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城市排名,璀璨青海湖亮眼
青海湖城市排名,璀璨青海湖亮眼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出现湖泊萎缩、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青海湖是维护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我国西北部大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保障东部农业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高原生物基因库,国际候鸟迁徙通道重要节点。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又提到了“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对青海湖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为深入推进青海湖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如今的沙岛,人退绿来。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鹏 摄“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在念兹在兹地叮咛下,这只“兔子的眼睛”变得越来越清澈、越来越灵动、越来越有神……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咸文静 金玥彤 张 鹏 王有婧
在中国版图上,青海形如一只向东的兔子,而青海湖就像是这只兔子的眼睛。
2021年6月,在考察青海时亲临青海湖仙女湾,在实地察看青海湖环境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时强调,“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拓展。”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又提到了“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对青海湖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为深入推进青海湖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
“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在念兹在兹地叮咛下,这只“兔子的眼睛”变得越来越清澈、越来越灵动、越来越有神……
青海湖是维护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我国西北部大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保障东部农业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高原生物基因库,国际候鸟迁徙通道重要节点。
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出现湖泊萎缩、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在青海湖东北岸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克土国家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绿色在沙丘上延伸。
“早些年我们种下的树有些长得比人还高,看着树木一天天长起来,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走在通往望绿庭的木栈道上,海晏县草原站林业工程师石德荣充满感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自然因素和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影响,海晏县土地沙漠化面积一度增加至9.9万公顷。为有效控制沙漠化蔓延,从1980年开始,海晏县重点对克土、大水塘一带沙区实行常年禁牧封育和工程治理。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方法,逐步调整树种结构和固沙方式,凭借沙棘营养土坨造林、乌柳截杆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等一系列实用的治沙造林技术,在这片高寒风沙干旱区走出了一条见效快、成活率高的治沙造林新路子。
换人不换目标,换届不换蓝图。石德荣说,经过多年治理,如今治沙造林封育区的天然植被逐步恢复,苗木长势良好,在青海湖东北岸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绿色屏障”,有效保障了青海湖核心区域的生态安全。
牧民出身的华什才是克土治沙点的一名护林员。11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在这片沙区巡护,夏防旱、冬防火,还要尽量减少牲畜和人群对沙区的影响。
“平时都是骑着摩托车,路不好的地方,骑马过去!”年复一年,骑坏了四辆摩托车的华什才发现,沙区的树长得越来越好,周边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高,这片郁郁葱葱的大地俨然成为诸多野生动物钟情的家园。
青海湖畔的“塞罕坝”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的鲜活注脚。
在刚察县污水处理厂看到中控组长山成明时,他正赶往深度处理间。据他介绍,经过格栅、沉淀、消毒等步骤,这些城镇污水在排放时能够达到生活污水一级A排放标准。这意味着,流经湿地公园再注入青海湖的第二大河流——沙柳河的水,是达标的。
对青海湖来说,这种变化并不仅仅是一棵树的成长和一滴水的蜕变。
——十年来,立足流域、系统保护、综合施策,先后实施草地治理、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湿地保护与修复等一系列保护工程,全面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一体保护;
——十年来,先后实施草原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修复、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地建设等47项重点生态项目。积极与全国、全省重大规划衔接,建立生态监测、保护修复等3大类15项滚动项目储备库,项目支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有时,数据比理论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2021年,青海湖水体面积较2012年增大5.1%,达到4625.6平方公里,水位增高2.18米,恢复至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哈尔盖河、泉吉河、布哈河等8条入湖河流监测水质达到II类以上标准,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青海湖周边草地覆盖状况改善的面积占比从2012年的57.6%上升到70.5%,退化面积占比从31.4%下降到23.7%,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60%、湿地保护率达69%。
青海湖这只“眼睛”一天天“清澈”起来。
更灵动——生物多样性快速恢复
湟鱼,学名为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也是青海湖“草—河—湖—鱼—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每年5月底至8月初,成群结队的湟鱼从青海湖出发、逆流而上,上演“半河清水半河鱼”的洄游奇观。它的生存数量的增减,在一定层面代表着青海湖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
众所周知,上世纪六十年代,捕捞致使湟鱼数量迅速下降,一度到了种群灭绝的最低临界线。2004年,它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省上对青海湖实施封湖育鱼。多年努力下,湟鱼增加、鸟类繁盛,生态系统正趋向良性循环。”刚察县农牧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渔业管护员张广义从事湟鱼保护已有13年。他说,每年六七月是湟鱼洄游的重要时期。他经常和同事一起沿河道进行不间断巡护执法,防止湟鱼搁浅,当地不少群众也会跟他们一起参与湟鱼救护。
为了保护湟鱼资源,除了六次封湖育鱼,我省通过强化水域环境监测、人工增殖放流、修建洄游通道等保护举措,有效保证了湟鱼种群量的恢复。2021年,湟鱼资源量已恢复至10.85万吨,是保护初期的42倍。
有了充足的食物,鸟类越来越多。
透过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监控大屏,在鸬鹚岛、海心山上驻足、踱步的水鸟一览无余。
刚刚从野外巡护回来的工作人员宋海青告诉记者,青海湖水位上涨后,湿地变多,水鸟数量明显增加。据他观察,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斑头雁比以前多了。
或许一组数据能更好地说明宋海青的判断。
作为湿地指示性物种——水鸟多样性实现增量。近年来监测中新增草鹭、小滨鹬、灰头麦鸡、罗纹鸭、大麻鳽,水鸟种类增加到98种。根据今年9月最新青海湖水鸟秋季迁徙期监测数据显示,青海湖水鸟数量达23万余只,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2%。
青海湖的生物多样性远不止于此。作为一个原真完整的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青海湖具有“山水林田湖草冰沙”多样化生态地理要素,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普氏原羚的惟一分布区。
跟沙柳河镇的湟鱼家园一样,30多公里外的哈尔盖镇也有一张“生态王牌”。早在2007,这里就建立了我国首个普氏原羚专属保护区——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
成立特护区后,这片区域先后建设了54座普氏原羚饮水池,有效降低了普氏原羚因饮水而溺水死亡事故的发生率。从2009年开始,每年枯草期,刚察县向保护区投放饲草料。
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加,普氏原羚数量有了大幅增加。站在315国道向北远远望去,可以看见普氏原羚正跳跃奔跑。据刚察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工作人员李成林介绍,如今青海湖流域普氏原羚数量已经从2012年的750余只恢复到2021年的2969只,达到保护初期的11倍。
刚满一岁的“豆豆”是特护区管护员周增本、索南才让在去年救助的一只普氏原羚。
“是去年7月意外发现的。当时它刚出生不久,也许因为周围环境存在危险,被母羊遗弃了。按照以往的救助习惯,我们在远处静静守候了七八个小时,还是没有等到大羊,所以采取了救助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的牵挂。
2020年9月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加快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步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高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
十年来,青海相继建成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等,在流域内设置了300个生态监测地面定位监测站点,全面搭建覆盖全流域的科研、监测与评价评估平台。通过制定实施《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巡护监测工作方案》《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对重点保护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护,形成“四固定”“三统一”监测、统计方法,常态化开展普氏原羚、黑颈鹤、大天鹅、青海湖裸鲤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监测和巡护执法工作。青海湖流域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维管束植物达74科269属759种,野生脊椎动物达27目70科209属340种,鱼类资源达2科3属6种,鸟类种数达232种,“青藏高原基因库”名副其实。
更有神——保护发展相得益彰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水位上涨了!”站在沙岛公路尽头,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沙岛分局局长仓生龙指向仿佛触手可及的湖面,“以前走过去需要20分钟,现在10分钟就够了!”
水位上涨,路程减少。一加一减,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面对绿色大考,青海持续不断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既加大保护,筑牢生态屏障,又以生态优先,逐步改善环境。
减法是人类干扰的减少。从2017年8月29日起,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关停了位于青海湖北岸的沙岛景区,停止一切旅游经营活动,对沙岛景区进行封闭整治。
加法是发展路径的拓展。探索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为主路径的生态旅游方式,开展传统大众观光景区向生态旅游景区转型和延展、特许经营管理机制研究的前期工作,不断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全面推动国家公园建设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在沙岛核心区,记者看到,游客以往的足迹已经被灌木丛和其他植物覆盖。曾经景区内的栈道、观景平台等旅游设施不见踪影。不远处鸟儿的低语伴随着一阵清风从我们耳旁掠过,让沉寂的太阳湖泛起了阵阵涟漪。把沙岛还给自然后,生机勃勃的湿地和披上“绿衣”的沙漠,成为了动物的乐园,沙岛正逐渐变成“绿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既着眼突出环境问题、回应环保热点,又立足长远,夯实绿色本底——加减之间,一曲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的绿色“协奏曲”,在青海湖畔奏响。
2020年,刚察县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面对“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机遇,这座海滨藏城再次把目光聚集在筑牢全域旅游的生态基底上。
去年3月初,刚察县开展“垃圾不落地,出门即分类”的垃圾处理模式,并在全县8个试点小区及校园和各单位大院推广。如今,穿行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摆放整齐的红、黑、绿、蓝四色垃圾桶。很多城镇居民已习惯按类别往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投放。
沙柳河镇金发A区是此次活动的第一个试点小区。虽然是头一回,可住在6号楼3单元的卓玛才让、索南什杰老两口,已经成为小区垃圾分类的“明星”,多次高居“红榜”。
“家里人少,平时厨余垃圾多一些。一开始确实麻烦,但听他们讲的多了,自己就学会了。仔细想想,这也是件利人利己的好事!”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既关乎整体生态环境,也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刚察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垃圾分类大队大队长高海峰说:“处理并解决好生产生活垃圾问题,不仅能美化生活环境,也能减轻其对青海湖周边环境的影响。”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通过设立青海湖北岸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室,制定《关于深入开展“青海湖大保护大治理大联合”行动的意见》《青海湖流域垃圾清理整治实施方案》,联合开展“绿盾”行动、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青海湖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大巡护行动,青海湖生态保护工作形成了大联合大治理大保护的新格局。
“我之前去看了三江源、祁连山,这一次专门来看看青海湖。”“青海在生态文明方面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分量很重。要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去年6月在青海湖畔,如是说。
今年4月,随着国家公园管理局复函同意开展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青海湖国家公园正式进入创建阶段。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
“下一步,我们按照《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实施方案》要求,与地方政府和省直各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相融相生新路径,引导环湖群众合法依规有序参与到生态旅游发展当中,共享发展红利,让绿色发展更加稳健,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更加健全,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目标,形成高质量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新格局,努力把青海湖建设成为生态友好、绿色发展、文明和谐、人民幸福的国家公园,永葆青海湖碧波荡漾,为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作出青海湖贡献。”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陈德辉说。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