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化妆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从一夜爆火到一片哀鸿
网红化妆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从一夜爆火到一片哀鸿老规矩,在讲现状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娃娃机的前世今生一时间资本涌入、竞争四起,显得好不热闹。如今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今天,这个看起来“懒汉都能发大财”的风口行业又变得如何了,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背后的真相,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01.
编 辑:正风
来 源:正和岛
说到赚钱,想必每个人都经历过各自的扎心事,但有这样一个项目却号称“低投入、高回报、能躺赚”,而且还确实引来了一波投资高潮,它就是在2017年红极一时的娃娃机。
随即,娃娃机立刻被冠以“最赚钱的行业”,什么“投资小,见效快”,“三个月包回本,月利润不少于两万”等鼓吹言论也甚嚣尘上,其替身——口红机、剪刀机、幸运盒子等也迅速跟上势头,在各大商场中跑马圈地。
一时间资本涌入、竞争四起,显得好不热闹。
如今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今天,这个看起来“懒汉都能发大财”的风口行业又变得如何了,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背后的真相,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01.
娃娃机的前世今生
老规矩,在讲现状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历史。
其实,早期的娃娃机就是一种游戏机,作为电玩城中的一个游戏项目,深受女孩子们的喜爱,后来伴随着综合购物中心的崛起,开始出现在各个商场里,以消磨人们在排队等位或者电影开场前的碎片化时间。
但若是追根溯源,这个东西的诞生还真不是在我们这,也不是邻国日本,而是大洋彼岸的美国,而其原型倒也算是很贴近生活了。
娃娃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是以蒸汽挖掘机为原型的娱乐型“挖掘机”开始出现的,那时它的主要功能也不是抓娃娃,而是让孩子们通过操作铲型或爪型装置来获取糖果。
渐渐地,糖果挖掘机演变成了抓奖机,游戏参与者开始从孩子们扩展到成人,抓取物也由一开始的糖果增加到了小型日用品和一些高价值品,
20世纪50年代,抓奖机传入日本,最初以“起重机游戏”(类似黄金矿工)的形式风靡起来,奖品包括手办、办公用品以及食品等。
60-70年代,由于街机市场的萎缩,日本游戏厂商们开始寻找转型路径,并把目光聚焦到了抓奖机身上。到了1980年左右,日本泡沫经济前夕,毛绒玩具大量滞销,人们开始将这些毛绒玩具放进抓奖机中,娃娃开始取代零食等成为最常见的奖品。
90年代,娃娃机开始传入台湾,但它进入大陆市场的第一站,可能还要从广东番禺说起。
改革开放后,番禺以低廉的租金和人工成本迅速抢占了游戏及生产市场,逐渐成为了国内外游戏机生产的一大基地,据公开数据统计,番禺游戏游艺机生产高峰期可占全球市场20%份额,被称为“世界游戏机之都”。
在政策的吸引下,一些从日本掌握了娃娃机生产技术的台湾厂商,也纷纷建厂广东番禺,恰好禺此前的重心产品捕鱼机因涉嫌赌博被公安部集中整治,投机属性更轻的娃娃机,则借此机会成为转型后番禺的重点产业,并在全国范围迅速铺开。
什么游戏机最火,番禺就产什么,反过来,番禺产什么,什么就最火,在番禺娃娃机产量增加的同时,生产商也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宣传,于是,娃娃机创业,低成本、好赚钱等消息也在网上流传开来。
再加上这个时候,移动支付、远程管理等技术的成熟和普遍使用,彻底催熟了这个小到不能称之为行业的行业。原来在电玩城铺设抓娃娃机,还需要同时配备兑币机,而现在扫码支付即可。之前还需要人去管理这些抓娃娃机,现在后台就能看到消耗了多少,需要补什么货。
于是,包括电玩城在内的,但凡有点商场点位资源的人,都开始大量铺设娃娃机。商场、影院、地铁站等,只要是综合性消费场所,都少不了娃娃机。
这个行业的小高潮随之出现。
02.
娃娃机日进斗金?
不过是一场美丽的幻觉而已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似乎处于风口中的行业究竟赚不赚钱。
先从成本上来看,娃娃机的成本结构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就是娃娃机、礼品娃娃、场地租金以及运营维护的费用。
娃娃机的价格不算太高,根据2019年最新的市场报价,国产单台娃娃机价格贵的5000—9000元,便宜的一两千。二手机更便宜。不同价格娃娃机,主要区别体现在机台的尺寸、材质和外观
从娃娃本身来看,可选择的空间也比较大。中端、小尺寸的娃娃价格在每只6—15元左右。高端、大尺寸,价格每只在20—50元,如果不是正版玩偶很少有超过100元的。
场地租金方面,在商场、影院等场景单点铺设的娃娃机,起初一般都会布置在相对比较偏僻的地方。再加上占地面积比较小,所以场地的成本相对较低。
至于娃娃机的盈利模式就更简单了,2到3块钱抓一次,抓的越多,赚的越多,考虑到娃娃也是成本项,如果永远抓不出娃娃,这台机器的毛利基本就是90%多。
这么一看,娃娃机在初期确实是一门稳赚不陪的买卖,只要把机器出娃娃的概率控制好,前期投入个万把块,3个月以内基本就可以回本,如果场地好一两个月回本也不是不可能。
加上当年大面积的媒体宣传以及全点位全覆盖,大部分的年轻人还是想试一下的,也就是新客的流量非常大。据称,抓娃娃机的新客率当时能达到98%。说白了,就是赚一个人一次钱,不需要复购。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报道,2017年国内娃娃机数量已经达到200万台,2018年新增37万,年增长率达到18.5%,自此,娃娃机彻底走上了网红之路,也成为各大资本眼中的新宠。
但我们都知道,一旦资本介入,行业很快就会进入到拼刺刀的阶段,娃娃机也并不例外。在娃娃机走红不久后,无数个娃娃机运营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大品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便开始了不约而同的烧钱抢位。
据业内人士透露,娃娃机大火后,“点位”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同一个商场,点位好的位置一台机器月收入能达到数千元,但这些特别好的位置一般人很难搞到手,即使到手了租金也会特别高,而点位在犄角旮旯的机器月收入可能只有几百元。
此外,自媒体“蛋解创业”不久前在对年人流量高达910万人次的北京新中关购物中心的实地调查中显示,即便是在客流量比较充足的晚高峰时期,商场一楼的15台娃娃机半小时内也只收到了4块钱,与人们想象中的日进斗金相差甚远。
而那些零散分布在商场、影院等场景的娃娃机收入极低更是普遍存在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周末或者节假日,逛商场的年轻人实在闲的没事儿干,才可能被娃娃机吸引。
靠娃娃机致富显然是一场美丽的幻觉,2019年开始,除了几家品牌连锁的娃娃机店,越来越多的散户投资者选择了离场……
03.
从爆红到哀鸿,娃娃机做错了什么?
我们说兴有兴的道理,衰也有衰的原因,娃娃机从爆红到哀鸿的转变,也一定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归纳起来其实无非3点原因:
1.售价虚标
第一大原因就是娃娃机里的毛绒玩具与实际价值明显不符,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那些被标出四五十元商品售价的娃娃,实际价值只有十元左右,而且厂家大批量购买还会更便宜,自己在抓娃娃过程中的花费明显超过了娃娃本身价格的数倍,一种被骗的感觉瞬间涌上了心头。
2.概率偏低
有人觉得自己总是抓不到娃娃是技术不行,但你能不能抓到娃娃其实和技术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经营抓娃娃机的一大关键技术就是可以人工设置抓取概率。
理论上讲,抓娃娃机的出货率可以调整在4-200之间,也就是抓4-200次出一个娃娃。但是在完全依赖新客而不需要复购的行业,是不需要在乎客人的体验和价值的。
那些本着做一次性买卖躲在娃娃机后面收钱的人,恨不得用户永远抓不到娃娃,于是娃娃机的出货率被调的一低再低,即便投币的花费已经超过了娃娃价格的数倍,依然抓不出一个娃娃。
长此以往,消费者的信任自然就被透支掉了,而当所有人都知道抓娃娃是骗小孩子的把戏时,这种商业模式自然也就走到了淘汰的边缘。
3.娃娃机成为互联网公司的线下产品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娃娃机的功能其实也不再局限于抓娃娃了,正如一位投资机构人士所言:“每台娃娃机其实都是一台电脑,连上网,通上电,给一个屏,它就会有入口,有入口就能延展出新的东西。”这就使得互联网公司和娃娃机厂商之间产生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现在抓娃娃机上会多了几个显眼的字眼:“扫码关注回复数字免费玩”,当你通过机器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候,机器开始运作,免费让你抓了次娃娃,即便没抓中也无所谓,反正是免费的,但当你关闭手机屏幕走人后,或许就忘了微信里已经多关注了一个甚至更多的公众号。
但这只是刚刚开始,接着你会发现关注的那几个号出现了“公众号迁移通知”,告知你因某些原因,公号上的所有功能需要迁移到新号上,没错,你就这样“被转移”到了互联网流量公司。
而这些号推送的无非是一些先免费后付费的小说或者产品广告,一旦你充值消费,对于他们来说,路转粉就成功了。
与前两点原因相比,这样的互联网运作更像是以人性为筹码的灰色产业链, 实在是令人深感厌恶。
所以,与其说是娃娃机风口已过,不如说是因缺少行业共识和诚信,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骗子般的印象,也可以说,娃娃机是自己毁了自己。
04.
结语
做生意毕竟都是要赚钱的,这无可厚非,赔本的买卖没人会去做,但是,赚钱和套路确是两回事,因为,消费者不愿意被人当傻子对待,一次就够,不需要第二次。
所以,无论商业模式是什么,前提是要保证不让消费者受伤,否则,你可能是某一阶段的赢家,但绝不会成为行业里的最终霸主。
商业世界里,如果非要说什么是永远不会变的,想来也只有诚信二字了。
参考资料:
《抓娃娃机躺赚?都是套路!为你揭秘“低投入、高回报”背后的残酷真相》 蛋解创业
nt:minV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