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抗日战争老兵的风采,厦门92岁抗战老兵讲述70年前难忘经历
九旬抗日战争老兵的风采,厦门92岁抗战老兵讲述70年前难忘经历就连社区工作人员听说后都大吃一惊。鲜有人知道陈定是开国大典的亲历者,“非常”。日前,在鼓浪屿内厝澳的家里接受采访时,陈定一再激动地表示:“能参加开国大典,亲眼见证新中国的成立,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令人感慨的是,除了家人外,
“非常紧张!非常兴奋!”
时隔近70年,
回忆起参加开国大典时的心情,
已92岁高龄的陈定中气十足地喊出两个
“非常”。
日前,在鼓浪屿内厝澳的家里接受采访时,陈定一再激动地表示:“能参加开国大典,亲眼见证新中国的成立,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令人感慨的是,除了家人外,
鲜有人知道陈定是开国大典的亲历者,
就连社区工作人员听说后都大吃一惊。
这“深藏功与名”的处世方式,
也与他的经历息息相关。
新中国成立前,为了参加革命工作,
他改名换姓叫陈定。
人物名片
陈定,92岁,晋江安海人,现居鼓浪屿。1944年初加入菲律宾华侨学生抗日反奸大同盟,随后加入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第三大队,曾到吕宋岛南部参与肃清日军残敌。1949年回国,曾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福建省侨办等单位工作,开国大典上在观礼台见证历史一刻。
开国大典坐在军乐队附近
军乐一响激动万分
年过九旬,陈定依然精神矍铄,只是腿脚不便、听力不好。他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里面记录着人生重要的时间节点。说起开国大典,他翻着小本子,细细回忆起1949年10月1日的难忘经历。
“那时,我在中南海工作。”陈定向记者回忆说,他当时的身份是中共中央统战部的工作人员,那天他穿着工作制服,早早随队来到天安门,坐在观礼区的前排,附近是军乐队。军乐一响,他整颗心激动得都快跳出胸膛。在他看来,参加开国大典,既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时刻,也完成了组织交付的光荣任务。
“中间那位戴眼镜的是我!”陈定拿出几张他和同事在中南海的合影,指着其中一位青年说。1949年3月,陈定作为中央选调的华侨学生,到北京参加学习培训,3个月后进入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
1949年,陈定(后排右三)作为中央统战部机要组成员与同事合影。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陈定作为工作人员参与了会议的筹备,会议最终决定国旗、国歌、首都等关乎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事宜。会后,陈定收获这次会议的纪念章,珍藏至今。
“我亲眼目睹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冲刺。”他告诉记者,新中国的成立历经艰难险阻,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的热血与梦想,“所以,在开国大典上,当听到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那一刻,忍不住热泪盈眶!”
防御敌方偷袭
他把空罐头盒撒在阵地
其实,在参加开国大典之前,陈定的前22年人生已写就不少传奇。
陈定11岁那年,随父母移居菲律宾马尼拉。他常在表哥经营的书局打杂。书局专售进步书刊,久而久之,他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菲律宾华侨学生抗日反奸大同盟,随后参加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华支”)第三大队。
陈定的儿子洪友仁说,父亲曾告诉他,在“华支”里,父亲是步兵,负责守卫炮兵阵地。晚上值班时,父亲会把空的罐头盒撒在阵地前面或绑在铁丝网上,再用绳子绑住重机枪的扳机。日本兵要是摸哨突袭,就会碰到罐头盒,发出声响。父亲听到后就立即拉绳,牵动扳机,朝日本兵开火,并提醒战友,敌人来了!
如今回忆起那段岁月,陈定还总爱提起牛肉罐头。“那味道,我现在还记得!”他说。
为了投身革命,他舍弃了家族生意和锦衣玉食;为了不牵累家人,他后来干脆舍弃原名洪宏都,用母亲的姓,改名陈定。
拒绝照顾子女就业
反而送到最艰苦的地方
与新中国风雨兼程70年,陈定始终牢记经历抗战胜利、亲历开国大典的一幕幕,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情怀,将忠诚正义刻进血脉里。
洪友仁说,他高中毕业那年,父亲负责全省侨务系统的内部招工,许多同个大院里的孩子都被分配到了机关,而他却去了华侨塑料厂,从徒工做起。“他非但没有照顾我,还把我安排到了最艰苦的地方去,我当时认为,他有点不讲情面。”洪友仁说,如今回头看,他已经理解了父亲的行为。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也继承了忠诚正义的血脉。
采访时,陈定特意穿上已经洗得很薄的菲律宾“华支”退伍军人总会纪念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福建解放60周年纪念章等荣誉勋章挂在纪念衫上,闪闪发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希望未来祖国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我盼着拿到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章的那一天,那时我97岁!”陈定说。
厦
门
政
法
投稿邮箱:xmzfwwx@163.com
厦门
平安厦门 感谢有您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来源:厦门日报(ID:xiamenribao)
编辑:叶蔚蓉 校对:王淯滢
责编:叶小佑 审核:王潇荥
编辑:厦门长安网
福建法治报新媒体中心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