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藏族节日习俗:藏族节日新年

藏族节日习俗:藏族节日新年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开始 藏历与农历(即阴历)逐步统一。到了萨迦政权统治全藏时 藏历完全成熟 过年的仪式也固定下来 一直沿袭到今天。从元朝开始 藏历确定为一年12个月 大月30天 小月29天;每1000日左右 便有一个闰月 用来调整月份和季节的关系。并且学用汉族农历的天干地支计算纪年用十二地支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戊狗、亥猪 配以五行:木、火、土、金、水来纪年。藏历以12年为一小循环 60年为一大循环 称为一个“绕”是从古代印度传入藏地的 传入时间是1027年 恰好是藏历火兔年 此年遂被定为“第一绕迥”的头年。1980年是第十六“绕”的54年随着藏族地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 藏族历算法不断完善和发展。到了唐朝文成公主进藏 带来了许多经书典籍 其中也有关于天文历算的书籍 它对藏历的完善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时 计算新年第一天的方法已从月的圆缺

藏历新年,藏族的节日很多 几乎每个月都有。除了传统的节日外 还有许多宗教节日 有一些属于民俗习惯的活动 也被称为节日 如“林卡节”、“赛马节”等。这里 我们仅就其中主要的、有地区性或全民性的节日作简单介绍。

藏族节日习俗:藏族节日新年(1)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新年里 孩子们燃放鞭炮 大家喝青稞酒、酥油茶 互相祝酒 尽情欢乐。城乡演唱藏戏 跳锅庄和弦子舞。在牧区 牧民们点燃熊熊篝火 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节日期间 民间还有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一系列比赛活动

藏族节日习俗:藏族节日新年(2)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从藏历十二月初 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吃、穿、玩、用所需的物品。这时家家户户开始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 培育青苗 藏历年初一那天 要将长了一二寸的青苗 摆于佛龛茶几之上 预祝新的一年粮食丰收。从十二月中旬开始 家家户户准备酥油和面粉 陆续做“卡赛”(炸果子) 这是家庭主妇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卡赛的种类很多 有耳朵状的“苦过” 有长条形的“那夏” 有大麻花似的“木东” 有圆盘状的“不鲁” 还有子形的“宾多”。接近新年 每家每户都要准备一个叫做“竹素切玛”的五谷斗 斗内装满用酥油拌的粑、炒麦粒和人参果等食品 上面插上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制作的彩花板(名叫“孜卓”) 还要准备好一个用彩色酥油花塑的羊头(名叫“鲁过”)所有这些摆设 标志过去一年的收成 预祝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 农牧业获得丰收。

藏族节日习俗:藏族节日新年(3)

除夕的前两天 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 摆上新卡垫 贴上新年画 二十九日晚饭以前 要在打扫干净的灶房正中墙上 用面粉画上“八吉祥” 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永恒的“”符号 有的人还在自家的房梁上画很多的白粉点 表示人寿粮丰。这天的晚饭 每家要吃面团土巴 叫做“古突”。“古”即九表示29日“突” 即面糊羹的意思(藏语“土巴”)。这与汉族吃年夜饭的习惯一样。这顿饭 全家要围坐在一起欢聚。土巴里包着各种东西 有石子、木炭、辣椒、羊毛等物 看看谁能吃到这些东西。石子 预示心肠硬 木炭预示心黑 辣椒预示嘴如刀 羊毛象征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 都要即席吐出 引起哄堂大笑 以助除夕之兴。除夕晚上 根据各家的经济条件 在佛像前摆上各种食品 准备好节日的新装。家庭主妇将煮好的“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 初一早上天刚亮 就送到每个人的床前 让他们喝。

藏族节日习俗:藏族节日新年(4)

大年初一的传统习惯是 家庭主妇首先起床 洗漱完毕 到井里打上第一桶水 喂饱牲畜后 回屋唤醒一家人。全家人穿好新衣以后 按辈序排位坐定 长辈端来五谷斗 每人都先抓上几粒 向天上撒去 表示祭神 接着依次抓一点送进自己的嘴里。这时 长辈顺次祝“扎西德勒” 后辈要回敬“祝您身体健康 永远幸福 预祝明年新年全家又如此团聚欢庆”。举行完新年仪式后 便吃麦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 接着互敬青稞酒。初一这一天 一般是闭门欢聚 互不访问。从初二开始亲戚好友互相拜年 持续3-5天。

藏族节日习俗:藏族节日新年(5)

藏历新年的确定 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

“据文字记载 公元前100多年 西藏便有自己的历算法 当时是以月亮的圆缺、朔望来计算月份的。那时的新年初一 相当于现在的藏历十一月一日 这是西藏最早的历法。在山南地区 曾发现过一部历书 叫做《纺线老人月算》。这部古老的历算书 详尽地总结了当时藏族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天文历算知识 对后来藏族地区的天文历法有很大影响。

随着藏族地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 藏族历算法不断完善和发展。到了唐朝文成公主进藏 带来了许多经书典籍 其中也有关于天文历算的书籍 它对藏历的完善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时 计算新年第一天的方法已从月的圆缺进步到以星辰为主要依据的计算方法。例如新年的确定 是以鬼星的亮度、位置为标准 但新年仍然是藏历十一月一日。直到现在 日喀则地区的一些地方 还按照这种推算法过新年。

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开始 藏历与农历(即阴历)逐步统一。到了萨迦政权统治全藏时 藏历完全成熟 过年的仪式也固定下来 一直沿袭到今天。从元朝开始 藏历确定为一年12个月 大月30天 小月29天;每1000日左右 便有一个闰月 用来调整月份和季节的关系。并且学用汉族农历的天干地支计算纪年用十二地支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戊狗、亥猪 配以五行:木、火、土、金、水来纪年。藏历以12年为一小循环 60年为一大循环 称为一个“绕”是从古代印度传入藏地的 传入时间是1027年 恰好是藏历火兔年 此年遂被定为“第一绕迥”的头年。1980年是第十六“绕”的54年

藏族节日习俗:藏族节日新年(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