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读鸡汤的书籍:我读阿甘鸡汤背后有残酷
少读鸡汤的书籍:我读阿甘鸡汤背后有残酷下面就有点“翻身”的意思了。阿甘卖百科全书时的领导,被他聘来当他的销售主管;橄榄球队的队友,当他的保安;饮料公司老板,给他搞研发;养猪户负责牡蛎驳船,管理船员。只要是患难时期认识的人,他都一一安排到公司任职,有的在捕捞和加工部门,有的在调度部、运输部、国际运营部……四处碰壁的阿甘回到家乡,开始捞牡蛎,小佛洛斯特也来帮忙,他们共同努力,让牡蛎涨成天价。阿甘又成了老板,还成了城里唯一的牡蛎供应大户,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疯狂招工。此后,他的人生主题就是谋生,养活自己和珍妮的儿子小佛洛斯特,给他攒钱,但儿子并不认他。阿甘去当销售,挨家挨户兜售编辑拙劣的百科全书。一次上门推销时,他无意往客户递来的可乐里倒了一些东西,可乐变得异常好喝,也正巧,这家的男主人就是饮料公司老板。老板认为阿甘能拯救当时濒临垮掉的公司,于是请阿甘回忆加入的成分。阿甘专心调制,失败多次,终于成功了。饮料公司抓住机会,开发布会造势,
温斯顿·葛鲁姆,《阿甘正传》原著作者,不久前去世。这条讯息引发网络对这部电影的热烈回顾。有消息说,20多年前,“阿甘”电影火爆后,影业公司本想趁热打铁,拍个后传,按今天流行的话来讲想“延伸电影IP价值”,创造更大的文化和经济效益。只是可惜,据说当时因为收益分账问题闹翻,电影的“后传”计划也被搁置起来。后双方稍有和解,紧接着“9·11恐怖袭击事件”又发生了,于是拍“后传”的时机便错过了。
电影看不成,但“后传”是真实存在的,温斯顿·葛鲁姆确实写过这么一本《阿甘后传》。经典作品的“后传”往往都不好写,很容易高开低走,更何况,影片对小说有过修饰美化,显得更加温情,看书可能就少了这些滋味。其实,“正传”和“后传”应该连起来看,才是阿甘完整的命运。“正传”里对美国上世纪50到70年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现,“后传”也逃不出这个框架,写的是80到90年代的事儿。
阿甘的前半生,做什么成什么,虽然智力不大够,但好像总能轻而易举成功,实在是个荒诞不经又励志温暖的人生传奇。这样的故事读起来是挺痛快,给平凡人带去幻想和憧憬,以为做大事只靠一股傻劲和运气就可达成。哪知,阿甘的后半生处处碰壁。
在“后传”里,阿甘先是经营捕虾公司失败,破产,从一个老板变成了新奥尔良一家脱衣舞夜总会里的保洁员。一次偶然机会,他得以重返橄榄球赛场。好景不长,他的挚爱珍妮去世。阿甘因此没能及时参赛,却被不近人情的老板解雇。
此后,他的人生主题就是谋生,养活自己和珍妮的儿子小佛洛斯特,给他攒钱,但儿子并不认他。阿甘去当销售,挨家挨户兜售编辑拙劣的百科全书。一次上门推销时,他无意往客户递来的可乐里倒了一些东西,可乐变得异常好喝,也正巧,这家的男主人就是饮料公司老板。老板认为阿甘能拯救当时濒临垮掉的公司,于是请阿甘回忆加入的成分。阿甘专心调制,失败多次,终于成功了。
饮料公司抓住机会,开发布会造势,哪知发布会上发生骚乱,责任被推到阿甘身上,他被通缉,不得不逃跑。逃跑途中遇到养猪户,阿甘被忽悠开始养猪。阿甘的儿子也加入进来,居然想出用猪粪在煤矿中发酵产生沼气用以发电。可惜发明不太成熟,煤矿爆炸,阿甘再一次被通缉,于是接着逃跑。
此后,阿甘不断找到新出路,又不断被卷入纷争,被人利用,因为少服了两年兵役,因为开的油船泄漏,因为各种,阿甘一次次入狱。
四处碰壁的阿甘回到家乡,开始捞牡蛎,小佛洛斯特也来帮忙,他们共同努力,让牡蛎涨成天价。阿甘又成了老板,还成了城里唯一的牡蛎供应大户,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疯狂招工。
下面就有点“翻身”的意思了。阿甘卖百科全书时的领导,被他聘来当他的销售主管;橄榄球队的队友,当他的保安;饮料公司老板,给他搞研发;养猪户负责牡蛎驳船,管理船员。只要是患难时期认识的人,他都一一安排到公司任职,有的在捕捞和加工部门,有的在调度部、运输部、国际运营部……
看来,作者温斯顿·葛鲁姆还是相当钟爱自己创造的“阿甘”,或者说,存心想让阿甘“苦尽甘来”。故事的结尾,小佛洛斯特终于认阿甘这个爸爸了,阿甘感到巨大的幸福。对他来说,人生大起大落不怕,有儿子的认可就足够了。
秦孟婷
快览
《深圳传》
叶曙明 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
本书采用报告文学的形式,透过深圳人的农耕生活、时令节俗、民间艺术等,全面介绍了深圳的地理概况、历史文化、城市精神、人文风貌等,力图再现岭南文化千百年来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嬗变过程。本书纵横古今,从七千年前深圳地区咸头岭文化写起,详述了深圳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又以改革开放为中心,通过生动而真实的人物传奇、创业故事等,深挖深圳地区的时代精神。
《深圳奇迹》
张军 主编
东方出版社
作者为复旦经济学院院长,该书从深圳的地理环境、政策支持到产业、金融、转型等,全面解读深圳的成功经验。从一个仅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化都市,深圳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在今天,“深圳经验”是否仍然具有独特价值?让我们通过这本书来读懂深圳奇迹。
《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行人文化 活字文化 编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叶嘉莹先生同名传记电影的衍生图书,影片仅有120分钟,但拍摄过程中却积累了百万字的访谈素材,本书将百万字录音稿系统整编,辅以百余张高清剧照、手稿信札,补充了因影片时长所限无法展现的更多内容,立体展现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是了解一代诗词大家,乃至百年中国、千年文脉难得的口述史料。
《别去读诗》
[美] 斯蒂芬妮·伯特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一本教人如何读诗的书,为什么要叫“别去读诗”?如果有人告诉你诗是什么、为什么要读诗或该如何读诗,通常来说,他们已经错了。诗歌不是艰涩的高门槛艺术,它表现人类共有的情感,在某个瞬间触动你的神经,给你带来如同猜字谜、缝纫、打篮球一般的快乐。从李白、莎士比亚、华兹华斯到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作者解读如何从某一个点出发理解诗歌,解锁了不同的诗歌欣赏模式。
《艺术家的永恒花园》
周文翰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国内第一本追溯近代艺术史上园林主题绘画的原创人文通识著作,呈现了莫奈、塞尚、梵高、克利姆特、吴昌硕等37位中外艺术大师笔下的近百座美丽花园,带领读者通过伟大艺术家的视角认知园林和花木之美。近200张精美配图生动鲜明地呈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如何看待园林,如何描绘园林,带领读者走入艺术史和园林史交叉的小径中进行一次美学之旅。
(整理:记者李煦)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