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陈仕俊(陈士俊SteveChen)
油管陈仕俊(陈士俊SteveChen)Steve在台北出生,7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伊利诺伊州。高中最后三年加入全美前十的公立高中“伊州数理学院”。维基上说他高中没有读完。不管是否读完,能进入这所要求很高的学校,说明他基础够好。所谓的要求高,北美学校通常除了学业还有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另外,Steve也去7-11连锁店打工挣大学学费。能力油管诞生至今发生过一些有趣的事。why the fuck do I need a google account to comment on a video?再说说陈士俊,英文Steve Chen,下面直接叫他Steve。
YouTube,You和油发音相近,Tube是管道的意思,人们诙谐地称它为油管。油管在中国首次被封大约是在2007年中,此后时断时续,2009年开始完全不可访问,至今没有解封。不过熟悉油管的人还是很多,毕竟很多人曾经用过,毕竟中国的长短视频网站或多或少从油管取了经,毕竟一些政府部门或个人一直在用,比如中央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胡锡进等。
|
|
|
人们知道油管,却并一定知道油管的创始人。油管的创始人有三位,“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三个还不是一般的皮匠,这三人合作创造出来的产品堪称划时代。三人中有一位是华人,叫陈士俊,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位。
先从熟悉的说起 —— 油管。
油管有多流行?除去谷歌的搜索网站,世人访问最多的就是油管。它的每月活动用户是25亿,这些用户平均每天看了总和超过10亿个小时的视频。2020年新冠爆发时,全世界都在“闭关锁国”,都在上网,油管的访问量爆增。有数据公司估算那时油管占用的带宽是全世界的15%(简单比喻,就是全世界的公路有15%被观看油管视频的车占用了)。油管和奈飞等公司不得不将视频清晰度降低以减少网络拥堵,腾出空间给医疗和其它重要部门使用。
油管诞生至今发生过一些有趣的事。
- 很多人可能以为油管是世界第一个视频共享网站,其实它不是。
- 油管宣告成立的那天正好是情人节,2005年2月14日。
- 油管的第一个频道在2005年4月23日开通,是联合创始人克里姆(Karim)自己创建的。
- 油管的第一个视频也是在那天上传,是克里姆拍的“我在动物园”。
- 油管最初的想法是做个视频版交友网站。他们在网上发放广告,想以100美元的报酬吸引年轻貌美的女士上传视频,但应者寥寥。于是他们改变主意,转而接受各种类型的视频。(2022.07.03介绍的扬·库姆类似,发现WhatsApp用户的需求与初始想法不同,立即改变商业思路)
- 2005年5月,油管公开发布β版;2005年11月,耐克公司在油管上发了一则足球明星小罗的广告,一下子吸引了100万的播放量;2005年12月15日,网站正式公开运行;同一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在油管上发放流行短剧《懒惰的星期天》,该剧在吸引大量观众的同时,也刺激了大量的第三方内容制作方,网站迅速扩大。不清楚这些是他们的商业运作,还是人家不请自来?中国后来的很多网站请明星入驻是否也受此启发?
- 2006年10月,谷歌宣布以16亿5千万美元收购油管。谷歌收购后做了不少改动。其中一个是要求用户必须注册Google 账户才能发表评论。这一要求遭用户的强烈反对,连联合创始人克里姆也出来反对,他在自己的频道上质问,“他妈的我为什么非得拥有一个Google 账号才能发表评论?”
why the fuck do I need a google account to comment on a video?
- 谷歌后来撤掉该项要求,而且后来,谷歌自己的Google 也因为缺乏用户响应而停止。在一个开放竞争的环境里,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迟早会被抛弃,不能用金钱来推动,也无法通过政府来操控。
再说说陈士俊,英文Steve Chen,下面直接叫他Steve。
能力
Steve在台北出生,7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伊利诺伊州。高中最后三年加入全美前十的公立高中“伊州数理学院”。维基上说他高中没有读完。不管是否读完,能进入这所要求很高的学校,说明他基础够好。所谓的要求高,北美学校通常除了学业还有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另外,Steve也去7-11连锁店打工挣大学学费。
机遇
Steve后来上了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攻读计算机科学。(2022.07.17介绍的美籍韩裔菲尔兹奖获得者许埈珥也是被这所大学录取的)。Steve的师兄麦克斯·勒夫钦(Max Levchin)那时创立了一个公司,可以说是PayPal的部分前身。就在Steve还差几个月即将大学毕业的时候,这位师兄给了他一份工作。Steve决定接受工作不上学了,他父母极力劝阻但无济于事,因此Steve最后没有拿到学位。用Steve自己的话说,如果他当时不去冒这个险,恐怕一辈子都不再会有这样的机会。
If I didn’t venture out on my own now I wouldn’t have this opportunity later on in life.
Steve师兄的这个公司后来和伊隆·马斯克的公司合并成了PayPal,PayPal后来被eBay收购。Steve在这几个收购来收购去的公司里最大的收获恐怕就是能和这些后来的硅谷大佬一起上班。他们这些人,包括Steve自己2007年被人称为“PayPal黑手党”。也是在这儿,他结识了另外两个同事,后来一起创建了油管公司。
回头再看,Steve确实抓住了机遇,可在当时这绝对不是一个容易做的决定,因为再过几个月就可以毕业,就可以拿到一纸文凭了。好在并非每个公司都看中文凭,美国科技界里大学辍学创业成功的比比皆是。即使不成功,这些人也不愁找不到一份工作,因为多数公司更看重经验和能力。既然天公愿意不拘一格降人才,公司又何必拘泥于有无文凭、文凭大小?
观察 思考
三位创始人在PayPal时就经常讨论技术,讨论想法。为什么他们会想要做视频分享?一种说法是,在第38届美国超级碗的中场表演中,贾斯汀·汀伯雷克(Justin Timberlake)唱完最后几句台词时,扯掉了珍妮特·杰克逊服装的一部分,露出了珍妮特的右乳房,克里姆找不到相关录像,于是他们讨论起视频分享的主意;另一种说法是,他们在Steve公寓里开派对,拍的录像很难通过邮件发出去,因此想到做视频分享。不管哪种说法,这几个年轻人浸淫科技行业已有时日,想到视频分享似乎顺理成章。其时,图片分享的网站已经有了,是不是下一步自然而然就该视频分享?
行动 坚持
前面提过,油管并不是第一家开发视频分享网站的公司,但油管也没落后太久并且做得最成功。这跟他们的执行力和坚持分不开。他们从想法一致决定要做,到迅速发布网站,做出频道功能,并可以上载,只花了几个月时间,紧接着就发广告搞运营,感觉路子不太对头的时候赶紧调整商业策略,然后幸运地吸引到明星和流行短剧,于是不到一年的时间网站便流行开来。可见他们的执行力之强!当然中间的困难也是有的,开始的时候他们和众多初创公司一样,在家里做,没有办公室;网站运营顺利的时候没料到有那么大的浏览量,大额的电信账单靠着Steve的一张张信用卡来支付,他坚信这个产品是对的,就继续付着;中途克里姆又跑去读研究生;后来钱不够花了,Steve跑去找PayPal的伙伴筹资。当然,那些愿意投资的朋友和公司在短短一两年时间里也赚得盆满钵满。
产品
从有想法到被谷歌收购,不到两年。如果从正式运营开始算,甚至都不到一年。成功是不是来得太快了?其中关键,当然是因为产品好,产品好才有人抢着要。Steve在油管被收购后的庆典上说“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专注于做出用户需要的特性和功能”。Steve很看重产品本身。
The most compelling part of this is being able to really concentrate on features and functionality for the community.
慈善
像很多青年企业家一样,Steve也热衷慈善事业。他给高中母校捐了100万美元用于成立一个创新中心支持学生创业,他长期大力支持湾区的一些组织,比如亚洲艺术博物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
引言
有个网站列了好多Steve说过的话,这里摘抄几句。这些话字面上看通俗易懂,显而易见,却也许隐藏着一些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或方向?就像油管,想法似乎很简单,但产品引领了一个时代。
Every user has something to say
每个用户总有些什么想说出来。
Everybody carries a phone with them but they may not have a computer.
每个人都有一个手机,但他们也许没有计算机。
There are a lot of services trying to solve the information discovery problem and no one has got it right yet.
很多公司试图解决如何挖掘信息的问题,但目前没有哪家能够做好。
There are lots of new products and new services making adding content easier. But there's not many people on the other side helping users digest that content.
有大量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帮助人们更容易地添加内容,但另一方面,如何帮助用户消化这些内容的却不多。
深圳的年轻人
从Steve年轻时联合创立油管想到现在深圳的年轻人。据说在深圳,很多年轻人也是天天抱着个笔记本三五成群地在茶馆或咖啡屋讨论各种想法(idea)。深圳是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相信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创建出杰出的公司,希望政府和社会能给年轻人像硅谷一样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章: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eve_Che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YouTube
https://history-computer.com/steve-chen-complete-biography/
https://www.ilctr.org/entrepreneur-hof/steve-chen/
https://www.brainyquote.com/authors/steve-chen-quotes
https://asianpacificfund.org/board/steve-chen/#:~:text=Co-Founder & Former Chief Technology we communicate learn and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