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氧化应激检测手段:讲座急性应激反应的CBT干预框架与相关技术

氧化应激检测手段:讲座急性应激反应的CBT干预框架与相关技术1、情绪反应(二)应激反应新冠病毒是一个致病源,而不是直接导致各种心理反映的应激源。应激源包括新冠病毒相关的各种负面信息,及在这个情况下次生的一些应激源。次生的应激源,就是应激源导致的一些反应,比如情绪和身体的反应,这些又作为一个应激源,再引起进一步的反应,形成了一个滚雪球式的更强烈的刺激。

为了让大家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增加知识储备[2] ,提升热线和网络服务的有效性,2020年1月29日王建平老师与大家分享和讨论了“急性应激反应的CBT干预框架与相关技术”。以下内容根据王建平老师培训内容缩编整理,鉴于专业伦理的考虑,本文已删除涉及临床案例和个人隐私的内容,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关键词:急性应激反应、CBT干预框架、CBT实用技术

一、 急性应激反应

识别急性应激反应相当于个案咨询过程中的收集信息阶段,具体分为明确应激源和了解应激反应。

(一)应激源

新冠病毒是一个致病源,而不是直接导致各种心理反映的应激源。

应激源包括新冠病毒相关的各种负面信息,及在这个情况下次生的一些应激源。

次生的应激源,就是应激源导致的一些反应,比如情绪和身体的反应,这些又作为一个应激源,再引起进一步的反应,形成了一个滚雪球式的更强烈的刺激。

(二)应激反应

1、情绪反应

焦虑、担心、紧张、愤怒......

目前,应急反应中占比重最大的就是各种情绪反应。情绪是第一个报警器,告诉我们身边发生了什么,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功能,但当它泛化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情绪后续的反应,多半会产生情绪驱动的行为,因为有了这些情绪,就会为了缓解情绪做出一些行为,但如果这个行为不那么有效,就会进入到一个负性循环中。比如,情绪驱动下刷手机,看各种负性信息,此时在认知上对负性信息又非常敏感,情绪并未得到缓解,而是进入到更强烈的负性情绪的循环中。

2、身体反应

(1)呼吸道:发热[3] 、咳嗽

(2)心血管系统:胸闷、心慌

(3)睡眠:入睡困难、容易惊醒、睡眠比较浅,整体上生理唤醒水平比较高

(4)其他:出汗、肌肉紧张......

3、认知反应

(1)注意力难以集中,决策困难,反应变慢,比较迟钝。

(2) 难以信任他人,悲观消极。

4、精神问题

(1)急性应激障碍

(2)急性适应障碍

(3)出现一些精神病症状

有些人的反应明显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就会出现各种精神方面的问题,甚至达到精神障碍的程度。比如,公共卫生方面的一些疫情相关应激源,就会导致急性焦虑的惊恐发作比例和症状比正常情况下高一些。当然诊断一个疾病,需要病程符合一定指标,目前处于危机时期,无法给求助者做诊断。

5、特殊警惕人群

(1)处于康复期的原有精神疾病患者

(2)年龄比较大且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这两类人群要特别小心,他们很有可能复发或加重病情。所以一定要有意识提高警惕。由于电话咨询时间较短,更会聚焦在当下,不太问既往病史,但接线员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如果遇到严重难以处理的个案,需要及时转介,寻求相关专业帮助。

二、CBT干预框架

(一)CBT的特点

1、结构化

CBT并不像一些新手咨询师以为的那么僵化,它是一个干预框架和方向,指导性很强,特别有助于新手增强信心。结构化也是保证咨询和干预短程高效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而结构的灵活运用,在熟练掌握后会做得更好。

2、循证与量化

CBT的整个干预都贯穿循证、量化的理念,CBT更关注现实,不只停在分析层面。当求助者对发生事情的解释和事实不一样时,就存在了认知工作的空间。

我们知道,影响我们的不是事实,而是我们的感觉。比如,求助者说,“这个疫情发生后,我这一周都没有睡好觉”,这是他的感觉而不一定是事实。CBT就是要让他看到事实,以及感受与事实歪曲的部分,我们通过技术让他调整过来,进而改善他的情绪。所以如果是睡眠问题,我们经常会让他做一些记录,这一周真的是一个小时都没有睡吗?通过睡眠日记一看,完全不是,这时我们就要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这就是一个循证的过程。

3、聚焦于当下

疫情当前,热线或网络咨询的时间、次数都非常有限,求助者在有限的时间里,会聚焦于他最想去询问或解决的问题,这个需求与CBT和焦点的工作思路是比较吻合的。当求助者问道,“我从哪开始讲?”CBT咨询师会回答,“就从你目前最想解决的问题,最困扰的问题开始讲,聚焦在你的当下。”

聚焦于当下不是不管过去,但过去不是重点,如果过去真是重点,在当下的过程中会反映出来。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求助者当下面对的问题,可以回到过去,但重点始终在当下。CBT聚焦于当下是横向的观点,顺着问题回到过去则是纵向的观点。

4、强调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要以科普形式进行,即把求助者的问题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听得懂的方式,给他们讲清楚,让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做了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心理教育在CBT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在医院工作,精神科医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做系统心理治疗,这时能做好心理教育已经非常好了,如果能再结合一些CBT工具就更好了。

5、工作联盟

工作联盟对于CBT来讲是基础,它不完全等同于咨询或治疗关系,咨询关系聚焦在关系和情绪层面,工作联盟聚焦在问题层面,在一个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求助者,“我们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才能共同去聚焦当下他的问题。

督导过程中发现,一些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建立的非常不错,治疗效果却迟迟看不到,所以说工作联盟关系的建立是需要渐进的。

(二)CBT工作的原理

为了更好的建立工作联盟,要让求助者知道我们用了什么技术,并用他生活中的故事让他明白。工作联盟的建立意味着求助者在咨询室内外都会努力,这样才能达到短程、高效、快速的效果。任何一个原理如果太复杂,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学习成本就会增加,这不利于咨询联盟的建立。

1、三角形

氧化应激检测手段:讲座急性应激反应的CBT干预框架与相关技术(1)

3、刺激事件

在三角形或菱形外增加一个圆圈,代表外界发生的刺激事件刺激事件引发了这个三角形或菱形的反应。

氧化应激检测手段:讲座急性应激反应的CBT干预框架与相关技术(2)

氧化应激检测手段:讲座急性应激反应的CBT干预框架与相关技术(3)

4、 原理启发

(1)无论三角形或菱形,各个变量都是相互联系、非割裂的,它们构成了一个系统;

(2)在这个系统里,任何一点改变,都会发生系统性的改变;

(3)要根据求助者和其问题的特点,选择一个突破口去工作。

当改变了认知,他的情绪、躯体症状、行为会不会变呢?反过来说,如果改变行为,那情绪是不是会发生改变?我们要用求助者喜闻乐见和听得懂的方式,把基本的原理植入到他的生活和他遇到的问题当中去,这就形成了工作联盟。所以要选择一个关键的、可以工作的点,只要这个点变好了,其他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这次疫情很多人躯体症状比较明显,但这一定是导致他惊恐或恐慌的直接应激源吗?不是,实际上是他对自身出现的躯体症状的一个解释,导致了他的恐慌。这个事件本身当然对我们有压力,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导致了一个与大多数人都不一样的反应。

(三)恐惧焦虑情绪的虚假情报原理

1、假情报:“纸老虎”当成了“真老虎”

当有现实刺激时,我们出现任何一个情绪或身体的反应,都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有些人与大多数人的反应不同,出现了过度恐惧和持续时间较长的焦虑呢?实际上这些人出现的身体症状,是在他们接收到负面信息后,把“纸老虎”当成了“真老虎”,形成了假情报,并不断向大脑传送,致使他们维持在比较高的焦虑、恐惧当中。

(1)启动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肾上腺皮质):继而出现“战”或“逃”的反应

(2)启动ANS轴(自主神经系统,多半分布在我们的内脏):继而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等一系列的身体反应

就是由于这些虚惊的反应,导致我们强烈的恐惧

2、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增强辨别力

(1)学习传染病相关知识

对于疫情中求助者出现的是真情报还是假情报,我们需要有辨别力,这就要储备一些传染病等专业医学知识,并聚焦到与现在新冠病毒相关的一些特点上。

(2)合理认知新冠病毒,与其他病毒对比区分

对新冠病毒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认知。并与SARS、流感病毒的特点有所对比和区分,可以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给求助者。

(四)急性应激反应的刺激反应模型

急性应激反应的刺激反应模型中有一个简单的表格——ARC表。ARC表在恐惧/焦虑问题中是很常用且非常有效的。通过这个表让求助者明白,他在做什么?接受了什么样的刺激?出现了什么样的反应?行为反应的结果如何?进而增加对自己的理解。

A-刺激,R-反应,C-结果。其中,R的反应包括认知、情绪、躯体、行为。

氧化应激检测手段:讲座急性应激反应的CBT干预框架与相关技术(4)

当求助者情绪、痛苦非常多,无从下手时,就可以通过这个表格,把它一个个分割开来,分别放在相应的格子里,再看一下它们相互之间是一些什么样的关系,就可以将问题摘出来,进行逐一击破

在格子里我们会发现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如,焦虑升级、恐惧升级,睡眠不好,容易发脾气,影响到人际关系等,或者是不断的去医院,刷手机。这个表格可以让求助者看到他所做的是怎么样的,这样他就清楚了谁是因谁是果,是怎样的关系,也就明白了怎样能够从一个环节去突破,去切断。

三、相关技术

CBT的技术非常多,不管是什么流派、理论取向、风格都可以按需使用CBT的技术。

(一)正常化

在危机、危险、灾难的现实刺激下,出现一定程度、一定时间的反应都是正常的,但比大多数人的反应更强烈,持续时间更长,就超出了这个正常的范围。如我们面临疫情时出现的应激反应,首先我们就要给求助者一个正常化,共情到他,让求助者感觉到一个安全和温暖的支持和理解。[4]

在做正常化的时候,为了让求助者感受到共情,我们同样需要储备、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它们的意义在于:

1、学习针对疫情学习流感病毒、新冠病毒、SARS病毒相关的医学知识。从而让求助者感觉到你的专业性和稳定性。

2、学习心理评估和诊断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提高效率。无论做咨询,还是做治疗,心理评估诊断这些基本知识、训练、能力都是需要的。

3、熟悉这次疫情独特的、常见的一些反应,以便在正常化过程中做出恰当的反应。

(二)行为激活

行为激活是CBT心理治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简单的概括就是“你不动,我让你动起来”。因灾难、危机、丧失出现应激后,首先要做的是尽量保持惯有的生活结构,尽量保持危机发生前的生活规律。

疫情的出现,打破了我们生活的常规和结构,导致了部分人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的紊乱和失调,尤其对弹性较小、恢复力较弱,或原有身心疾病的人影响更大。多年来的生活结构、习惯,对我们来说是安全的、熟悉的,不构成额外压力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更加可控的。所以生活结构、生活规律的保持,是维护心理健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比如,求助者的亲人去世了,我们不能让死去的人活过来,能做的,是尽量想办法提醒求助者、帮助他恢复丧失和危机之前的生活结构,这个方面非常重要。

用行为激活恢复紊乱的生活结构,可以借助于CBT的日行安排技术(也可以安排一周的时间)。把一天的时间分成段,然后把活动放进去,建议步骤如下:

1、 确定起床、睡觉、一日三餐的时间

这个时间要尽量的靠近或接近危机发生前的时间。

2、 列一个活动清单

原来上学、工作、做家务等,都比较规律,现在这个规律被打乱了,定好的旅行计划不能去了,看电影不能去电影院了,假期也延长了。面对这些不可抗因素,怎么去安排好呢?

选择一些活动,这些活动要同时具备两个指标:

(1)可以带来愉悦情绪的活动,愉悦不局限于结果,而是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就能感到快乐、感到愉悦;

(2)方便做、可以控制,也就是你想做就能做。

如,想整理照片,拿起来就能开始;想整理一下书架,起身就能开始。这都属于愉悦并可以掌控的行为。有人说,最愉快的就是能够到月球上去玩,这个愉快的程度可以达到100分,但上月球不是想去就能去的,这个活动就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3、 把符合指标的活动放到活动安排表格中相应的时间段里

时间段的长短粗细,可在工作联盟中,以求助者为中心去确定。

4、 把这个表格打印或画出来,贴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

如冰箱门是你每天要开好几次的地方,那就贴在冰箱门上,注意字不要太小。

氧化应激检测手段:讲座急性应激反应的CBT干预框架与相关技术(5)

(三)应对焦虑

1、区分有用焦虑和无用焦虑

(1)有用的焦虑

有用的焦虑是可控的,开放的。可以促使我们去做一些事情,去完成任务,达到一些我们想达到的目标,同时会提醒我们防范一些事情。比如,今天有一个重要的会议,担心迟到,这个担心就会提醒我计算堵车的时间,提早出门。中等到中等以下的情绪焦虑,对我们是有用的,过度焦虑才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2)无用的焦虑

无用的焦虑是不可控的。在面临一些重大灾难、危机的情况下,确实存在现实的情况比较恶劣、无法改变时,如果还在担心的话,这就是无用的焦虑。比如,由于担心感染,在出门乘坐公共交通时,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这个是有用的焦虑;但如果我们已经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还是非常焦虑,以至于什么都做不了,这个就是无用的焦虑。

2、学习接纳和转移注意力

学习接纳和转移注意力,不要让大脑存在太多放空,多做一些安排,通过行为激活,让大脑关注不同的事情,就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

(四)刺激控制

即便是医生,在一定程度和时间内也是控制不了疫情的,它有一个发展到爆发再到缓解的过程。为了减少刺激带来的应激反应,需要:

1、控制负面信息,增加正面信息

在大的管控方面,对刺激、应急源进行控制的办法就是控制负面的信息,增加正面信息

2、限制刺激输入

针对个体来讲,我们要限制刺激的输入,不能让大脑浸泡在负面情绪和恐惧当中。要给自己限制,如果自控力差可在他人的监督下进行限制。比如,什么时间看手机,每天看手机的时间有多长。通过这个方式,避免引发更多伤害和创伤反应。当一个人焦虑程度比较高时,他的认知决策、时间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是有局限的,所以看似很简单的方法,也是需要且有用的。

(五)忍耐不确定性

生活当中有很多事是不确定的,目前疫情扩散的范围和结束的时间都无法确定,只能根据经验去预期和推断。这种情况下,对一些情绪比较高的,对不确定性难以忍受的,对确定性要求比较高的人影响就比较大,尤其是患有广泛性焦虑的人,要帮助他去忍受,提高他的不确定性承受能力。

1、可以运用正念、放松等相应技术。

2、帮助求助者聚焦于可实施、可控的事。在生活结构、行为安排方面都聚焦在可控的方面,避免弥漫的负面状态,认为什么都做不了。

(六)问题解决策略

这是CBT中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如果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或受情绪、认知的干扰,就会导致我们问题解决比较困难。在疫情前提下,求助者的负面状态很弥漫,不知道问题该怎么办,甚至什么问题都说不清楚,这时我们给他一个思路,就可以增加一些可控感

具体有六个步骤:

1、列出问题清单并排序,选出最紧急、最想解决的问题

2、定义这个问题具体是什么

3、脑力风暴,列举解决方案。不要受限于具体问题,所有想到的解决方案都列出来

4、选择最可行有效的方案

5、实施方案

6、评估效果。效果好就继续,效果不好就返回到前面五个步骤,排查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四、给接线员的建议

(一)保持稳定的情绪,根据咨询方式的特点,向对方进行有效传递;

(二)具备基本胜任力;

(三)快速学习危机、丧失、传染病相关专业知识,储备并苦练干预技术;

(四)保持开放、真诚的心态 ;

(五)学习和训练临床评估(非诊断)等临床技能,明确疾病界限;

(六)及时督导,每天反思,熟悉转介资源和相关信息;

(七)遵循伦理守则,在专业框架内工作,不要做超出胜任力的事。

主讲人简介

氧化应激检测手段:讲座急性应激反应的CBT干预框架与相关技术(6)

王建平

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和哈佛医学院各两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精神医学医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CB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心理社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北师大“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创始人,美国认知治疗学院(ACT)Fellow (中国大陆唯一)以及ACT认证CBT治疗师,中国第一批临床心理学注册督导师、创伤治疗师。国际强迫症基金会中国联络人。

学堂君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紧急筹备开通了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在疫情期间为全国民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

心理支持热线:4001888976

该服务适用于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人群,每次30分钟左右,热线电话开放时间为每天6时至24时。

网络辅导服务:问卷星(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了解更多)填写背景信息→后台人员24小时内进行咨询师匹配(需要稍作等待)→志愿者加您的QQ或微信→线上语音沟通的心理支持30-60分钟。

氧化应激检测手段:讲座急性应激反应的CBT干预框架与相关技术(7)


主讲人 | 王建平

整理 | 丁湘子 聂熙伦

转录 | 丁湘子 邹敏

编辑 | 大大

欢迎关注头条号「京师心理大学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出品,奉献百年积淀,带你脑洞大开。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与微信后台联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