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乡的年味潮起来:浓浓的亲情融进热闹的年味里
让家乡的年味潮起来:浓浓的亲情融进热闹的年味里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送上天。小年过,春节到。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就在眼前。小时候,总是盼过年,因为可以穿新衣,吃糖瓜、放鞭炮,可以肆无忌惮地和小伙伴们玩到很晚都不被责骂。好!母亲爽快地答应了。将母亲接来与我一起生活已是第二个年头,前一阵时间,小弟与二哥总喊着要将母亲接走,可因为母亲的身体状况不佳,我一再婉言说服他们,最终,母亲还是留在了我的身边。之后,在母亲面前我笑着说:“每年都是我回哥嫂家去看您,今年也让他们回回娘家,顺便把我也看看好不好?”母亲笑着说:“好,谁让我就你一个闺女,那就让他们来看你吧!”。有了母亲这句话,我老早就开始计划今年要做些什么。没想到,公婆比我想得还周到,早在半个多月前就将要煮、要卤的肉类物品给我准备妥当,并一一做了交代,让我好生感动。于是,我在母亲面前承诺,今年所有煎、炸、卤的事,全部由我来完成,她老人家只做现场指导就好。
浓浓的亲情融进热闹的年味里
来自中财论坛
文/云馨;欢迎关注中财论坛
不记得从何时起,自己慢慢淡漠了过年的环节,那浓郁的年味究竟还剩多少,相信谁也说不清。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是喜欢回忆早年间的春节,儿时虽然贫寒,但在清贫中创造的每一份快乐都值得拥有,现在回想起来,都令人回味无穷。
将母亲接来与我一起生活已是第二个年头,前一阵时间,小弟与二哥总喊着要将母亲接走,可因为母亲的身体状况不佳,我一再婉言说服他们,最终,母亲还是留在了我的身边。之后,在母亲面前我笑着说:“每年都是我回哥嫂家去看您,今年也让他们回回娘家,顺便把我也看看好不好?”母亲笑着说:“好,谁让我就你一个闺女,那就让他们来看你吧!”。
有了母亲这句话,我老早就开始计划今年要做些什么。没想到,公婆比我想得还周到,早在半个多月前就将要煮、要卤的肉类物品给我准备妥当,并一一做了交代,让我好生感动。
于是,我在母亲面前承诺,今年所有煎、炸、卤的事,全部由我来完成,她老人家只做现场指导就好。
好!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送上天。小年过,春节到。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就在眼前。小时候,总是盼过年,因为可以穿新衣,吃糖瓜、放鞭炮,可以肆无忌惮地和小伙伴们玩到很晚都不被责骂。
记得小时候,小年刚过,左邻右舍的人们都开始忙碌,东家蒸馍、西家炸油果,你家缺人手,他家的大婶就会过来帮忙,欢笑声一片,好不热闹。大院里到处飘散着食品的香气,香味跑到哪里,我们就追到哪里,根本不用害羞,总能讨到一口吃的。当母亲的身影在炉火开始忙碌时,我们馋涎欲滴的目光也被直直地勾走了。也不知母亲是原本在家乡就会做那些好吃的食品,还是到新疆后她现学的。母亲灵巧的手总能给我们做出许多美味来,香喷喷的客家酿豆腐、软糯香甜的年糕、各种花样的油炸果子、洋芋丸子等,让我非常佩服母亲的手艺。每当那些小食品一出锅时,我们都会忍不住将一双小脏手伸过去抓一个放在嘴里,然后在母亲温和的笑骂声中飞入院中,还不时地将那些食品悄悄拿了在大院的小伙伴中去炫耀,那种快乐与惬意至今还在心中荡漾着。
后来,我也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每到春节时,习惯了由公婆去准备年货。家里制作这些食品之事根本不用我去费心,全部都是大姑姐夫在忙碌,他总是把公婆家,还有我们这些兄妹们春节所需的吃食都准备的妥妥当当,从来不让我们费神去做。只要东西做好,他就会挨家送来,我们也吃得心安理得。可惜这样的好人却英年早逝,好多年前就离开了我们。
过年前要准备做的事很多,是最辛苦的。因为忙于上班,每周也只有一个休息日在家,母亲就帮着在家里擦擦洗洗,一连忙了两个休息日,将公婆与自己家中的窗帘、被套等都清洗完之后,我就进入了制作食品的环节。
知道自己是半路出家,厨艺不精,即便如此,我还是尽心尽力地做着。不图别的,只为有个年的气氛,让家中老人心中得以安慰,全家人一起能过个好年。足矣。
在母亲的指导下,调馅、拌料,准备食材,我一步步地操作着那些煎,炸,煮各式样的小吃,每天一个花样,越做越开心。一直在单位忙碌,很少顾及家中之事的先生看见笑骂道:“傻老婆,今年的冬天又不冷,你做那么多东西干什么,不怕坏啊?”,我头一扬,眼晴一瞪说道:“少管,我吃不了还不会送人啊,真是瞎操心!”老公再也没敢吱声,任由我在厨房里折腾了。
因为由母亲做现场指导,我在制作那些食品时也逐渐得心应手,知道我忙于工作,母亲就主动担任了送货大使,将做好的食物亲自给公婆家送了去,婆婆自然欢喜的很,两亲家坐在一起,更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那年的年三十,多了母亲一起吃年夜饭,还有难得回家过年的小姑全家人,给多日来因病痛折磨而没有笑容的老爹增添了不少精气神。年迈的婆婆更是笑逐颜开,拉着母亲的手,姊妹长姊妹短的叫个不停,惹得几个孩子们更是疯闹着不止。在家人们轻松的话语中,浓郁的年味溢满胸怀,快乐着、幸福着,或温馨,或热烈,由浅入深地慢慢萦绕在每个人的身心,久久挥之不去。
可惜,有母亲一起陪伴着的春节,却是掐指可数。好多年份,都会打电话向母亲问询制做年货之事。想家的感觉是幸福的,也是酸楚的。不知不觉,母亲过世已八年之久,没有了母亲,也就没有了家,我这个娘家大小姐,变成了哥嫂们的亲戚,想家、念家的情怀就成了生命中永远也诠释不清的一段乡愁。
犹记得那年年二十九的夜晚,原本说好不回家过年的小侄女打电话过来说,他们年初二的时候来看望母亲,叫我多准备些好吃的,我一听,心中窃喜,一脸坏笑地冲到母亲休息的屋里嚷道:“老妈,准备好吧,鬼子要进村扫荡来了……”母亲听后开心地笑道“让他们大胆过来吧,我们都准备好了!”望着母亲满头如雪的白发,心中升起一份感动。母亲在,家就在,兄弟姐妹的心也就连在一起。
那个夜晚,母亲睡得很安逸,很踏实……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