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一元票据,上海票交所董事长宋汉光
深度分析一元票据,上海票交所董事长宋汉光1 2022年宏观经济展望在金融领域,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宏观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成效,全年广义货币余额同比增长9%,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3%,银行间人民币市场拆借、现券和回购合计成交1378.4万亿元,同比增长2.5%。一是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全球疫情形势仍存在很大变数,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部分地区地缘政治局势更趋复杂,对经济增长带来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长动能有所减弱。在金融领域,受经济预期修复、政策刺激力度空前和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等影响,2021年主要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呈现大幅上涨,美国股市规模增长约22.8%,欧洲主要股市涨幅均超过15%,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大涨43.8%。二是从国内看,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
尽管存在风险挑战,经济增长的均衡路径也有所调整,但要素市场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同时,宏观政策也具有较大回旋余地,工具手段丰富,利率水平适中,后续发力空间充足。
《当代金融家》杂志2022年第2期
2021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任务,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实现了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良好开局。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当前内外部风险和挑战明显增多,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临一定压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2022年一定能实现平稳发展。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据市场将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民银行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票据在支持普惠、绿色发展,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双循环等方面的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一是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全球疫情形势仍存在很大变数,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部分地区地缘政治局势更趋复杂,对经济增长带来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长动能有所减弱。在金融领域,受经济预期修复、政策刺激力度空前和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等影响,2021年主要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呈现大幅上涨,美国股市规模增长约22.8%,欧洲主要股市涨幅均超过15%,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大涨43.8%。
二是从国内看,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判断。纵观2021年,经济增长呈现阶段性特征,上半年在低基数效应和投资、出口带动下强劲反弹,下半年受疫情、稳杠杆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有所放缓。
具体到需求方面,居民对消费态度趋于谨慎,线下接触型服务业和零售业增长放缓,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前高后低,外部需求旺盛拉动出口强势增长;供给方面,能源、矿产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但随着保供稳价措施的实施,年末PPI涨幅回落至10.3%,同时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受国外产品供应中断影响仍存在一些断点、堵点和痛点。此外,个别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有序释放,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在金融领域,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宏观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成效,全年广义货币余额同比增长9%,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3%,银行间人民币市场拆借、现券和回购合计成交1378.4万亿元,同比增长2.5%。
1 2022年宏观经济展望
一是从国际看,部分国家超强力度经济支持措施的退出特别是美国加速Taper和加息预期骤升,以及疫情造成的“疤痕效应”等将对潜在产出造成冲击,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或将明显放缓,可能进一步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涨势回落、资产价格大幅震荡等。世界银行最新展望也将2022年全球增长预期下调至4.1%,较此前低0.2个百分点。
二是从国内看,经济增长面临的内外部约束及均衡路径将有所调整。第一,外需的减弱以及新兴经济体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出口产生削弱和替代效应。第二,预计上半年政策集中发力,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将有机结合,投资、消费等需求将有所回暖。第三,输入性通胀压力减小,能源等初级产品价格将进一步降低, PPI指数将显著回落,同时受需求回暖等因素影响,CPI指数将略有上升。第四,国内外经济周期、政策周期异频震动,中美利率差、汇率差或降低,资本控流出压力将有所增大。第五,在全面实施注册制等一系列改革红利和经济模式向创新型转变的过程中,金融市场将发挥更大作用。
尽管存在风险挑战,经济增长的均衡路径也有所调整,但对中央2022年提出的目标任务能够顺利达成应有坚定信心。
首先,信心源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四个必须”和五方面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问题,强调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对2022年的经济政策做出了七方面的安排部署。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也对货币政策、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落实措施。
其次,信心源于我国经济的自身韧性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超大规模的内需潜力、完备的工业体系、强韧的产业链供应链、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蓬勃的市场主体活力对经济发展形成坚强支撑。
最后,信心也源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和充足的政策空间。要素市场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同时,宏观政策也具有较大回旋余地,工具手段丰富,利率水平适中,后续发力空间充足。
1 2021年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21年12月,票交所迎来成立五周年。五年来,票据市场全面实现业务电子化、市场风险明显下降、市场生态得以重塑,规范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票据市场各项业务保持平稳增长,票据利率稳中有降,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平稳发展。
一是从市场规模看,票据市场各项业务量实现平稳增长。
2021年业务总量167.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7%。其中,承兑金额24.15万亿元,增长9.32%;背书金额56.56万亿元,增长19.84%;贴现金额15.02万亿元,增长11.93%;转贴现金额46.94万亿元,增长6.41%;回购金额22.98万亿元,增长14.98%。
二是从风险防控看,票据市场安全性显著提升。
2021年,票交所积极推动商票信息披露制度平稳落地,进一步加强了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升级票据监测预警平台,有效夯实了风险监测基础。持续完善票据账户主动管理功能,有力强化了伪假票据的风险防范。
三是从服务实体经济看,票据与企业需求契合度明显增强。
一方面,票据对企业覆盖面不断拓展。2021年,用票企业家数达到318.89万家,同比增长17.72%;企业用票金额达到95.73万亿元,同比增长15.75%。另一方面,票据市场有效服务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和导向。分地区看,2021年,东部地区头雁作用明显,全年用票金额同比增长19.23%;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用票金额分别增长9.14%和16.35%。分行业看,2021年住宿和餐饮业用票金额同比增长77.30%,增速居各行业之首;基础科学研究、医药生物行业延续上年较快增长势头,用票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9.93%和17.19%;商业服务、有色金属、建筑装修等主要用票行业用票金额同比增长16.63%。
票据市场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覆盖度看,2021年,全年中小企业用票企业家数达到314.73万家,占比98.7%;中小企业用票金额达到69.10万亿元,占比72.18%。从融资成本看,2021年,转贴现利率显著下行,带动贴现利率水平不断走低。12月转贴现、贴现利率分别为1.91%和2.09%,双双创下票交所成立以来新低;全年票据贴现利率较1年期LPR平均低100个基点,预计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过1000亿元。从使用便利度看,银票签发的平均面额80.44万元,同比下降5.83%;商票平均面额为108.57万元,同比下降12.94%。
1 2022年票据市场发展重点
票据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民银行的工作部署,结合市场运行情况和发展实际,加快推进市场改革创新,切实扩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掘票据普惠性特点,全力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发展。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培育增长新动能、稳定就业、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至关重要,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背景下,中小企业承担了较大压力。票据具有凭证法定、流动性好、变现能力强、成本低廉、使用便捷等特点,可部分缓解企业现金压力、降低融资约束、弥补信用担保不足,较好契合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短少频急”的支付融资需求。2022年,票据市场将创新产品功能、丰富业务场景、提升服务效能、强化风险防控,通过票据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服务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是推动绿色票据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在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实现我国生产生活方式平稳有序的绿色低碳转型,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2021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驶入了快车道,绿色金融在标准制定、激励政策、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另一方面,由于票据链条较长、认定标准不统一等,票据市场暂未纳入现有绿色金融体系。2022年,将研究建立绿色票据认定标准,推动票据市场纳入绿色金融体系,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进一步发挥供应链票据优势,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金融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对突出,部分供应链平台创设的应付账款电子凭证等类票据业务野蛮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为支持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票交所建成了供应链票据平台,平台签发的供应链票据可以发挥传统票据凭证法定、流通性好、融资体系健全等特点,又与链上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无缝对接,能够有效发挥核心企业信用增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稳固产业链供应链联结、缓解链上中小企业融资约束。2022年,将进一步发挥供应链票据优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四是充分运用跨境平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为促进贸易融资便利化,增强金融配置全球资源、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人民银行指导下,上海票据交易所建成了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上线以来业务开展顺利,系统运行平稳,接入范围已扩至全国。2022年,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增大,外贸型企业可能会面临信用、货币等结算风险挑战,充分运用跨境平台,将为稳定外贸、保外向型市场主体、保全球价值链稳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金融力量。
| 作者为管理学博士,研究员,上海票据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本文源自当代金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