还加糯米浆以加强粘性。
验收时,验收官让人在一定远的距离用箭射墙。假如箭头没入墙中,那必须返工;假如箭头碰墙落地,才算合格。
在北墙脚下,只要你用石块敲击墙,一声清脆明快、像燕鸣般的响声就会传出来,于是,人们将这里称为“击石燕鸣墙”。
传说,有两只燕子在嘉峪关内搭窝。一次,它们出关觅食,到晚上,一只飞进关内,另一只却因关隘大门早关了,无法进关,就悲鸣触墙自杀身亡。用石块击墙发生的声音,据说就是这只燕子在悲鸣。
如今,只要你登上嘉峪关,在西城阁楼的后檐台上,还可以看见一块古砖。据说,在修建关隘时,一位叫易开占的工人,准确计算出所用的砖数,可工程完工后却发现多出一块来。
原来,一个为了陷害易开占的小官,故意多掺杂了一块砖,这样他就有理由将易开占投入大牢。
这时,幸好其他工匠们对监工说:多出来的这一块砖是“定城砖”,没有它城楼难以稳定。易开占最终被放出来。
嘉峪关城楼,每层楼周围有明廊,明柱漆红、雕梁画栋。城墙四角均建两层角楼,楼顶周围有砖砌的垛口,似碉堡。
而关城,则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内外城并守。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以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的高台楼阁建筑、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
内城,作为关城主体及中心,周长64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东、西二门外,设面积分别达500多平方米的瓮城,作为回护。
明朝人戴弁,登临雄关,触景生情,在他的肃州八景诗之一《嘉峪晴烟》中描绘:“烟笼嘉峪碧岧峣,影拂昆仑万里遥。”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峡谷,而南部的讨赖河谷,则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与地势浑然天成,攻守兼备,与周边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构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