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量世界第一
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量世界第一作为市场上应用最广泛、需求最旺盛的塑料,它在回收之后虽然不能再用于食品包装,但是并不妨碍废旧的PET经过回收处理后,用于包装农药、机油、器具、模型等领域,甚至在适宜的环境和工艺下 可制成聚酯纤维和服装材料 还可加入醇、酚等原料制成油漆材料。那我们就用饮料瓶的回收塑料材质PET进行分析,我国在2020年回收塑料的体量中,它占据了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回收量高达440万吨。被忽视的市场我国废塑料回收再生网络覆盖广且规模庞大,废塑料回收再生量逐步增长。经过测算,仅在2019年,回收产生的效益就在1000亿元左右。谁能想到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小小一个饮料瓶,背后能够藏着这么庞大的市场呢?
塑料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覆盖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因为它难以降解的特性,造成了环境方面的污染,因此这些年来,各国一直在致力于寻找相对环保的利用方式,来考虑与它“和谐相处。”
近日,《中国塑料污染治理理念与实践》国家智库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其中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废塑料回收利用量世界第一。
《报告》指出,我国材料化利用量占同期全球总量的45%,2021年材料化回收量约为1900万吨,材料化回收率达到31%,是全球废塑料平均水平的1.74倍,且实现了100%本国材料化回收利用,而同期美国、欧盟、日本的本土材料化回收率分别只有5.31%、17.18%和12.50%。
这组数据,不仅说明了废旧塑料利用的相关产业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取得骄人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产业能够产生的巨大价值。
被忽视的市场
我国废塑料回收再生网络覆盖广且规模庞大,废塑料回收再生量逐步增长。经过测算,仅在2019年,回收产生的效益就在1000亿元左右。
谁能想到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小小一个饮料瓶,背后能够藏着这么庞大的市场呢?
那我们就用饮料瓶的回收塑料材质PET进行分析,我国在2020年回收塑料的体量中,它占据了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回收量高达440万吨。
作为市场上应用最广泛、需求最旺盛的塑料,它在回收之后虽然不能再用于食品包装,但是并不妨碍废旧的PET经过回收处理后,用于包装农药、机油、器具、模型等领域,甚至在适宜的环境和工艺下 可制成聚酯纤维和服装材料 还可加入醇、酚等原料制成油漆材料。
尤其是现在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全球多家企业纷纷推出由PET制成的产品,包括可口可乐、雀巢、百事、达能等企业。
国内相关产业的现状
还是以PET来举例,国内回收它之后主要用于生产涤纶纤维,消费占比达到8成以上,相关代表性的企业有国龙塑料、镇江塞维尔、天津盈创、华菲高分子等。
但是目前大部分这个行业的厂家仍然处于“小、散、乱”的特点,85%左右的厂家年产量不足2000吨。在资金和技术方面都存在诸多欠缺,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国内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从事废塑料回收和再生利用的企业数量超过了1.5万家,从事废塑料回收利用工作的从业人员规模约为90万人,远远没有达到适配的程度,从业者仍然短缺。
互联网 模式能够为塑料回收带来什么?
提起塑料回收,大部分人想到的是穿梭于大街小巷捡拾瓶子,再把它们卖到站点的回收人员,再由站点经过打包后卖掉相应的厂家,中间经过的环节很多,经常会遇到被压价的情况。
并且,很多时候由于回收品类的单一性,一些原本可回收的塑料,会被忽视,成为漏网之鱼,错失被利用的契机。
对于企业来说,之前多是零散的个体经营为主,处理技术不达标,场地建设不符合要求,在日益严峻的环保审批之下,很多回收站点都会面临被整治的情况。
互联网 回收,所具有的优势有很多。
首先,就是直接从用户那里收货结算,缩短中间环节提升效率;
其次,像是塑料垃圾之中涉及到的医院、工厂等这些机构资源,由企业介入回收也能更好地做到无害化处理利用;
最后,就是对于行业发展来说,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及管理系统的引入,能够更好地将这个传统行业进行升级转型,提升它的信息化含量,利于构建出一条从前端收货到终端处理之后的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