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走上诗圣之路:杜甫为维护自己偶像
杜甫走上诗圣之路:杜甫为维护自己偶像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杜甫在诗中所写的那样,我们今天依然知道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依然记得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依然记得卢照邻的“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对骆宾王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更是自幼熟知,而当年抨击他们的那一些轻薄富家子,都已经在历史上湮然无名了。《戏为六绝句之二》的全诗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王杨卢骆这四个人在当时开创了一代文风,那一些浅薄无知的人对此嘲笑不休,但是不管你们怎么嘲笑,等到你们的人不在了,声名也陨灭了,他们的诗歌依然会像那滔滔江河一样奔流,万古不绝。所谓王杨卢骆就是王博、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个人,他们四个人合在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的诗赋文章,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渐渐改变了南北朝时那一种一味追求绮丽的风气,让诗从满是风花雪月的宫廷,走向了辽阔的市井之间,更加注重生活的
宋朝理学家朱熹有句名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池塘中的水为何能够如此清澈,那是因为它的源头一直都有活水注入。在做学问的时候也是如此,想要真正获得博大精深的学问,那么就需要去学习前人的各种精妙之处,唐朝的杜甫对这点显然有着极其深刻的体会。
杜甫作为一代诗圣,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公认的巅峰,只有作为诗仙的李白可以与他并列。而杜甫的艺术水准也不是凭空而来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读的书足够多,那么下笔的时候自然就如有神助。
杜甫从小就爱读书,长大以后更是从来没有放下过读书,他非常喜欢读初唐四杰的诗,自己的写诗风格也受初唐四杰影响很深,在一定程度上视初唐四杰为偶像。不过在他的同时代,文坛上有一批人看初唐四杰就很不顺眼,认为初唐四杰的诗过于轻浮浅薄,没有自己这种大时代的浩瀚,于是就写诗撰文对初唐四杰进行各种批评。
眼看着偶像被一些不知所谓的人羞辱,杜甫坐不住了,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他专门写下了一首诗来抨击对手,那就是《戏为六绝句之二》,其中的一句诗更是成为骂人的千古绝唱,直到今天依然为人们耳熟能详。
《戏为六绝句之二》的全诗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王杨卢骆这四个人在当时开创了一代文风,那一些浅薄无知的人对此嘲笑不休,但是不管你们怎么嘲笑,等到你们的人不在了,声名也陨灭了,他们的诗歌依然会像那滔滔江河一样奔流,万古不绝。
所谓王杨卢骆就是王博、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个人,他们四个人合在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的诗赋文章,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渐渐改变了南北朝时那一种一味追求绮丽的风气,让诗从满是风花雪月的宫廷,走向了辽阔的市井之间,更加注重生活的真实。
这自然就引起了那些过着奢侈生活的富家子弟们的不爽,毕竟他们的生活中除了风花雪月还是风花雪月,于是他们开始抨击初唐四杰,而这也让杜甫非常不开心,大家都知道杜甫诗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沉郁顿挫,描述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受初唐四杰的影响非常大,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来抨击那些对手。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杜甫在诗中所写的那样,我们今天依然知道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依然记得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依然记得卢照邻的“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对骆宾王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更是自幼熟知,而当年抨击他们的那一些轻薄富家子,都已经在历史上湮然无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