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上海第一高楼世界排名:上海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建成

上海第一高楼世界排名:上海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建成这些摩天高楼的亮相,离不开中国超高层建筑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发展。上天入地的建筑技术突破走出轨交12号线国际客运中心站,仰头就可望见白玉兰广场,塔冠酷似皇冠,主体建筑表面呈现深蓝色波浪条纹,由钢结构蜿蜒而成。作为北外滩未来商业核心区地标建筑,白玉兰广场项目占地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其中地下16万平方米、共4层,将分别与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和12号线国际客运中心站南北相连;地上26万平方米,包括一座66层、高320米的办公塔楼,一座39层、高172米的酒店塔楼和一座47米高的展馆及酒店、商业裙房,是集办公、酒店、商业、车库等多用途的综合开发项目。那么,“浦西第一高楼”能为这座城市增添什么分量? 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定义,住宅建筑超过10层,以及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超过24米,被称为高层建筑,而高度超过100米的民用建筑被定义为超高层建筑。如今,不少城市的大量住宅楼高度

上海第一高楼世界排名:上海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建成(1)

坐落于虹口区北外滩的白玉兰广场与浦东新区陆家嘴的上海中心、东方明珠等超高层建筑隔江相望。沈春琛傅国林摄

■本报记者 史博臻

今后,浦西的制高点就是它! 昨天下午,记者登顶业已竣工的申城“浦西第一高楼”———北外滩白玉兰广场,站在66层楼顶的停机坪上,与浦东新区陆家嘴的上海中心、东方明珠隔江相望,细数黄浦江上的百舸争流,感受浦西民居的市井气息。今年6月,白玉兰广场的酒店和办公楼率先交付使用,配套的商业设施将于明年投入运营。

上海第五幢超300米摩天楼

走出轨交12号线国际客运中心站,仰头就可望见白玉兰广场,塔冠酷似皇冠,主体建筑表面呈现深蓝色波浪条纹,由钢结构蜿蜒而成。作为北外滩未来商业核心区地标建筑,白玉兰广场项目占地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其中地下16万平方米、共4层,将分别与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和12号线国际客运中心站南北相连;地上26万平方米,包括一座66层、高320米的办公塔楼,一座39层、高172米的酒店塔楼和一座47米高的展馆及酒店、商业裙房,是集办公、酒店、商业、车库等多用途的综合开发项目。

那么,“浦西第一高楼”能为这座城市增添什么分量? 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定义,住宅建筑超过10层,以及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超过24米,被称为高层建筑,而高度超过100米的民用建筑被定义为超高层建筑。如今,不少城市的大量住宅楼高度都已超过100米,人们仿佛也过了只为大楼高度而兴奋的时代。追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地少人多,向空中要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纷纷建设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不少国家具备了建造摩天大楼的技术能力和经济实力,作为特大型城市,拥有几幢能够提升城市功能的标志性建筑已是常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幢拔地而起的建筑,更是区域发展的一座地标。

目前,上海拥有五幢超过300米的摩天楼。三幢在浦东新区陆家嘴地区,即420.5米高的金茂大厦、492米高的环球金融中心和632米高的上海中心;两幢在浦西,即总高度333米的上海世茂国际广场和建筑高度320米的白玉兰广场,后者因不含顶部天线等各类设施的裸高优势,故而问鼎“浦西第一高楼”。

上天入地的建筑技术突破

这些摩天高楼的亮相,离不开中国超高层建筑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发展。

据北外滩白玉兰广场施工总承包上海建工一建集团相关人士介绍,该工程的施工条件可谓“四处夹击”———建筑超高,为混凝土超高泵输送带来难度;基坑超深,开挖深度达21米;体积超大,北邻地铁、东近变电站和新建路越江隧道、南靠百年历史保护建筑“红楼”和“海员医院”。凡此种种,考验着总承包、总集成管理能力。

上海建工集团拥有上述五幢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经验,既有一脉相承的技术路线,又有独创性开发。在白玉兰广场的建设过程中,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沿用了此前在上海中心取得成功的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技术,不用脚手架,通过钢柱筒交替支撑液压爬升,为直上云霄的超高层施工创造了近似地面的作业环境。在工程前期,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等信息化技术设计、制造,整体钢平台实现了标准化、模块化,促进了钢材的循环使用。

上天的问题化解,入地的戏码更有看头。先挖基坑,再一层层往上盖楼,这是大多数人眼中的高楼建造方式。而白玉兰广场的建造方式采用逆作法,打破人们的传统观念,利用地下室的楼盖、梁、板、柱、外墙结构作为施工的支撑结构,从上至下建造,确保建筑基坑变形小,对相邻建筑物影响小。同时,为抑制软土深大基坑的滑移,基坑被分成8个区作业,以此化整为零。根据功能划分,地下一二层将建成商场,地下三四层是拥有1400多个车位的车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