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颂莲看见院内正在洗衣服的丫鬟雁儿,雁儿得知来者是新嫁来的四太太,语气不善,颂莲也不甘示弱,要求她替自己拎箱子。颂莲走进自己的房间,看见许多红灯笼,又看见几个下人抬着红灯笼,走到院内,这一镜头大幅度地压缩的空间,人物从逼仄的缝隙中走过,这样的构图在影片中大量的出现。管家在楼上出现,问【颂莲是谁?】,这时的站位安排,暗示在这个空间里,男权对于女性的绝对控制,听闻是老爷新娶的四太太,管家赶紧跑下来,带着颂莲走进院内。跟随人物的走动,镜头展示了大院内对称分布的建筑,所有意向都在强化压抑的气氛。这第一个镜头就有不少可分析的点,首先,咱们看构图:人物被放置在画面中间,背景中被虚化了的窗框也呈现左右对称,形成对称构图。横平竖直的窗框给人一种端正规矩的感受,联系起颂莲被安排嫁人的情节,让观众感觉到封建家庭对于女性命运的掌控。其次,母亲的形象是一直处于画外的,暗示是母女关系的隔阂,镜头始终放置在颂莲的身上,

一种态度 一种人生 一杯清茶 一壶老酒 一部电影 一个知己,文章原创,欢迎品影。

本片文章咱们一起来看张艺谋1991年导演作品,收获柏林银熊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影片以一个固定机位的长镜头开始,主角颂莲正在和位于画外的母亲对话,接受了嫁给有钱人家当小老婆的命运,眼泪渐渐掉了下来。

“你想嫁给谁?”

“嫁给什么人?能由得了我吗?”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1)

这第一个镜头就有不少可分析的点,首先,咱们看构图:人物被放置在画面中间,背景中被虚化了的窗框也呈现左右对称,形成对称构图。横平竖直的窗框给人一种端正规矩的感受,联系起颂莲被安排嫁人的情节,让观众感觉到封建家庭对于女性命运的掌控。其次,母亲的形象是一直处于画外的,暗示是母女关系的隔阂,镜头始终放置在颂莲的身上,也让观众建立起对颂莲这一形象的共情,伴随着颂莲的落泪,喜庆的音乐渐起。

画面以字幕的形式交代时间 —— 夏天,接着第二个镜头一支迎亲的队伍,此时,音乐的出现就有了视觉上的理由,而不是凭空出现的,穿着学生装的颂莲入画,刻意避开了引亲的队伍,独自上路了。

下一个镜头的起伏,一面写满了古文字的墙,颂莲入画四处打量。此时的画面中人物仅占据了画面的不到一半,繁复的文字全都压在人物的头上,象征强权的压制,窒息感强烈。镜头跟随颂莲四处打量的眼神向后移动,这样的镜头安排让观众充满了对大院环境的好奇,贴合了此时宋莲的心境。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2)

管家在楼上出现,问【颂莲是谁?】,这时的站位安排,暗示在这个空间里,男权对于女性的绝对控制,听闻是老爷新娶的四太太,管家赶紧跑下来,带着颂莲走进院内。跟随人物的走动,镜头展示了大院内对称分布的建筑,所有意向都在强化压抑的气氛。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3)

颂莲看见院内正在洗衣服的丫鬟雁儿,雁儿得知来者是新嫁来的四太太,语气不善,颂莲也不甘示弱,要求她替自己拎箱子。颂莲走进自己的房间,看见许多红灯笼,又看见几个下人抬着红灯笼,走到院内,这一镜头大幅度地压缩的空间,人物从逼仄的缝隙中走过,这样的构图在影片中大量的出现。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4)

下人们将灯笼一一点亮挂起红灯笼,从此刻起成为影片中最重要的意象。几个丫鬟伺候颂莲洗脚捶脚,屋内的灯后也被点亮。颂莲对眼前发生的这些仪式感到新奇和疑惑。入夜之后,画面呈现为高饱和度的蓝色和几盏红灯笼,形成了反差,加之对称构图,画面上的形式感很强。老爷走进颂莲的房间,颂莲躺到床上,给到一个看着灯笼的主观镜头,而没有去看老爷,说明老爷她的内心是紧张和不安的。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5)

老爷爬上了床,这里的构图也非常有意思,只有一只胳膊动画,观众看不到他的脸,这种类似“ 缺席 ”的画面处理,反倒是在强调老爷子对于整个大院无处不在的控制,带来隐形的恐惧感。深夜,下人在门外喊,说【三太太病了】,老爷无奈,起床去往三院。颂莲举着灯笼,看着镜中的自己,感受到自己只是老爷的玩物,说【被抛下就会被抛下】,伤心流泪。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6)

次日,管家带着颂莲参观大院,会客厅这里的构图,镜头没有再向前推一点去避开门,而是故意将两扇门拍进画面,对开阔的空间进行挤压,去暗喻人的生存处境。管家让颂莲拜见老祖宗,她却不置可否,说明此时的颂莲仍具有对这一套封建体制的反抗意识。这点,从颂莲服饰的安排上,也能看出来,虽然,已经从学生装换成了传统服饰,在色彩的安排上仍然是白衣、黑裙,与进大院前是类似的。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7)

管家接着去带颂莲拜访另外三位太太,大太太面容衰老,身材臃肿,显得非常的佛系,屋内的装饰朴素,没有挂灯笼,说明大太太已经无法再讨得老爷的欢心。这场景中的自然光非常好看。影片大量地使用自然光,或是在场景中固有的光源,比如红灯笼进行照明。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8)

二太太对颂莲格外的热情,将她邀请进屋聊起了家长里短,二太太告诉颂莲,只有老爷要休息的院子,太太才有资格去点灯捶脚。也就是说,“点灯捶脚”成为封建男权实体化而形成的仪式,成为院内女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9)

颂莲拜访三太太,三太太称病不见,她的脾气上来了,对三太太的儿子视而不见,掉头就走。之前曾和颂莲见过的丫鬟雁儿,被老爷安排过来伺候颂莲。颂莲为了给她一个下马威,便问她【头上有没有虱子?】雁儿只好蹲下,让颂莲检查,从站到蹲形成了俯仰关系的变化。在森严的等级制中,丫鬟即使心有不满,也需要对太太屈服,颂莲让燕儿给自己洗衣服,颂莲对着衣服猛吐口水,两人的梁子就此结下。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10)

几位太太和老爷集聚在会客厅用餐,这里使用远景,入画的门,形成了大量线条,将人物挤压在画面的中间。三太太姗姗来迟,这场戏也是她的首次出场,身穿极为鲜艳的红色,和其余太太的服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服侍的色彩上,暗示三太太对于权力的争夺。颂莲不想吃桌上的肉,老爷让颂莲自己点菜,原来府上的规矩是点灯就能点菜。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11)

黄昏时分,管家让颂莲到院门口“听招呼”,四位太太都站在了院门口,等着看灯笼会放在哪位太太的门前。这里使用远景表现八位女性的等候,而镜头反打另一边,则是成为男性权利代言人的管家和点灯人,灯笼还是从楼上被拿下来。楼上楼下的空间差异,代表着权力分配的差异(女性权力由男性施舍),灯笼放在了四院门口,另外三位太太神色各异地走进院内。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12)

被捶脚的时候,颂莲闭上眼睛享受和第一次接受捶脚时的不安,截然不同,到此时,颂莲作为独立女性的抗争精神已经消耗殆尽,完全融入到这一套可怕的体制当中去了。清晨,颂莲被三太太唱戏的声音吵醒,寻着声音来到了楼上,楼上的风景依然被大面积的灰色建筑所侵占,只有露出来的部分天空,能让人喘口气,从阴森的大院中暂时跳脱出来,感受自由的气息。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13)

原来三太太曾经是京剧名角,唱完戏的她从颂莲身边经过,两人展开了一番言语交锋。颂莲下楼的场面使用俯视镜头拍摄,建筑对人的压迫感再次被强调。颂莲走进屋内,发现雁儿和姥爷举止亲密,被撞见的雁儿,赶紧离开,直到此时,影片依然坚持使用全景乃至远景镜头去拍摄老爷,常是背面或者侧面的角度,和新婚之夜那场戏的身体部分入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14)

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东西,往往能带来更深的恐惧感。镜头通过人物站位的调度,由中近变为变为特写。并跟随颂莲运动,通过特写镜头去强化颂莲内心的愤怒,我再提一句,无论是片头还是这里,都采用了长镜头来处理哭戏。这是因为长镜头在展现连贯的情绪方面有独到的优势,所以很多震撼人心的哭泣都是用长镜头去表现的,哭泣的镜头处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检验演技的标准。

颂莲无视姥爷的安抚,老爷转世离开,点了三院的灯,这是颂莲在大院内争夺权利所面临的首次重大失败。过后,颂莲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正在垂着脚,听着三太太院内传来的唱戏声和姥爷的叫好声,她也只好走到楼上散心,看见了一间所住的屋子。颂莲和二太太聊天,问起【楼上的房子】,二太太说【里面死过人,不要再打听】。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15)

颂莲回屋打开自己的行李箱,一阵笛声响起,接下来颂莲拿着一根笛子入画,又给了音乐声以视觉理由,这是本篇在音乐使用上的一大特色,很多音乐都通过巧妙的处理,合理的融入叙事当中。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16)

颂莲接受三太太的邀请去自己的屋子里打牌,屋内有大量的脸谱,陈设显得有些诡异。牌友中,有专为院内上下看病的高医生。颂莲弯腰捡牌,意外地看到了三太太和高医生之间的私情,高医生使用留声机播放三太太曾经的京剧唱段,成为场景中的有声源音乐。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17)

转眼秋天来到,第一个镜头是磅礴大雨中的大院,压抑的气氛随着季节的变化更加凝重,颂莲要求把饭菜端进屋里吃,老爷也同意了。正在吃饭的三位太太同行不满,认为送点是宠而骄坏了规矩,三太太个是直接离席。

“是谁在吹笛子啊?”

“是我们大少爷,今天早上刚回来。”

笛声渐响,通过素颜和丫鬟之间的对话,揭示了音乐的来源 —— 刚刚回到府里的大少爷,颂莲循着声音找到楼上。这段颂莲和同龄人—— 大少爷之间的对话,之所以被安排在楼上,一方面是因为夕阳的光线非常的美,在楼上能最大幅度地利用自然光。另一方面,楼上在大院内是象征自由的一方空间,除了那一间不可问询的屋子。

两人聊了几句,大少爷被自己的母亲 ——大太太被喊走了,大少爷的存在是她在院内得以生存的仰仗,因此她对于儿子格外的在意。影片使用大远景,展示颂莲目送大少爷,从另一侧离开,形成强烈的疏离感和距离感,两个同龄人之间的交流转瞬即逝。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18)

颂莲感怀于大少爷吹笛子的场景,回屋找自己行李箱里的笛子,发现不见了,颂莲认定就是这么做的,到她的房间去搜查。谁知道燕儿的房间竟挂满了红灯笼,还被颂莲收到一个写着自己名字的小人扎满了针。在雁儿的房间这一场景中,红灯笼这意象被赋予了权力象征之外的另一层含义,危险的降临和暴力的发生,这也是全片色彩饱和度最高的场景之一,当颂莲和雁儿扭打的时候,场景红的刺眼。

冷静下来的颂莲想起雁儿不识字,便以不把她私自点灯笼的事说出去作为条件,问出来在小人上写字的人,竟然是看似温柔友善的二太太。颂莲问老爷【笛子拿到哪去了?那是笛子是自己父亲留下的遗物,】老爷说【以为那只笛子是男学生送她的东西,就一把火烧了。】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19)

为了表达人物在听到之后的反应,影片使用了一个比较细节的动作角度,让颂莲先站起,再缓缓坐下。站起是颂莲一时气愤之下的本能反应,她认为老爷做的错事是理亏的,自己应当占据气势的上风。缓缓坐下,是因为颂莲认清了,在这个大院之内没有对错,老爷就是所有人的天,是真理的绝对掌控者。老爷见颂莲一点也不给自己好脸色看,愤而离开,点了二院的灯。

得到老爷宠幸的二太太春风得意,喊颂莲给自己剪头发,颂莲故意把二太太的耳朵给剪掉了一块,这场的戏剧张力很强。镜头在剪头发的动作特写和颂莲的面部表情之间来回的切换,暗示即将发生事故。紧张的气氛,接着切到院内的建筑,通过画外中二太太的尖叫来交代情节,利用画外空间叙事,其实是非常好用的手法,既能够避免直接拍摄难以呈现的画面,又能给观众充足的遐想空间。不过,这种手法一般不能出现在商业大片里,因为在商业大片里,观众需要的就是接受直观的视觉刺激。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20)

三太太还到颂莲屋子里,对颂莲吐露心事,说出了自己在怀孕的时候,曾被蛇蝎心肠的二胎胎迫害的过去。这场对话戏的前半部分,镜头的视线主要放在三太太的身上,偶尔反打给颂莲的反应镜头,颂莲大部分时间处于画面的前景中被虚化,说明这一段创作的认同感是放置在三太太这一形象上的,需要观众建立及对三太太的共情。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21)

通过这段对话,颂莲认识到了生孩子对于巩固自己地位的重要性,,二太太的因祸得福,老爷连续几天点了二院的灯,捶脚的声音成为镜头切换的依据,画面从被捶脚的二太太的屋内,切到幻想的雁儿屋内,再切到同样被幻想着的颂莲。整个大院都陷入了对这套仪式的狂热追逐,自我加害而不自知。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22)

颂莲喊雁儿来给自己捏脚,却被她出言讥讽,颂莲暗自打算着要重新给自己这四院点上灯,她想出的办法是假装怀孕。大喜的老爷给四院点上了长明灯。再次给到了颂莲看着红灯笼的主观视角,但人物的心境已和笛子截然不同。

冬天到来,颂莲享受着下人的下人服侍格外得意,老爷更是让有一手按摩技术的二太太去给她按摩。这场戏中,镜头有按摩着的二太太和两盏红灯笼,渐渐向后拉。身着深红色的颂莲入境,红色占满了整个房间,象征她已经站在了大院中,女性可享有权力的顶端。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23)

心怀不忿的雁儿继续对着颂莲的衣服吐口水。,却不小心发现了裤子上有血迹。她赶紧向二太太报告,二太太随即找到老爷,说【得找个医生替颂莲看看,得注意保胎】。前面出现过的高医生的突然到访让颂莲措手不及,假孕的事也随之暴露,老爷暴跳如雷,命令下人给四院封灯。

下人们先将灯笼熄灭,接着用一些黑色的灯罩将灯笼给盖住,这里灯罩的色彩和花纹设计别出心裁,黑色的龙纹让人联想的统治阶层的绝对大权,另外,通过蒙太奇将几次封灯的动作接在一块,利用相似内容的重复和累积,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24)

颂莲自知被雁儿出卖,于是把她偷点灯笼的事儿公之于众,雁儿被罚跪,灯笼也被付之一炬。她坚持不认错,长跪不起,时间进入夜晚,画面被深蓝色完全侵占,伴随着一段戛然而止的欢快音乐,雁儿倒在地上。她深深集中的风寒被下人抬走医治,颂莲心中生出了一些负罪感。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25)

看着二院门口的灯,颂莲露出了自嘲的笑,被封灯的她,开始有机会反思女性在大院内人格的丧失。三太太在院内唱戏,通过一个向上摇的镜头运动,角度由平视变为仰视,终于清醒了的颂莲,正站在楼上看着三太太。三太太走上楼和颂莲聊了起来,这段对话系大量采用仰视角度,构图上两人也位于画面的偏上方,似乎将大院踩在脚下。

画面中也露出了入院以来最大面积的院外风景。这样安排的原因在于,两人的对话透露出她们对于大院吃人的事实,都已经看得清楚,只是三太太还甘愿把这出戏演下去,因为她还有高医生作为真正的情感寄托 。颂莲将三太太和医生的私情点明,三太太大惊失色,害怕她会因为高医生戳破假怀孕一事而报复,把她俩的事给抖出去,放下几句狠话离开了。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26)

这里采用颂莲的主观视角,俯视三太太离去的背影,充满了对她的执着于心中的悲悯,预示其结局的悲惨。老爷使唤一个上了年纪的下人来伺候颂莲。颂莲让她去买些酒来,因为今天是自己的二十岁岁生日,买酒回来的下人告诉颂莲【雁儿在医院里病死了,临死前还一直喊颂莲的名字】。颂莲遭到极大的冲击,喝得醉醺醺,外地经商回来的大少爷过来陪她喝了两口,还把别人送的东西转手再送给她,被颂莲戳破。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27)

遭到唯一在院内能够平等交流的同龄人的欺骗,颂莲情绪失控,将大少爷赶走,闹了起来。二太太带人来查看情况,打闹之间颂莲稀里糊涂地报出了三太太的偷情的事实。入夜,画面范围内被蓝色笼罩,看不见红灯笼,颂莲的世界彻底被寒意所包裹,酒醒了的颂莲,听见女人的叫声,便出门查看,只见点着红灯笼的下人们押走了三太太。

红灯笼在这里,和在雁儿屋子当中一样,代表着暴力的实施,土地被白雪所覆盖,这样的场面在雁儿受时也同样出现,洁白的积雪成为对大院内暴力和罪恶的最好的掩盖。黑色的灯笼随风轻况犹如鬼魅,颂莲站在对称构图的中央缓缓转身,极暗的场景使人不寒而栗。

天又亮了些,再次听到声响的颂莲,看见下人们把三太太压到楼上向不可诉说的房间去了,颂莲一路跟踪,眼睁睁的看着三太太被夺去了生命。这里使用大圆景构图,模拟颂莲在远处窥探的视角,利用长镜头拍摄屋外,三太太被押进去吊死,直到众人离开的过程,而没有直接拍摄屋内的场面。象征罪恶永远被封存在大院之内,不为世人所知。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28)

颂莲颤抖着靠近,全片一直在使用固定镜头,或者是稳定的运动镜头,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剧烈摇晃的手持镜头,去模拟颂莲的视角,展现她内心的惊恐慌乱。雁儿倒下时的欢快音乐也再次响起,当颂莲不断走进镜头,景别变为特写的时候,画面切为大圆镜,冷静的旁观着着一切,直到颂莲的尖叫声刺破沉寂。

这样的安排比让颂莲直接在镜头前,以特写的方式尖叫,要更加符合全片的视听风格,看不见的,反而是最让人恐惧的。又一个夜晚,在凄冷的夜色中,三太太的房间的红灯笼竟诡异地被点亮,屋内的脸谱在红色的衬托下格外恐怖。三太太的唱戏声也回响在院内,将充当帮凶,作为男权化身的行刑者们吓得落荒而逃。这里的红灯笼,是颂莲发起的,对于吃人体质的控诉和反击。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29)

在三太太的唱戏声中,时间来到第二年的夏天,五太太被被娶进门了,红灯笼纷纷亮起,捶脚声也响起,新一轮的悲剧还在继续。而颂莲这边,状若疯癫地在院内踱步。影片通过叠化,将几个不断拉,景别也不断扩大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直到一个大远景。颂莲被困在大院的方寸空间之内,凄惨的命运在影片的结尾,通过景别和构图的安排得到强化。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30)

最后一场,还有两个细节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一,影片的季节顺序从夏到秋到冬,又回到了夏,跳过了最生机勃勃的春天。其余三个季节,在影片中的呈现也始终是凋敝和破败的。

第二,结尾疯掉的颂莲又穿上了自己嫁进来之前的学生装扮,这无疑是给观众带来了一丝慰藉,颂莲再也不用为了勾心斗角而痛苦的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她是无比自由的。

讲解完全篇,我们来回顾最出彩的几个方面

第一色彩设计,比如众人服饰的设计,三太太的服装最为鲜艳。颂莲的衣服在不同时期呈现了色彩上的变化,而老爷始终穿着深色,尤其是黑色的服饰,通过色彩去按时不同人物的性格特质和在府内的地位、

第二,精致的构图设计,大量采用对称构图,门、窗框等极为规律的线条,也频繁出现在画面当中,具有形式美感的同时,象征了森严的规则,对人尤其是女性的压制。第三相对克制的表达,主要体现在通过远景,甚至大远景叙事,还有对画外音的利用,当然,克制的风格是需要根据影片的类型和内容来确定的,并不是所有影片都适合这样。

王家大院因为什么败落?大红灯笼高高挂(31)

第四,音乐的巧妙设计,利用有视觉理由的笛声、唱戏声等烘托气氛。最后,改编自小说的扎实剧本,点灯、灭灯、封登、这一系列原创的设计特别出彩,立住了影片当中最重要的意象 —— 红灯笼,将无形的权力斗争,通过灯笼进行视觉化的呈现。几位太太的人物形象也都塑造得非常扎实。

总的来看《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早期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摄影系出身的他,在画面美感方面有独到理解,想要多学习一些优秀构图,色彩设计的观众可以多看看他的代表作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