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比你层次高的人愿意和你相处:都不希望你过得比他好
一个比你层次高的人愿意和你相处:都不希望你过得比他好这是一个趋利避害的心理活动过程。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圈里,如果生活水平处于中下层,他就会刻意躲开那些比自己拥有得多的人。你没有错,他们也没有错。当然,一定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我遭遇困难的时候,朋友都在倾力帮我?很简单,因为你困难了,你没他过得幸福,他愿意去帮扶你。在他眼里,彼时的你,是个弱者。相反,如果有一天你发达了,哪怕你很念恩情,试图回报,你会发现,你之前的朋友都在有意无意疏远你。
点右上角关注我,共一场人间烟火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幸福是比较级。
我比你有钱,我就更幸福一点;我比你房子大,我就更幸福一点;我孩子比你孩子成绩好,我就更幸福一点。
所以,成年人的友情,往往更像是泡沫,一刹那花火。
当然,一定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我遭遇困难的时候,朋友都在倾力帮我?
很简单,因为你困难了,你没他过得幸福,他愿意去帮扶你。在他眼里,彼时的你,是个弱者。
相反,如果有一天你发达了,哪怕你很念恩情,试图回报,你会发现,你之前的朋友都在有意无意疏远你。
你没有错,他们也没有错。
这是一个趋利避害的心理活动过程。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圈里,如果生活水平处于中下层,他就会刻意躲开那些比自己拥有得多的人。
这也不是自卑,而是处在同等生活水平的人中间,他会觉得舒服,没有压力。
所以,世上大部分人都贪图安逸,不思上进,因为优越的环境,会让他没有存在感。
人,也只有放下这些虚荣,才能真正过得好。
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闺蜜,好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的衣服可换着穿,去哪里都是手牵手,她可以在食堂为我霸占座位,不惜和别人吵架,买什么东西一定会带给我一份。
然而大三的时候,我谈恋爱后,她就疏远我了。
正常人的思路,一定会觉得,是我的男朋友抢了她的女朋友。
实则不然,因为怕她孤单,所以我把更多时间都留给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照顾她的情绪。
可是,她依然会故意躲开我,为此还调了宿舍,去食堂吃饭,再也不会跟我坐在一起了。
当时我很伤心,也不知其中的道理,但当我大四失恋时,我们又成了最好的闺蜜,她怕我不开心,想着法的逗我乐。
其实,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感情挺脆弱的,只要中间出现一个男人。
比如电视剧《奋斗》里的夏琳和米莱,原本她们才是最好的朋友,陆涛夹在中间横生枝节,这段友谊也就走到了尽头。
不仅如此,在职场中,女人和女人之间的情谊会更虚幻,不涉及利益还好,总能和平相处,一点有利益竞争,这种和气会立马被打回原形。
更让人费解的是,女人也会吃女人的飞醋,比如,如果你和一个女孩子关系非常好,后来你又认识了另一个女孩子,和她走得比较近,那么你们的友情可能就在这里出现了裂痕。
归根结底,其实你的朋友,几乎很少有人真心希望,你要过得比他好。
在这一点上,我是有证据的。
嫉妒,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的产生,更多是源于自己不如别人而使自身优越感、竞争力等减弱或丧失。
并且,嫉妒分为理性和非理性的。
比如说,你的朋友,他希望你过得好,但不希望你过得比他好,这是理性的。
还有一种是,单纯的见不得别人好,这是非理性的行为。就像网络上我们常见的“喷子”、“键盘侠”,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们在生活中的不如意。
所以,他们才是更值得同情的人,也是弱者。
而朋友,是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需要维护这样的感情,并且,我们自身也可能存在这样的心理。
常见的,我们都会攀比,办公室里的同事都换了新手机,你就会想,要不也换一部吧!
可如果大家都不换,你也会觉得,我现在这个用得挺好,换新的还得不少钱呢。
这种思想行为,就是我们不想落后别人太多的原因,同样,存在感和幸福感,也都是从这里来的。
这样好不好呢?
答案是肯定的,不好。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是要源于内心对一件事物定义的价值。
那些通过比较得来的幸福,会随着对方的提升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不快,甚至痛苦。
友情是比较难得的,尤其成年人,都说逢人只说七分话,不可全交一片心。
在社会上打拼几年以后,都会不自主地学会自我保护,因为人与人之间,开始有了利益的纷争。
换个角度看,为什么网友和网友之间的感情,会比较纯粹,什么知心话都可以说?
因为陌生,所以安全,更触及不到利益共同点。
但在现实世界里,大家都会有防范之心,很难再遇到知音知己。有时候你会发现,那些与你相处好的,反而是点头之交,萍水之缘。
所以我们基本可以下结论,你认为好的朋友,其实关系并没有那么瓷实,也许还很脆弱。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人这一生,有三五好友,一个蓝颜一个红颜,足矣。
同时,我们要学会真诚待人,少去比较,能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绘声绘色,才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你越是爱攀比,你就越患得患失。
同理,那些把你当参照体的朋友,一定是不希望你过得比他好太多的。这样的友谊,都是纸糊出来的,经不起实质性考验。
最好的办法是,只跟这样的人如水相交,在一个安全度以内,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THE END
作者:枫小以,情感文作者,坚持写走心温暖的文字,理性看待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