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女硕士杀夫案:她是留美女硕士
留美女硕士杀夫案:她是留美女硕士在当时,像雷洁琼这样学识渊博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她获得如此高的成就后,并未选择在美国留学深造,过着安逸享乐的生活。而是在国家处在水深火热的关头毅然回国,面对国家危难挺身而出。化知识为力量。用行动撑起了国之脊梁。称她一声先生,她当之无愧。雷洁琼19岁便只身一人赴美留学。少年时代兀兀穷年,负笈西行的她,1929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毕业,还获得了中国优秀学习成绩“银瓶奖”。图丨雷洁琼雷洁琼于1905年9月在广州出生,家庭条件十分地优越,但在她身上却看不到半分娇气。在那个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社会动荡不安,随时都有可能一颗炸弹投来,血溅千里,房屋倒塌。人们生活在恐惧与害怕之中,读过书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她出身书香门第,却巾帼不让须眉,在面对山河破碎却扛起救国大任。毅然投身革命队伍保家卫国,新中国成立后,她奉公无私地坚守自己的岗位。
兢兢业业官至副国级,她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她的光辉事迹被刻在了中国的历史上,她就是雷洁琼,享年106岁!
在她90岁时来到毛主席故居,望着一套布丁衣物,她眼眶湿润,用八个字评论毛主席。
那么她与毛主席之间有何渊源呢?又用了哪八个字评价毛主席呢?
图丨雷洁琼
浅谈雷洁琼雷洁琼于1905年9月在广州出生,家庭条件十分地优越,但在她身上却看不到半分娇气。
在那个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社会动荡不安,随时都有可能一颗炸弹投来,血溅千里,房屋倒塌。人们生活在恐惧与害怕之中,读过书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雷洁琼19岁便只身一人赴美留学。少年时代兀兀穷年,负笈西行的她,1929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毕业,还获得了中国优秀学习成绩“银瓶奖”。
在当时,像雷洁琼这样学识渊博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她获得如此高的成就后,并未选择在美国留学深造,过着安逸享乐的生活。而是在国家处在水深火热的关头毅然回国,面对国家危难挺身而出。化知识为力量。用行动撑起了国之脊梁。称她一声先生,她当之无愧。
图丨雷洁琼
雷洁琼先生是中国的杰出女性代表之一,她的出身似乎就注定了,她将会为祖国的事业走上革命道路。父亲雷子昌是清朝举人,在百日维新中,深受谭祠同等变法义士们思想启蒙的影响。算得上是开明之士了。
1906年孙中山正式提出三民主义,他所组建的同盟会一时在全国引起轰动。雷洁琼就是在“驱除鞑虏,振兴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声中成长。
从小的爱国热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最终引导她为祖国建设肝胆相照。“娴静好似花照水,丹心尤如石之坚”是对雷洁琼赤心报国最好的描述。
图丨孙中山
89岁韶山故居题字雷洁琼先生一路跟着党走来,对毛泽东的英勇事迹听过不少,被毛泽东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对他的为人也是十分崇拜。
直到晚年,只要谈及毛主席,她的眼里都闪烁着光亮。对毛主席的雄图伟略,和对人民的贡献赞不绝口。她说,毛主席一家都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为了革命事业能够取得成功,毛主席舍小家还大家。他们一家为了革命,六位亲人都在战火中牺牲了。
他们没有因为自己是伟人家庭而退居幕后。没有因为身份的特殊,而让同伴将士们为他们挡枪子。他们与大家同在,在战场上总是站在最前面带领大家冲锋陷阵。
正是因为他们的担当,他们付出了超出常人的代价。这是非一般人所能及的。
图丨毛主席
1994年,已经89岁的雷老先生,专程到韶山故居来纪念毛主席。人们为了纪念毛主席,在这里建了一座毛主席铜像。毛主席身着中山装,手执文稿。左胸上镌刻着主席二字。巍然挺立在红色大理石基座上。是摧毁不灭的星星之火染成的红色。
看毛主席铜像,感受到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他激起了燃烧在中华人民心中的精神火炬。
来到毛主席故居,雷先生不禁感叹到:“这就是伟人生活的地方啊!”因为这里有伟人生活的气息,它因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而一枝独秀。
走进陈列馆,看毛主席遗物,悲愤激动之情油然而生。当看到毛主席那件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和一双已经满是补丁的皮拖鞋。感叹道,即使是伟人也是生活如此清廉。
图丨雕像
听讲解员说,那双拖鞋是被鞋匠丢了的,毛主席不忍,又捡回来穿的。当我们看到伟人风光的一面时,也要想到他背后的辛酸与不易。
看看宋美龄镶着夜明珠的拖鞋。不禁感慨,毛主席是真的为人民群众着想,自己却舍不得用好的东西。据国统区新闻报告,主席去重庆谈判的手表都是郭沫若先生借的。
旁边还有一张香烟过滤嘴的发票,组织上让外部工作人员为毛泽东同志买的,结果他特别强调说不能用大家的公费来买,一定要是自费。
图丨毛主席
一切为了群众,不是靠口头说说,身体力行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良方。
口头的承诺不如一个行动来得真实。之所以大家拥护毛主席,因为他想人民所想,忧人民所忧。革命胜利的决定因素是群众基础,只有得民心,革命事业才能成功。
想到这里,雷洁琼热泪盈眶。她提笔写上“公者千古,私者一时。”来表达自己对毛主席的肯定。她对身边的人说到:“我们要以毛主席为榜样。”
其实雷洁琼自己也是毛主席那样的人,热爱祖国和人民,胸中有大义。
图丨评价
义无反顾投身革命雷洁琼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就开始了“教育救国”的道路。她用知识解放群众思想,回国之后的她在燕京大学教书育人。
不久后,日本对华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驻华东北地区关东军袭击沈阳,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雷先生二话不说,立马采取行动,和爱国青年一起组织抗日救国会。
她到处奔走,呼吁大家加入,一同齐心抗日。在她的号召下,无数勇敢的人们站了起来。向日军们展示中国人的尊严,上前线奋力杀敌。
雷洁琼虽然没有战士们强健的身躯,但是她用自己的行动表明。只要有一颗爱国之心,便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同胞不被欺辱。
图丨雷洁琼
她还把自己微薄的工资给捐赠出来,为前线作战的将士提供经济支持。和朋友一起为前线战士制作棉袄,让战士能够在冬天感受到温暖。
早在雷洁琼十四岁的时候便参加了五四运动,爱国之情从未改变。在九一八事变中,她带领着学生一同在大街上游行示威,赶走日本鬼子。实施抗日救亡运动。
1932年,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东北三省沦陷,百万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事蔓延,天下文人感叹,华北之大,竟然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社会人心浮躁,没有人将心思放到读书之上。
1938年到1940年期间,雷洁琼发觉,当下的中国,已经笼罩在日本侵略者的阴霾之下,这里容不下读书人了。她毅然决然离开熟悉的三尺讲桌,到前线工作。在江西担任妇女指导处主任和伤病慰问课课长等职务,同前线战士一同作战。
图丨雷洁琼
在飞机的轰炸声中,人民群众齐唱《松花江上》:“哪里有我的同胞......何时才能欢聚一堂......”那是群众的渴望,对日军杀伐的愤怒。
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热血,谱写了一篇篇壮丽的诗歌篇。在厮杀声中演奏出一曲曲悲壮激昂的战歌。雷洁琼在战火中呼吁广大妇女,扩大抗日救国队伍。
皖南事变中,她眼睁睁看着国民党将进步分子抓起来,自己却无能为力,为此心中感到十分难过。后来她转移阵地,从县城走向农村。她决定给农村妇女讲述知识,鼓动她们一起为爱国事业做出贡献,解放农村。
图丨到农村去
很快农村妇女在她的影响下解放了思想,一起为战争前线捐献物资。有钱的捐钱,没钱的捐衣物,粮食。为战士们能够安心杀敌解决后顾之忧。
还鼓励广大农民走出农村,去给战士们做好后勤保护工作。
凤凰只有在烈火中才能淬炼自己,而后烈磐重生。雷洁琼就是那只凤凰,在战争的硝烟中,一步一个脚印,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图丨雷洁琼
峥嵘岁月,谱写新章1941年7月,雷洁琼与严景耀走入婚姻的殿堂。严景耀曾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犯罪心理学。两个志同道合的人结为伴侣,可谓是珠联璧合。1927年严景耀在第一监狱做志愿囚犯,为犯罪学的学习研究提供资料,夫妻俩人一起为抗日救亡寻求机会。
1946年,雷洁琼为了呼吁和平,结果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毒打。共产党领导听说后,派周恩来与邓颖超前来探望这位爱国义士。
经此一役,雷洁琼感慨万千,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为人民着想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开辟新的天地。
图丨跟党走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来到了西柏坡参加毛主席邀约。此时的北平依然在日军的统治之下,在解放军的护送之下,历经重重困难,最终来到目的地,看到了闻名已久的共产党。
在这里她看到了解放区居民的生活。由于日军封锁,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大家十分幸福,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她见到了崇拜已久的毛主席,眼前的一幕简直不敢相信。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竟然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与国民党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雷洁琼和毛主席打招呼的时候,毛主席笑着说道:“欢迎你的到来,这一路上辛苦了”这时她觉得眼前的这位领导,完全没有任何架子,给人的感觉十分和蔼可亲。
在与他人的谈论中,雷洁琼对毛主席有所了解。吃完饭后,她看着毛主席和将士们一起有说有笑,还询问大家是否吃好了。她知道中共的人员都很热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图丨毛主席
渐渐地,雷洁琼也不再拘谨,她走到毛主席面前,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您是如何看待中共与国民党划江而治的问题?”
毛主席的回答,让雷洁琼被狠狠地震撼到了。从那以后她对共产党的看法越发明确,她决定以后要做一个共产党人,跟着党走。她的选择没有错,多年之后,她当上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主席,副委员长等职务,最高官至副国级。
毛主席怎样的回答,让她做出了跟党走的选择?
图丨雷洁琼
一个回答当时的国际情形下,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内有国共内战,外有列强入侵。中国局势混乱,美苏冷战,一山容不下二虎,而中国的选择显得尤外重要。中国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会引来世界的目光。
苏联曾多来信希望中国不要搞统一。中国作为和平样板持续内战,能够在美苏冷战中,给苏联赢来足够的喘息时间。
毛主席却是选择站在人民的立场之上。各国都是以自己的利益出发,在是否划江而治这个问题上,各国都在给中国施加压力。用军事镇压而罔顾人民利益的和平都只是假象,这样的和平最终坚持不了多久,就会重新被瓦解。
图丨蒋介石
毛主席继续说,共产党看问题往往看的是本质,而不是浅显的表象。要从长远出发,不能只顾一时,只有群众基础,中国才能持续安稳。
从历史的教训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哪一个朝代,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事关国家命运,不能受他国影响。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让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此次谈话历时很久,她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是正确的。毛主席成了她终身敬佩的对象。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她受邀参加开国仪式。
直到晚年她依然在缅怀这个给她指明道路的人。
图丨缅怀
如今的中国已经走过了百年噩梦,我们从被人嘲笑的“东亚病夫”,到如今的东方巨龙。我们在享受今日的同时,不要忘记他日的屈辱历史。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不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