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自己想走的路:说走就走的苦旅
慢慢走自己想走的路:说走就走的苦旅玄奘得益于自己的家庭教育,第二,隋炀帝(569—618)是中国老大时候一个叫郑善果的考官赏识小陈让他破格(年龄不够)做了僧人。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陈祎和他的哥哥到过成都,原因是成都社会环境更加太平、高僧云集,可以讨得佛法真谛,但是来之后他是失望的。《西游记》虽脍炙人口,但已经让历史变得模糊,让我们从神话回归真实:时间往前追溯,唐朝(618—907)还没有建国,小陈儿(602—664)就已经在河南偃师呱呱坠地,父亲颜值高且有文化修养,从小指导他学习儒家著作。他10岁时,相当于现在的孩子们四年级时,父母亲双双早逝,作为排行老小的玄奘,只有去投靠在洛阳已经出家的哥哥长捷。于是出家就没了俗名,“玄奘”就此叫开。隋朝当时规定出家为僧可以享受不服兵役、不交税、并分配给一定数量的田地等优越条件,所以僧人的数量受到官方严格控制的。一句话,想当僧人,是要考试的。
——劲松2022年9月于疫情静默下的成都
大凡去西藏者,或是失恋,告别婚姻,或是对于旧的工作厌倦,西藏之旅于是成了一个新的开始;西藏之旅,或可分富游、穷游,富有的豪车越野,穷游者则徒步推车,无论穷富,均有一只宠物相伴;路线选择,要么从云南走横断山,或从成都出发,或经青海入境……
可1395年前26岁的河南人陈祎的西行印度出游路线使得今人不必得瑟,到现在都未曾做过选择。重温《大唐西域记》,让我知道了信仰的力量,信仰可以让一个人变得伟大!他西行取经的过程,的确是一次伟大的文化之旅。本文就此展开。
…………
陈祎和他的哥哥到过成都,原因是成都社会环境更加太平、高僧云集,可以讨得佛法真谛,但是来之后他是失望的。
《西游记》虽脍炙人口,但已经让历史变得模糊,让我们从神话回归真实:时间往前追溯,唐朝(618—907)还没有建国,小陈儿(602—664)就已经在河南偃师呱呱坠地,父亲颜值高且有文化修养,从小指导他学习儒家著作。他10岁时,相当于现在的孩子们四年级时,父母亲双双早逝,作为排行老小的玄奘,只有去投靠在洛阳已经出家的哥哥长捷。于是出家就没了俗名,“玄奘”就此叫开。
隋朝当时规定出家为僧可以享受不服兵役、不交税、并分配给一定数量的田地等优越条件,所以僧人的数量受到官方严格控制的。一句话,想当僧人,是要考试的。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玄奘得益于自己的家庭教育,第二,隋炀帝(569—618)是中国老大时候一个叫郑善果的考官赏识小陈让他破格(年龄不够)做了僧人。
大乘佛教是佛徒们的必修课,需要了解一下,当时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形成了许多派别,大致可归为大乘和小乘两大派别。大乘是晚起的派别,认为可以帮助所有人都成佛,进入极乐世界。
感叹一个信仰理论传入世界各地,无非是扩大,缩减、消亡,那如何才能做到长盛不衰呢?这的确是一个严肃的命题!看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苏联章节前苏联人的信仰吧,会让我们清晰很多 。翻看史料——十月革命的目的不是用一个剥剥集团代替另一个剥削集团,不是用一种剥削制度和形式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和形式,而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的理想。十月革命的“初心”后继者对此有深刻理解吗?苏联解体,俄乌冲突!
同样,当时的隋唐时代过渡下佛教的分支教派林立下,13岁的玄奘确立了研究方向——即对大乘学说的信仰。洛阳太小太乱,他和哥哥去了新首都长安,战乱下长安没有佛学名家,直接到成都,接了上文所叙。当时的成都,一片繁华,据我之前关于杜甫的习作我们知道,100多年后,759年47岁的杜甫才来到成都的,杜甫真的要感谢唐朝盛世下成都的城市建设,可惜唐朝后人却败了家业。
玄奘和哥哥在成都“耍”了5年,终觉这里虽有学习氛围,但是学不到东西。于是瞒着哥哥,出三峡,奔湖北河南,辗转又回到首都(西安),西安的老师是岳法师,学习的教材是《俱舍论》。也纳闷,当时小陈儿真是来了好几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长安城
玄奘也应该感谢当年的西安,盛唐之下的西安是当时规模最大、最繁华摩登的国际都市,面积约84平方公里,相当于七个古代罗马城,人口达到百万,外国商人、使者、留学生汇聚于此。一个太平盛世,一个强大的国家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何等重要呀!
按说小陈儿有很多选择,享受大都市长安的繁华,也可以人云亦云的念经。但是如饥似渴的他对于梵文的佛法翻译教材产生了质疑,看佛经就看梵文原版的!——“留学”的念头开始滋生。印度来长安的朋友波颇的消息让他的留学计划开始坚定(论朋友的重要性),僧人朋友说:去印度就要去那烂陀寺,自己的老师高僧戒贤(约528—651)悉佛学各派理论,尤其精通大乘佛学经典《瑜伽师地论》。后来的行动证明玄奘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位留学生,哈哈。
徜徉于文化之旅的学者大家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此处不表。继续。
玄奘西天取经的决心就此坚定。但19年几乎50000KM要经历110个国家 无人区的远行得具备几个条件:1,合法性(护照);2、盘缠物资;3、健康的体魄;4、交通工具;5、旅行常识如地理知识、风俗习惯或对于危险的防御能力;6、运气;7、信念:宁可西行而亡,绝不东归而生!
首先要做的是⬇️
1、学习梵文和锻炼身体(晨跑?)
2、办护照,passport唐朝叫“过所”——李世民说不行,不能去,家里好好呆着。
《西游记》里说一个僧人和皇帝拜了把兄弟,隆重送他出西安,纯粹胡扯!特权阶级和一个僧人绝对是门不当户不对的。
历史是这样的有趣,拜把子的兄弟是在西域,后面说。西域的少数民族历史上也救过岌岌可危的唐朝,安史之乱下可以看看回纥雇佣军。俄乌冲突下的车臣军队?
我在想:玄奘可能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但是他无情有义:后文他和高昌王拜把子就可以看出,高昌王帮了他,他就要感恩,答应高昌王从印度回来在高昌国讲经三年。可惜,他从印度回来时,高昌国已经被唐朝收编,高昌王已经死了。
朋友群内私信我,对感情怎么看?——简直是,跑题了!
在感情的世界里,
没有谁离不开谁,
只有谁不珍惜谁,
那些吵着嚷着要走的人,
大部分都是虚张声势,
只有那些悄无声息关上门的人,
才是真正寒心绝望要走的人,
所以,
不管是哪一种感情,
拥有的时候,好好珍惜,
陪伴的时候,用心对待,
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
不要等离开了才挽留,
人走了,哭是多余。
情变了,求也没用。
人生路上,
感情是调味剂。
没有感情的人生,枯燥无味;
没有感情的生活,漫长难熬。
朋友的出现,带来了友情。
爱情的出现,尝到了甜蜜。
家人的出现,体会到温暖。
无论是哪一种感情,
珍惜,才能长久。
失去,不会再有。
这样的理解你认同吗?
——关于本文未完待续,做饭,孩子说:我饿了!
万事俱备,只缺护照!唐太宗又不给小陈儿颁发,然而这时候玄奘的第一次运气来了:在陈祎26岁那年,即贞观元年(627)的秋天,西安霜灾粮食歉收,政府准许首都的人口分散到其他地方,玄奘趁机溜出了长安,踏上了前往印度的道路。
何谓运气?老天给的才叫运气!王充在《论衡·明雩》中说过:“夫天之运气,时当自然,虽雩祭请求,终无补益。”曹禺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说过:“我的运气不好,处处倒楣,碰钉子,事业一到我手里就莫名其妙地弄得一塌胡涂。”四川高温天气算是老天爷给的歹运吧。
汉朝的张骞应是我国最早知道有印度的,出使西域后他向汉武帝报告自己在大夏(今阿富汗一带)时,听闻商人从“身毒”国来,“身毒”便是印度。“身毒”到东汉时被译为“天竺”。而最后把“身毒”定译为“印度”的,当属玄奘。1492年10月28日热那亚水手哥伦布走得更远,但是他把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处的加勒比海心急地叫做了西印度群岛。
出发前,陈祎想起了18年前在河南偃师依偎在自己的父亲陈惠怀里,在书房精研儒学,教诲他不慕荣利;想起阿婆们说他性格酷似其父,眉疏目朗,仪表非凡;想起了他10岁那年,父亲去世时自己的号啕大哭,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在他4岁时的病故;也想起了姐姐嫁人,已经削发为僧的二哥陈素带他到洛阳净土寺,教他诵读经文…而今已经没了牵挂。
一场即将经历19年西行东归苦旅的大幕开始被这个唐朝的青年僧人徐徐拉开:
第一幕:结伴行
一路顺利,玄奘离开长安,过咸阳,经宝鸡,到秦州(天水市),随行僧人结伴同行,秦州住一晚,过临洮,又与人结伴前往金城郡(甘肃省兰州,兰州牛肉面也叫金城拉面,自驾如果成行,都要经过这里),后到凉州(现在甘肃省的武威市),人生多有不如意,不可能一路顺利。
凉州是当时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是东西方交通的要道,许多国家的商人往来不断。玄奘僧人中已经是全国名师,他在这儿住了50多天,为当地的僧人和民众讲经,各国商人也都来听讲。这些人也开始传播说大唐的玄奘法师将要到印度去取经求法。
凉州地方长官李大亮听闻拦阻不让小陈儿西行,原因是当时唐帝国刚刚建立,政权尚未完全巩固所以中央政府下令封锁边境,不准人民私自出国。当时唐朝受到的军事威胁是西北一带边境的西突厥部落。现在我们中国西北的威胁似乎是印度,争端仍是边界问题。东南则是领土的收复回归和民族尊严问题。
然而,凉州的一位佛教领袖很器重玄奘(听过玄奘的演讲),对他取经的理想很是支持和同情,就秘密派了两个徒弟送玄奘向西走,昼伏夜出,到了瓜州 (今甘肃省)。年后宋朝的王安石想的是何时回家,当年的玄奘想的是离家越远越好。但是北宋的王安石所说的此瓜洲⬇️不是彼瓜洲。他诗作里的瓜洲是一个镇的名字,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西游记》说的是九九八十一难,青年小陈儿的西行漫记则是生死劫。《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曾易名为《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 。好友们宅在家中无事,不妨拿来一读。
分析一下小陈儿如果选择继续西行的情形:
1、瓜州西行必须经过25KM的疏勒河,河上就是有名的玉门关(在现在甘肃省的敦煌市附近),出了这个关口,便是五烽(烽火台)之外宽800多里的莫贺延碛的大沙漠。过莫贺延碛,就到伊吾国(现在新疆的哈密市)了,那里还不是唐的领土,由西突厥控制。
2、沙漠中有五座士兵把守的烽火台,防止偷越国境;
3、当地敬重佛法,热情招待玄奘;
4、来自于控制着玉门关以西的整个中亚地方突厥的威胁;
5、交通工具(马病死了);
6、凉州李大亮发现玄奘并没有回长安,通缉令捕捉玄奘。
——佩服吴承恩的想象力,神话里多了条白龙马,可能是作者同情玄奘吧。
——如果是你,你会做出继续走还是就此止步?
唐僧也是如此,在瓜州足足耽搁了一个多月,苦思冥想。就在这时,三位贵人出现:
1、瓜洲州吏李昌是虔诚的佛教徒,他说——你走吧,不抓你!
2、西域来的胡人石槃陀因为佛缘请求玄奘为他授戒,并收他为徒。玄奘觉得石磐陀身强体壮又一心向佛,就收他做了第一个徒弟。
3、石磐陀认识的老人给了小陈儿一匹马:不是普通的马,西域来回穿行沙漠10几回,老马识途!
——再次佩服吴承恩老师的想象力——这就是孙悟空的原型。胡人石磐陀是西域少数民族,高鼻深目满脸络腮胡子,很符合“毛脸雷公嘴”的“猢狲”形象,肯定就是他了。
跪拜者石磐陀
我在想石磐陀的谐音是“事办妥、事办妥”,挺好!
#插曲——石磐陀协助玄奘偷越边境玉门关,石磐陀帮了玄奘大忙,他孔武有力,又是当地人,也可以拣选一些捷径的,玄奘还是很倚重他。但是,随着瓜洲官府缉拿的压力加重,前方无人区那没完没了的困苦在前,石磐陀打退堂鼓要与玄奘作别。甚至担心玄奘不放自己走,夜里还对玄奘起过杀心。事件都被记载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被描绘在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的壁画上,到了明代,被吴承恩写入小说《西游记》中。《西游记》唐僧念的是紧箍咒;而在石磐陀打退堂鼓要与玄奘作别时,玄奘则发的毒誓:不会告发他,因为协助人偷渡出境按唐律绝对是死罪。
2012年去瓜洲,我浏览了 “玄奘取经博物馆”——这里作为玄奘大师在西行途中最重要的活动区域,有他讲经说法的寺院,州吏放行的州城,收徒买马的地方,夜渡葫芦河之处,玉门关外的五峰遗存,四天五夜滴水未沾的无人区、莫贺延啧古道……如果国庆自驾成行,再去看看!
第二幕:无人区
小陈儿站在了莫贺延碛的边缘,死亡向他在招手!
莫贺延碛位于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现称“哈顺戈壁”,唐时此处以西皆称“域西”,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西域”的起点。据记载,此地“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在这里,玄奘遭遇了西行途中最为险恶的考验,他自己说这里是“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劣风拥沙,散如时雨。”
他面对的困难就是生死考验:
1、 恶劣的自然环境;玄奘独自走进沙漠,只能靠白骨、马粪来确认前进的方向。在这里,他遭遇了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忽然看见有几百名骑兵,拿着旌旗、武器,满布在沙漠间;远看非常清楚,靠近时就渐渐消失了。玄奘起初以为是强盗,后来又以为是妖魔鬼怪;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不能科学地解释这种现象,只能凭着坚定的意志来战胜恐惧的情绪。
2、 不得不到烽火台处取水;——我在想,取水当时是玄奘的求生本能。我也在想——打下的成都人地震逃生也是本能(不展开),经济好转就为了不饿死,疫情过去是为了不病死,大自然和经济规律给的选择题,就看人类如何作答了!
取水(也只有烽火台处有水)差点被射死,又一位贵人出现——?⬇️
关于烽火台的故事太多,烽火戏诸侯的褒姒,烽火连三月.........此处只讲烽火台下的唐朝青年。
烽火台遗址
#轻松一下——群内好友如果去过新疆,一定对坎儿井不陌生,坎儿井被誉为新疆的“地下万里长城”。继续⬇️
玄奘的贵人就是军官王祥——相当于现在的边防武警。当他确认眼前的僧人正是凉州通缉令上的玄奘时,他提出了一个建议,说西天太远了,玄奘恐怕不能到达,不如到他的家乡敦煌(在现在的甘肃省)去,那里的人们一定很欢迎玄奘。玄奘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解释说,自己在洛阳和长安都已得到佛教高僧们的认可,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了;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名声,留在长安或洛阳就可以了,又何必要去敦煌?因为所闻所见的教义还有不周全的地方,他的内心仍然感到遗憾,所以才不怕丧失性命、不畏艰难危险前往西天寻求佛法。他向王祥表示,无论如何都不会回头向东移动一步。
真是佩服河南人的执着,坚定,杜甫也是湖北籍的河南人,四川人把他炒作的天下皆知!哈哈!
王祥被他打动,请他先休息。第二天早晨,王祥为玄奘准备好食物和水,亲自送他上路。王祥给玄奘指了一条近路,可以少走200多里路,直接到第四烽。他又对玄奘说:“第四烽负责的军官也是个好人,你到那儿说,是我让您过去的。”玄奘非常感激,与王祥哭着分手了。
问题来了——大沙漠的晚上,黑暗中好像有很多妖魔鬼怪举着点亮的灯火,就像清晨的星空一样灿烂,请解释一下?
——这种火其实是磷火,即人或者动物的尸体腐烂时分解出的磷化氢自动燃烧的现象。
继续昨天⬇️
清晨的阳台,妈妈小绿、爸爸小蓝和他们的孩子小白,一家人,我最喜欢小绿,永远“绿码”,祝愿大家也是绿码永驻吧。
“马上就解封了!”我对他们说,
“管我们啥事?自从我和小绿搬到这个家,我们一直被静默!”小蓝嘲笑我。
鹦鹉夫妻小绿与小蓝
昨天讲到了玄奘路遇第4位贵人烽火台军官王祥(前三位瓜洲州吏李昌、胡人石槃陀、瓜洲借马人 ),王祥给玄奘食物和水,给他马匹,给他介绍第四烽火台的善良的长官朋友(多年以后玄奘也记不起他的名字了)。我们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帮过我们你记得他但是来不及记下他的名字。
感叹我们的人生命运有时候就会有某某人在左右!到目前为止,您的贵人是?
烽火台已经在玄奘身后,护照已经不再重要,踏上的土地已经不受唐朝管辖。哈顺戈壁也就是古称的莫贺延碛就在眼前,玄奘开始和他的老马一起用脚步丈量。
玄奘看到的是茫茫的戈壁,洛阳长安从未曾见过,戈壁让人产生心理抑郁,让人心生胆寒。戈壁很大,很平,表层覆盖一层黑白相间、黄豆大的沙砾,铺得非常均匀。戈壁上没有生命。没有动物,没有鸟,不长草,连梭梭草都不见一丛,非常荒凉,一种难以想象的荒凉,好像这是另外一个星球。
茫茫戈壁滩GOBI
英语的gobi一词取的是谐音,因为欧洲压根就没有这样的地貌,gobi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欧洲生长的花椰菜。 “戈壁”一词我以前在新东方讲英语课的时候还专门做过查阅,原来它来自蒙古语 意为“茫茫一片碎石覆盖 不生草木的地方”。原先绿皮火车的年代,火车行进缓慢,很多第一次进入新疆的人在河西走廊上颠簸,不免心生孤寂凄凉,亦有带来心理戕害的案例报道。但是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穿行无人区,水是最重要的,比任何东西都要珍贵,可是他不小心打翻了水袋;幻觉让人迷路,戈壁滩里没有标记,玄奘就迷路了。意识模糊中,玄奘想到了要回烽火台。最后抉择还是往西继续走。类似这样的危险和困难,后面在他的西行路上多得数不清。继续⬇️
奄奄一息之际,玄奘的第二次运气来了(第一次是长安霜灾得以溜出长安),走进沙漠戈壁的第五天,老马不顾玄奘的拉扯走向另一条路,惊奇地发现了青草和水源。玄奘和马在这儿休息了一整天,恢复了体力,带了足够的水和草继续上路。两天之后,他终于走出戈壁沙漠,到达伊吾(哈密)国境。
需要补充一下,他进入莫贺延碛之前是要途径星星峡的,《大唐西域记》也没有做具体记载。说句废话,唐朝时候没有地质勘探一说的,玄奘在这里经过时也是很少人居住的,驻兵稀少,但是星星峡是悲情的星星峡,此文必须呈现。2012年我自驾经过时,就想着抬头往天空看,星星峡吗,天空必定有星星点缀,还有两次自驾经过的时候是白天,也就只有低头赶路了。
那么星星峡如此浪漫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自汉代霍去病和匈奴一仗河西走廊就成了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沟通的必经之路。唐代时,这里名为伊州郡柔远县古镇。到了清朝康熙时期,名为喀拉岭。直到乾隆年间,星星峡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现。星星二字是因为此地的咬牙沟岩层中盛产水晶,而水晶是一种透明发光的石英晶体,又因为数量很多,所以不管是白天在太阳下,还是夜晚在月光中,都会反射出光芒。故而因此得名——星星峡。
星星峡不能望文生义,其并非峡谷,而是隘口,它是由河西走廊入东疆的必经之处,素有新疆东大门“第一咽喉重镇”之称。星星峡是雄踞于丝绸古道上的险关要隘,四面峰峦叠嶂,一条S形的山路蜿蜒其间,两旁危岩峭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不仅是新疆和甘肃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两种不同文化风格的分水岭。对于新疆人而言星星峡就是一堵院墙,过了院墙就算是出新疆了。往往从新疆离开了星星峡,看到新A等车牌的车就开始变少了。
如图(随拍)
1959年以前,也就是在兰新铁路还没有贯通之始,星星峡曾是个热闹地界。既然是门户、既然重镇,自然有重兵把守。星星峡呀,星星峡!想想那些远离亲人戍边的将士面对荒芜,怕是也只有那些背井离乡来到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关口讨生活的女人能稀释、宣泄他们的郁闷和寂寞了。那些倚窗卖笑的女人用鲜活的肉体换取她们的未来,运气好的,攒足了盘缠远走它乡,运气差的不等实现梦想便因病或其它变故而永远的留在了这里,做了孤魂野鬼。治安不好7、80年代的新疆有很多类似于星星峡这样的“新龙门客栈”。
不说林则徐遭贬由此入疆,也不说左宗棠怀揣当年林则徐绘制的新疆地图,率6万湖湘子弟经过于此,单说我党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1936年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在外无援军、内无粮弹的情况下,血战5个月,几乎全军覆没,是我军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县会师,形成了跨黄河两岸发展,打通苏联雄峙西北的战略态势。早在红军实行从南到北的战略转移时,党中央就已经考虑打通国际路线,解决红军的战略靠背问题。
如图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 , 西接星星峡 , 南依牵连山,北枕龙首、合黎、马鬃等山, 是东西长达一千公里,南北宽仅四十至一百公里的狭长地带。当时河西“四郡”均被军阀“西北王”马步芳、马步青所占领。马步芳占着肃州(酒泉)、甘州(张掖)、 敦煌,马步青占着凉州(武威)。 “二马”在河西走廊一直实行着武力割据,他们既怕红军在河西建立永久的根据地,推翻其统治,同时又唯恐蒋介石嫡系部队借追击红军之名,进人甘、 青地界,侵占他们的老巢。因为类似的事情,发生很多次了。所以,当他们听到红军突破黄河防线后,青海马步芳立即调集16000千多人,在马元海率领下,驰援马步青。
中央军委电令四方面军河西部队改称西路军,任命陈昌浩、徐向前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正副主席,并指出要单独西进接通新疆,打通与苏联的交通线。西路军正式组建后,全军共计21800余人。要知道河西马步芳、马步青两部及反动民团总数有125000余人,其中正规军25000余人。
在1936年10月25日,红四方面军30军、9军和红四方面军总部以及5军奉命西渡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时,因战局突变,河西部队与河东部队被队人分割。此时徐向前与陈昌浩所部则组成西路军,奉命在河西这一地区创建根据地。如上文所述整个河西走廊地形十分狭窄,在这里,西路军就遭到了国民党军和马步芳军队强有力的拦阻和围攻。在经过5个月的浴血奋战后,虽然歼敌25000余名,但由于敌众我寡而弹尽粮绝。1937年3月,兵败梨园口。
兵败后的西路军只有千余人了,西路军的敌人不止是国民党军和马步芳的地方武装,还有祁连山那冰天雪地的恶劣天气,但孤军奋战的西路军战士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抵达了星星峡,最终417名左支队成员带着红西路军最后的力量在1937年5月3日的清晨全员坐上汽车向迪化即乌鲁木齐进军。
兵败后有些战士是一路乞讨回到的延安,其余被俘将士,一部分被敌杀害外,在党的积极营救下也陆续返回陕北。总指挥徐向前也是克服重重困难于1937年7月返回了延安,毛主席见到徐向前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这话使徐向前很受感动,不久即率师奔赴抗日战场。
西征之败,一直都是徐向前心头的一根刺。1949年,解放太原之时徐向前就同彭德怀商量好,攻克太原后就一起去打西北,为当年的惨败报仇。但成功解放太原后,本就有病在身的徐向前病情进一步恶化,没能和彭德怀同行。彭总率领的一野如秋风扫落叶般,横扫西北,报了红军西征惨败的深仇。
星星峡革命烈士纪念雕塑
当我们今天自驾经过今天的星星峡镇,它看上去只是一个大一号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但它的确一次次见证了我们中华儿女在面对困难时的顽强不屈。不管是曾经被贬的林则徐,还是抬棺出征的左宗棠,又或是忍辱负重的西路军,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第三幕:西域行
此文因陈述、插叙庞杂,提前将玄奘取经西进路线进行呈现,讲到一处,群中好友可对照此两段文字:
长安(今陕西西安) _ 秦州(今甘肃天水 _ 兰州 _ 凉州(今甘肃武威) _ 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 _ 玉门关 _ 伊吾(今新疆哈密) _ 高昌(今新疆吐鲁番) _ 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 _ 屈支国(今新疆库车) _ 跋逯迦国(今新疆阿克苏) _ 凌山(今天山穆苏尔岭) _ 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 _ 素叶城(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 _ 昭武九姓七国(首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_ 铁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兹嘎拉山口) _ 阿富汗北境 _ 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 _ 阿富汗贝格拉姆 _ 巴基斯坦白沙瓦城 _ 印度。 (途经国家有: 1,中国。2,吉尔吉斯。3,乌兹别克斯。4,哈萨克。5,塔吉克。6,阿富汗。7,巴基斯坦。8,印度。9,尼泊尔。)
如图
玄奘出发到最后经过的点位更具体的描述⬇️
1,长安(西安)。2,秦州(天水)。3,兰州。4,凉州(武威)。5,甘州(张掖)。6,肃州(酒泉)。7,瓜州(安西)。8,玉门关。9,伊吾(哈密)。10,白力城(鄯善)。
11,高昌(吐鲁番)。12,阿耆尼国(焉耆)。13,龟兹(库车)。14,克孜尔(拜城)。15,跋逯迦国(阿克苏)。16,凌山(乌什)。17,大清池(伊塞克湖)。18,碎叶(比什凯克)。19,石头城(塔什干)。20,飒秣建国(撒马尔罕)。
21,咀密国(铁尔梅兹)。22,活国(昆都土)。23,梵衍那国(巴米扬)。24,迦毕试国(喀布尔)。25,健陀罗国(白沙瓦城)。26,犍陀罗(塔克西拉)。27,拉合尔。28,兰毗尼(鲁潘德希)。29,瓦拉纳西。30,那烂陀。31,烂陀寺遗址。32,摩揭陀国(巴特那)。回程路线: 从今巴基斯坦北上 _ 阿富汗 _ 葱岭(帕米尔高原) _ 大流沙(塔克拉玛干沙漠) _ 敦煌 _ 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 _ 长安。
玄奘离开烽火台,穿越戈壁,现在到达的伊吾国(哈密)其西南380KM就是“死亡之海”罗布泊(现在自驾者的最爱)。伊吾国在本来在汉朝击败匈奴后就不存在了,这里变成了汉人生存的区域,唐朝的祖宗西凉国的一支曾经在这里建立过“后西凉”,北魏和隋朝都在这里设立了伊吾郡,到了唐初的确存在一个只有一代国君的“伊吾国”,是西突厥趁隋朝内乱时,征服了这里,派来的一个粟特人,就是招待玄奘的国王。接续在面临强大的唐朝压力时,这个粟特人立马投降唐朝了。然后唐朝在这里设立了伊州——中原那种州郡,下辖伊吾(今哈密)、柔远(今沁城)、纳职(今四堡)三个县,这里的居民在宋朝以前,说白了都是汉人。
伊吾国是在唐太宗贞观六年(632)才成为唐帝国的一部分的,而玄奘到达的时候它还是个独立的小国。玄奘投宿一所寺院,寺里有一位中国老僧,听说他来自中国,来不及穿好衣服,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抱着他痛哭说:“想不到今天还能够再次看见故乡来的人!”经历生死考验的玄奘听了,也深为感动。
粟特人伊吾国王也来拜访,并请玄奘到自己的宫里去做客,热情招待,淳朴的西域人呀!玄奘本想从这里直奔西突厥可汗的王廷所在地,取得突厥可汗的护照(通关文牒,当时没有免签)前往印度。
然而意外和惊喜的是高昌国王麹文泰的使臣正在伊吾国,遇见玄奘,就回去报告国王。高昌国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并且全国上下都信奉佛教。麹文泰马上派遣使者赶到伊吾国,要求伊吾国王把玄奘送到高昌。
伊吾国唐朝位置
到过吐鲁番很多次,观察吐鲁番的维吾尔族和南疆的维吾尔族面容存在着较大差别——吐鄯托盆地(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的维吾尔族大多不是鼻子高耸,眼窝深陷,倒是有些中原人的特征。
高昌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汉族独立王国,先后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现在大家就明白这地方历史上族民混血的原因了。唐贞观十四年(640年),高昌国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安史之乱时高昌被回鹘占据。
接到邀请,玄奘只得前往高昌。他到达高昌国的都城交河城(在现在新疆的吐鲁番以西)时已经是半夜。国王带了大量侍从亲自迎接,第二天一早,玄奘尚未起床,国王已带了王妃和许多人前来请安。他请出高昌国中的高僧陪伴玄奘,国王让这位老僧劝玄奘住在高昌,不必再往西天,玄奘没有答应。不答应就算了,麹文泰国王劝说变成了威胁,于是玄奘以绝食表示决心。国王见玄奘绝食四天变得气息微弱,就向他表示忏悔,并请他一起到佛前发誓,愿意帮助他到印度取经。国王还与玄奘结拜为兄弟,并提出两个要求:一是在高昌讲经一个月,二是从印度回来时在高昌住三年,接受供养。玄奘答应了,这才恢复进食。
《西游记》中有唐太宗与玄奘结拜为兄弟的情节,而历史上,与玄奘结为兄弟的是这位高昌国王。吴承恩又在神话故事里脑洞大开,把麹文泰变了性别,设撰成了娇滴滴呼唤“御弟哥哥”春心荡漾的女王。我也真想根据一个现代传奇写成一部神话故事呢。
麹文泰也是汉族,他是623嗣位高昌国君的, 630年偕妻宇文玉波(原本是隋朝的公主和亲嫁给了麹文泰)朝唐,太宗赐他老婆李姓,封常乐公主。639年,乙毗咄陆可汗统一西突厥,遣吐屯阿史那矩领高昌冠军大将军,监督其国,他乃不复朝唐,同时与西突厥联兵犯伊吾,掠焉耆,阻绝西域商道。唐太宗下书责之,并索中原逃亡其地之人,征阿史那矩入朝,皆不应。唐朝乃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率军出讨。640年唐军兵临碛口,西突厥援军不至,惊惧无计,病发而死。所以,当玄奘准备从印度返回准备兑现自己的第二个承诺时,昔日的国君麹文泰已经死了4、5年了。
昔日高昌国附近的火焰山
对于新疆地理知识缺乏的朋友可以记住“三山夹两盆”口诀,三山指的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指的是准葛尔盆地(内含腾格里沙漠)和塔里木盆地(内含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的北疆南疆由天山分开。玄奘离开高昌,马上往西就要经焉耆进入南疆。
玄奘的第一个承诺是在高昌讲经30天,他做到了。玄奘的新征程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国王为他安排了四个年轻僧人为伴,准备了大量服装、手套、靴子等物品,还有许多钱财,足够玄奘在路上使用20年。国王给沿途各国君主写了亲笔信,并派官员护送玄奘前往西突厥可汗那里。
所以并1、瓜洲州吏李昌 2、胡人石槃陀3、瓜洲借马人4、烽火台军官王祥 ,麹文泰是玄奘西行路上的第五位贵人。
这世界有正义,就有邪恶,有白就有黑,有贵人就有歹人或小人,玄奘的队伍向西而行,快到焉耆国(现新疆巴州焉耆回族自治县)时,突然遭遇一群强盗,这些强盗索取了一些财物后离去。玄奘等人停下来休息,而与他们同行的几十个商人想先赶去做生意,半夜私自出发,结果走了没多远就被强盗抢劫,几十人都被杀。第二天早晨,玄奘一行经过,看到这种情形,只能叹息。
玄奘一行人到了焉耆,这个国家因为曾被高昌侵扰,有着宿怨,不愿意帮助玄奘换马。玄奘等人住了一晚上就离开了,但细心的玄奘还是记录了这个国家的一些情况。
我们看一段文字压压惊——焉耆县地处天山南麓,自古享有“良田嘉禾,沃野千里”的美誉,有着灿若星辰的流域文明以及悠久而独特的文化印记。公元627年,玄奘出于谨慎在这里避免了血光之灾。重读《大唐西域记》,玄奘这样描述古焉耆城:“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泉流交带,引水为田。......伽蓝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戒行律仪,洁清勤励。”可见当时的焉耆城邦佛教盛行,梵音袅袅,香火不绝。焉耆我到过几次,喜欢回族人的拌面和黑白肺子。
新疆美食面肺子
《西游记》“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的流沙河其原型就是开都河,巴州的文旅集团尽情炒作,于是就有了“走丝绸之路,看开都河景,赏佛教文化,观焉耆歌舞,品焉耆美食”的嘴子(新疆土话,意思是“说法”)。
我在想,流沙河玄奘收的徒弟沙和尚沙悟净又像谁呢?沙悟净被玉帝封为卷帘大将,在灵霄殿下侍銮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一只玻璃盏,就被贬下流沙河,每七日一次用飞剑穿其胸胁百余下,使之痛苦万分。因饥寒难忍,便两三天出波涛寻一行人食用,不期冲撞了观音菩萨,经菩萨劝化,皈依佛门,以沙为姓,取法名悟净……得罪了权贵,就因为失手打碎了一个器皿,替他鸣不平!神仙也是欺负老实人。但是看看西游记,沙悟净在团队的贡献度也不是太大。
玄奘从焉耆国西行,进入了龟兹国(现在新疆库车县)。龟兹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风俗习惯受到印度影响。龟兹的国王、大臣和一些高僧都来迎接玄奘,欢迎仪式很隆重。有一个小细节——当时龟兹小乘佛教并不戒绝肉食,而玄奘宗奉的大乘佛教规定是不吃肉食的,于是国王另外给他安排了素食。
欢迎仪式是隆重的,但是曾在印度学习20多年当地的佛教权威木叉毱多是傲慢的,木叉毱多直言不必去印度,在龟兹学习足矣!另外,他对于玄奘提到的《瑜伽师地论》也是轻蔑排斥。然而经过切磋,最终木叉毱多还是服气了。鉴于大雪封山不能成行,二人多次交流,最终成了佛学好友。《西游记》于是又有了新段子——车迟国三位国师斗法不如悟空遭悟空戏虐的片段。
龟兹研究院壁画(新疆库车)
大雪过后道路畅通,玄奘离开龟兹该上路了。走了两天,忽然遇到突厥强盗,有2000多骑兵,要抢走玄奘他们的所有财物。可是这些强盗在商量怎样分配财物时,意见不统一,竟然自己打了起来,四散而去。玄奘等人幸运地躲过了一场灾难。第一次运气长安霜灾得以溜出长安;第二次运气莫贺延碛里老马发现水源;这次当属玄奘的第三次运气了,自己就像一只非洲草原的羚羊,一群狮子打架,“羚羊”小陈儿一脸懵逼,得以逃脱。
玄奘战战兢兢继续西行,路过一个小国(玄奘没有具体交代),然后来到了著名的冰山——凌山(现在天山的穆素尔岭,阿克苏乌什县附近,1994年7月我到过这里)脚下。玄奘西去就要在此向北穿过木扎尔特山口,这里是葱岭的北麓的交通要道,海拔7000多米,常年积雪,还不时发生雪崩,险峻而难行。在这里根本找不到干燥的地方可以停留,做饭时得把锅吊起来,睡觉时也只能躺在冰上。玄奘一行走了七天才走出这片冰山,损失惨重,十分之三四的人死在了路上或坠入冰崖,马匹等牲口的损失比例更高。过了这座冰山,眼前就是西突厥控制下的国度。
冰火两重天!这时玄奘想起了瓜洲以西戈壁滩摸索行走口渴时的绝望,而眼下又全是固封的庞大水体,心智在火与冰的淬炼下更顽强了!毋庸讳言,玄奘的雪山之巅攀登经历就是一部大乘佛教的经书,他的这番青年苦旅就已经完成了出世修行和人间造化。
唐朝全盛期版图
葱岭是帕米尔高原的古称,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是亚洲多个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该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五大山脉,它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号称亚洲大陆地区的屋脊。帕米尔高原的最高峰是位于中国境内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帕米尔高原是有名的世界屋脊,玄奘很可能是世界旅行家中来到这里的第一人。
当时唐朝下的西突厥势力很大,西域40多个国家都受其控制。玄奘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西突厥的国都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附近),这里后来成为唐帝国重要的边防城市,在玄奘经过此地后的300多年,一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出生在这里。在玄奘到达的时候,碎叶城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土城,还比较荒凉。他在这里遇见了正在打猎的突厥可汗和他的骑兵部队。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2022年9月9日
李白(701—762)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卓越的诗人之一,被后人称为“诗仙”。他出生于碎叶城,作为最早的“蓉漂”迁居到四川。他才华横溢,诗歌风格豪放洒脱,想象丰富,善于从民歌、神话传说中汲取素材,形成一种特有的瑰丽绚烂的风格。他曾经在唐都长安居住,得到唐玄宗(685—762)赏识,但后来又被迫离开长安。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漫游中度过的。生性嗜酒,过得潇洒,我在想李白是怎样从碎叶来到中原的呢?他的交通工具是?他要不要翻越托木尔峰呢?
可汗对玄奘相当好客,打猎回来,将玄奘请到他居住的大帐篷里。玄奘破例喝了葡萄美酒。玄奘稍作歇息,在可汗给他颁发护照后准备继续前进,可汗找了一位通晓汉语和西域各国语言的少年任命其为翻译官,护送玄奘到迦毕试国(在现在阿富汗喀布尔西北的贝格拉姆)。但是可汗也劝玄奘不要前往印度,理由是印度天气炎热,看我们这多凉快。玄奘拒绝了这个有趣的拦阻。
离开碎叶,途经多个(《大唐西域记》中一笔带过)小国,看地图导航,玄奘一行折向东南来到葱岭(帕米尔高原),从玄奘行进的路线图上可以看出,他们其实绕了一个大弯,他们翻越冰山到西突厥去的时候,曾走过它的东北边,现在则准备经过它的西边到印度去。这一段路仍然山深路险,积雪很深,一连几天都看不见人烟。一路艰险吃尽,玄奘一行来到有突厥士兵把守险要的隘口铁门关(现乌兹别克斯坦的德尔本特古城和要塞),这里玄奘出示突厥可汗颁发的护照之后,顺利通过了关口。
迄今为止,最可能让玄奘丢掉性命的有这几处:1、胡人石槃陀要杀他;2、莫贺延碛戈壁荒漠差点渴死;3、离开龟兹路上遭遇强盗的可能劫杀;4、翻越阿克苏北部边境冰山危险至极;其他多是遇到善良人和贵人相助,我也相信了古代的中国是美好的。
从西突厥的铁门关往南到北印度边境为止,现在版图属于阿富汗,古代则叫吐火罗国。在玄奘经过时,那里分布着许多国家和部落,当时每一个地理区域都是上演着“春秋战国”,小国林立,印度也是如此。吐火罗国其中有一个叫活国(阿富汗北部的昆都斯附近),国王是突厥可汗的大儿子呾度,呾度的第二任妻子是高昌国王(今吐鲁番)的妹妹,吐鲁番的姑娘嫁的是真远呀,呾度看来是喜欢汉族姑娘。
玄奘献上高昌国王麹文泰的亲笔信,然麹文泰的妹妹高昌公主已辞世,呾度自己也正在生病。呾度听说玄奘从高昌来,又看到书信,想起亡妻,与儿女等人不禁哭了起来。他请玄奘留下来,等他病好之后,承诺要亲自送玄奘到印度去。于是玄奘就在活国停留下来。
古代每一场战争都是因为皇帝的宝座和至高无上的权利,为了这个位置不惜父子相残,母子相残,甚至兄弟相残。为了所谓的皇权人们不惜牺牲一切,甚至撕下那文质彬彬的伪装,只留下一副残忍无情的躯体,为的就是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帝。
先有春秋时期商臣逼自己的父亲楚成王自杀;蔡国太子姬班杀死父亲国君蔡景候姬固;公子章赵惠文王将父亲赵武灵王活活饿死。后有太子刘昭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刘宋文帝刘义隆;清河王拓拔绍杀死了父亲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杨广谋杀隋文帝杨坚………..李世民更是弑父杀兄,他的父亲叫李渊!朱友珪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后梁皇帝朱温;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儿子再可以看看,父亲们成了孩子的刀下之鬼。
曾有云: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二者都是为了获得权力。
玄奘在吐火罗疆域的活国驻留期间,也发生了一件令人惊骇的宫廷惨剧:
杀人者:呾度和前妻的儿子A;
被杀者:活国国王呾度;
手法:毒药毒死;看宗教信仰,突厥人的信仰也是不能荼毒生灵的拜火教呀!
原因:A与呾度第三任年轻妻子B通奸。
结果:A当了活国国君,B成了他的王后,按照突厥人风俗也是如此,父亲死了,儿子可以迎娶自己的后母。如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些民族的婚姻风俗,会让你大跌眼镜,此处不展开。
活国令人惊骇的宫廷惨剧详细描述一下:呾度新娶的王妃比较年轻。他在迎娶高昌公主之前还娶过一个妻子,他与这个妻子所生的大儿子与年轻的王妃私通,用毒药害死了呾度。呾度死后,高昌公主所生的儿子年龄还小,于是大儿子就当了国王,并按照突厥风俗,娶了他的后母。因为活国发生了这些事情,玄奘就在那儿停留了一个多月。玄奘去见新国王,请求给他换一些马匹,并委派使臣带路,以便继续前往印度。
新国王A指引他去活国所控制的一个小国缚喝罗国(在现在阿富汗的马扎里沙里夫以西),说那儿北临阿姆河,佛教也很发达。正好有几十个缚喝罗国来的僧人要回去,他们告诉玄奘,从该国到印度另有好走的大路,不必再绕回活国。于是,玄奘便到了缚喝罗国。
之后辗转玄奘来到了印度那烂陀寺,玄奘上演的是第四幕在天竺,《西游记》里杜撰的大雷音寺,故事就此打住,算做自己疫情下静默期间的一个西域神游。
被感动了,被什么感动?一个人的信仰!
总结一下,最可能让玄奘丢掉性命的有这几处:
1、胡人石槃陀要杀他;
2、莫贺延碛戈壁荒漠差点渴死;
3、离开龟兹路上遭遇强盗的可能劫杀;
4、翻越阿克苏北部边境冰山危险至极;
还有一次当属在印度北部,也是遭遇强盗,准备加害玄奘时,狂风大作,强盗们认为是得罪了天神,玄奘得意幸免。《西游记》里强盗们变成了一个个要吃唐僧肉的鬼魅。
玄奘西行东归路上多是善良人和贵人相助,我也相信了古代的中国,古代中国的邻邦是美好的,善良的人还是多。
关于玄奘的运气:
第一次运气长安霜灾得以溜出长安;第二次运气莫贺延碛里老马发现水源;第三次运气离开龟兹遇到强盗其内讧得以逃命。
.............
后来玄奘归来自己口述取经途中的见闻,他的弟子辩机整理完成了《大唐西域记》中有精彩记述。建议大家阅读一下我正看的这部奇书,1300多年前真实的玄奘西天取经的真实形象,一定会呼之欲出,且感悟良多!
玄奘西行:宁可西行而亡,绝不东归而生!这是一种对佛法的坚定信念,这是一种来自他本身的天性!
回到中国之后,玄奘最关注的还是翻译佛经的事业。直到去世为止的约20年时间,他几乎都在带领学生们从事翻译工作。他有计划地翻译带回的佛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也为印度保存了珍贵史料。他治学的态度非常严谨,由他拟定的分工合作的翻译程序多达十道,保证了译文的高水准。他花了两年多时间译出篇幅很大的《瑜伽师地论》,将它献给唐太宗。唐太宗赋781字序文作为所有经书的总序。
这位西天取经的中国僧人坚持信仰、高尚勤奋,为了理想而远赴印度取经,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和文化遗产。正如拉德利西南所著《印度与中国》——“在到过印度的许多中国人之中,玄奘无疑是最伟大的一个。他是中印文化合作的象征。”
去西安的你可能必去大雁塔,但是位于西安城南的长安区的兴教寺你可能会忽略,这里是玄奘的长眠之地,公元664年,玄奘圆寂后葬在西安城南少陵原,此处修建五层灵塔,因塔加修了寺庙一座,唐肃宗题名为兴教寺。
群内好友,至于玄奘的第五幕归故里——《大唐西域记》翻开阅读便是..........
本文字数15900余字,感谢阅读。祝愿成都大安,四川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