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古典范特西贝多芬第八交响曲访谈录

如何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古典范特西贝多芬第八交响曲访谈录蒂勒曼:我早就想在同一晚演奏“第七”和“第八”。拿早期的两首交响曲相比的话,“第二”要比“第一”更宏大,但“第八”却不逊色于壮丽的“第七”。它比较短,有较多柔和的片段,持续的、上下跳跃的乐思跨越了小节,这是“第八”的独特性格。你要压住大乐队的音量,但在适当的位置,声音又要放出来。你一定得这样,不然人们会感觉在“第七”之后,这是一个低谷,更何况紧随其后的是“第九”呢!凯泽:不是有人说么——作曲家越讨人厌,创作的音乐越棒!其实,这和讨人喜欢还是惹人厌完全没有关系。也有人常说,喜欢音乐的人是较好的人,浸润于贝多芬和歌德的作品,一定会滋养出良好的性格。人们喜欢听这样谄媚的说法。但我的回答是——一个人凭借着本能去接触音乐的语言、美术和文学,并不能证明一个人是好是坏。在我穷毕生精力了解贝多芬的音乐之后,我还是无法判断他到底是怎样的人。我们也没有资格!纪念歌德和贝多芬在1811年相遇的邮票,头像下方为特

贝多芬的《第八交响曲》是低谷吗?夹在《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七》的狂喜——犹如登顶到《第九》欢乐颂巅峰的过程中,偏偏出现了这样一首难以定义的《第八》!身为指挥家的蒂勒曼、身为研究者和评论者的凯泽对此会作出怎样回答?

围绕着第八的创作,还有两个典型的神话——贝多芬和歌德,以及第二乐章的节拍器。在这篇对话中,两个神话都得到了修正。两位艺术家从音乐谈到艺术家人格,一直到“好音乐培养好人”的谄媚说法,都有令人兴致盎然的观点。

如何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古典范特西贝多芬第八交响曲访谈录(1)

蒂勒曼和凯泽的访谈

凯泽:在写《第八号交响曲》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能力与名气的顶点。他刚写完“第七”,对那部作品非常满意。“第八”可以说是另一篇神奇的大师之作,其中也许包含着他当时的感受——他病了,必须做矿泉浴治疗。1811年在特普利采(Teplitz),贝多芬遇见了歌德。歌德抱怨说,他实在躲不开包围着他的恭维。所有人都来致敬,因为他们两人实在太有名了。而贝多芬回说,您无需介意,这些恭维话应该都是献给我的。歌德想必从没有听过这种话,也许气氛会有点尴尬。“恭维话也许都是献给我的!”这句话实在是很典型的贝多芬话语!显示了他的自信心,而正是带着这样的自信心,他创作了《第八交响曲》。“第八”有这样的特点,情绪欢乐幽默,像是一场友好的告别。

如何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古典范特西贝多芬第八交响曲访谈录(2)

纪念歌德和贝多芬在1811年相遇的邮票,

头像下方为特普利采广场和教堂塔

蒂勒曼:我认为,这时贝多芬是想摆脱过去的创作模式。他可不管人们会在《第七交响曲》后期待些什么,神秘的、悲剧性的,那些非常严肃且沉重的东西。“第八”中完全找不到这些,这是最精炼的交响曲!你不能因为贝多芬写过“四海皆兄弟”(Alle Menschen werden Brüder 席勒“欢乐颂”歌词),就说他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有听众写信给我说,像指挥这些音乐的你,一定被认为对事物会有明确的看法。我发现这很有趣——我们常常从“四海皆兄弟”中推断出贝多芬有一个好性格,可对于《第八交响曲》 ,我并不确定它是否起源于美好的个性,或者和个性一点关系都没有。

凯泽:不是有人说么——作曲家越讨人厌,创作的音乐越棒!其实,这和讨人喜欢还是惹人厌完全没有关系。也有人常说,喜欢音乐的人是较好的人,浸润于贝多芬和歌德的作品,一定会滋养出良好的性格。人们喜欢听这样谄媚的说法。但我的回答是——一个人凭借着本能去接触音乐的语言、美术和文学,并不能证明一个人是好是坏。在我穷毕生精力了解贝多芬的音乐之后,我还是无法判断他到底是怎样的人。我们也没有资格!

蒂勒曼:我早就想在同一晚演奏“第七”和“第八”。拿早期的两首交响曲相比的话,“第二”要比“第一”更宏大,但“第八”却不逊色于壮丽的“第七”。它比较短,有较多柔和的片段,持续的、上下跳跃的乐思跨越了小节,这是“第八”的独特性格。你要压住大乐队的音量,但在适当的位置,声音又要放出来。你一定得这样,不然人们会感觉在“第七”之后,这是一个低谷,更何况紧随其后的是“第九”呢!

有人可能会觉得“第八”没有意思,但这并不正确。它同样能在观众中得到良好反应,巡演时,我注意到人们很喜欢“第八”,尤其是极有感染力的末乐章。永动机式的感觉与“第八”的整体相融合,那些突如其来的惊讶也非常有效果,音乐直冲结尾,几乎像火箭!

凯泽:《第八交响曲》是深思熟虑的作品,尽管没有留给我们太多的空间去定义它的悲剧性、它的精神或是它的美,如同“第三英雄”、“第七”或“第九”那样。这也是它不像第三、第五、第六、第七那样受欢迎的原因。但它是一首极具效果、巧妙而丰富的管弦乐作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