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百年老字号羊杂汤:寻找身边的老店26年老味道
沈阳百年老字号羊杂汤:寻找身边的老店26年老味道“吃啥里面坐。”玫红色毛衣,红色围裙,红色羽绒服。如今,年过五旬的马清苗招呼起客人依旧充满热情。她说,那些当年吃过摊位上1.5元一个胡辣羊蹄、3元一碗羊杂汤的青年男女,很多如今已是退休一族。最令她难以忘怀的,是当年自家摊位周围的12张桌子全都坐满了客人,还有的客人等不到空位就站着吃,一晚上最多能卖出去500只胡辣羊蹄。年轻时的拼劲令她怀念:“每天顾不上吃饭,累到说不出话。可只要一想到‘今天又挣上钱了,离买房子又近了一步’,就不觉得饿了,力气一下子又来了。”走过路过容易错过,是这家店的真实写照。老旧门框油漆有些脱落,水泥台阶历经岁月变得坑洼,招牌也被遮挡在遮阳帘下。只有门口“咕嘟咕嘟”的大锅,散溢着热气和香气招揽着老顾客上门。从夜市摆摊到现在的小店,这家店已经走过了26个岁月。不大的招牌被三行字占得满满当当。第一行是店名“小马羊蹄小吃店”;第二行是店内在售种类“羊蹄子、牛蹄子、面肺子、羊杂汤
11月22日,马清苗给顾客端上刚做好的羊杂汤。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摄
天山网记者 余梦凡
11月22日20时,乌鲁木齐市夜幕低垂。冬日的寒风“吹快”了来往路人的匆匆脚步。在五一路小马羊蹄小吃店门口,时有驻足的身影。再次出发时,人们的手上多了一袋热乎乎的羊蹄或羊杂汤。
12张桌子天天被坐满
走过路过容易错过,是这家店的真实写照。老旧门框油漆有些脱落,水泥台阶历经岁月变得坑洼,招牌也被遮挡在遮阳帘下。只有门口“咕嘟咕嘟”的大锅,散溢着热气和香气招揽着老顾客上门。从夜市摆摊到现在的小店,这家店已经走过了26个岁月。
不大的招牌被三行字占得满满当当。第一行是店名“小马羊蹄小吃店”;第二行是店内在售种类“羊蹄子、牛蹄子、面肺子、羊杂汤”;第三行则是吸引众多食客慕名而来的重要原因——“原五一夜市小马41号”。
1995年夏天,30岁的马清苗在五一路支起了主打销售羊杂的摊位。从5月回暖到10月落雪,麻辣鲜香的夜生活点亮了五一路的夏夜,也点亮了马清苗记忆中的辉煌场景。
最令她难以忘怀的,是当年自家摊位周围的12张桌子全都坐满了客人,还有的客人等不到空位就站着吃,一晚上最多能卖出去500只胡辣羊蹄。年轻时的拼劲令她怀念:“每天顾不上吃饭,累到说不出话。可只要一想到‘今天又挣上钱了,离买房子又近了一步’,就不觉得饿了,力气一下子又来了。”
“吃啥里面坐。”玫红色毛衣,红色围裙,红色羽绒服。如今,年过五旬的马清苗招呼起客人依旧充满热情。她说,那些当年吃过摊位上1.5元一个胡辣羊蹄、3元一碗羊杂汤的青年男女,很多如今已是退休一族。
11月22日,马清苗在给熬制中的胡辣羊蹄浇汤。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摄
为一碗热辣滚烫
老顾客波拉提又来光顾,进屋坐下点餐:“还是老样子,一碗羊杂汤,3个花卷。”他环视着只有5张桌子和装修风格有些过气的堂食间:“从夜市开始吃,一直跟到这家店,我们这些老顾客都不是冲着环境来的,是为了这口老味道来的。尤其是冬天,一碗烫烫的羊杂汤喝下去,发一身汗,别提多舒服了。”
2011年,结束了16年的夜市生涯,马清苗在五一路开了这间小店。很多在夜市结缘的老顾客,有了不怕风吹雨淋的新去处。
灶台旁的马清苗手下麻利,准备着铺碗底的辅料。银白色洋葱切丝、油绿香菜切成碎,淋上少许香醋,蒜泥和胡椒再各来一小勺,最后把用料满满的羊杂汤浇在上面。
筋道的肚丝,爽口的黑肺,弹软的羊肠,脆生的心管,不同口感不同韧劲的羊杂在口腔中接连碰撞,香气充盈在唇齿之间。最过瘾的当数大喝几口汤,胡椒的辛辣、蒜泥的香辣、醋的酸爽,几口下肚,身体中的寒气已化作额头上的汗珠。
饭量好的食客还会再来一只胡辣羊蹄。小火慢炖6个小时,才能把调味的香气煮透进去,再放在店门口的锅上小火一直煨着。金红色的羊蹄被筷子一夹瞬间脱骨,无需多次咀嚼,几乎是从口中吸溜进肚的,很是解馋。
就这样,一碗羊杂汤,一只胡辣羊蹄,把冬日隔在了门外。
走得更远更长
老顾客齐小东说,这么多年,这家味道没变。
没有顾客的间隙,店员吕根会一直忙着收拾羊蹄。他站在桌边,用小刀把羊蹄甲中间的部分清理干净,把烧焦的部分都削掉。3个小时的时间,除了招呼客人,他一直这么站着。累了,就左腿搭右腿;再累了,就右腿搭左腿:“坐着干活使不上力。”吕根会说。
羊杂和羊蹄一样,好吃难清理。要忍受生羊肚浓重难闻的味道和生羊肠上的黏腻。生羊肠上的油脂要一点点撕掉,戴了手套很容易撕破肠衣,长年把手泡在清洗羊杂的凉水里,关节炎和腱鞘炎发作时痛到流泪。马清苗说,过程很辛苦,有的餐厅宁可选择进货,也不愿意自己花功夫去收拾。
去年,马清苗因为一场大病歇了一段时间。朋友劝她,不愁吃穿,又到了安享退休生活的岁数,没必要再一直守着,不如闭店退休,或者换个轻松的生意。
她没答应。生病时,一通又一通老顾客的电话让她心里暖了一次又一次。大家关心她的同时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你要不开店了,我们还上哪儿吃这一口去?”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早已住进了自己努力赚钱买来的房子。这些年积攒的客户,也已成为彼此牵挂的朋友。
“到了这个岁数,钱也挣了,病痛也经历了,坚持开店已不再是单纯为了赚钱。”趁着休息时间,马清苗通过手机蓝牙连上了音乐播放器。伴随着欢快的新疆舞曲,她对着堂食间墙上的镜子,将鬓边的头发捋到耳后:“只要能干得动,就长长久久地干下去。被那么多老顾客惦记着,是一件让人满足又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