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北极光村在哪里:漠河是鸡头上的鸡冠
漠河北极光村在哪里:漠河是鸡头上的鸡冠烟波浩渺的黑龙江从北极村边流过,黑龙江也是中俄的界江,俄罗斯人叫它阿穆尔,江对岸也有一个俄罗斯村庄。为近距离感受俄罗斯,我们乘船游黑龙江,在快接近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格娜恩依诺村时,船长交给我们几句俄罗斯人向对方打招呼和问候的话,我们招着手大声问侯,只见江边有两一男一女两个俄罗斯小孩在水边玩耍,他们也向我们挥手,给予了我们友好的回应。经过长年隔江相望的近距离的相处和感受,船长说:“俄罗斯人的素质挺高的,很有礼貌。”并指着江边一幢醒目的红房子说:“那是俄罗斯村长家的房子。”房子与其他民房相比,显得高大显眼漂亮。虽然两国居民能够隔江相望,但是不通往来,也只有通过挥手表示友好。沿着“北极点”,寻找到“鸡冠之顶”,脚踏在“鸡冠之顶”的土地上,感叹自己终于不远万里站在了祖国的最北端了。东北的炕,我们没住过,很好奇,仔细观察了一下,炕有两面是靠墙的,睡觉的一头是火墙,冬天用来烧炕用的,因是夏天不需要,
(十一)鸡冠之顶——北极村
如果把中国地图的形状比作是一只雄鸡的话,那么漠河就是鸡头上的一颗“明珠”——鸡冠,而漠河北极村就像是鸡冠之顶。
8月6日,我们到达北极村,网上联系的宾馆,原以为是集中在一起的,结果北极村都是家庭旅馆,每家的接待量都不是很大,所以我们30多人分别被分散在各个家庭旅馆中。
我们住的是一家老年夫妻开的旅馆,因标间有限,我和小荣住得的是他们家的双人大炕。老太太很热情地招待我们,并说早上听说要来客人了,早早地就将炕烧好了。
东北的炕,我们没住过,很好奇,仔细观察了一下,炕有两面是靠墙的,睡觉的一头是火墙,冬天用来烧炕用的,因是夏天不需要,火墙就闲置着;另两边不靠墙的贴有地板砖,床面用泥灰砌成,放有一块纸板。老太太说,北极村冬天很冷,时间很长。夏天时间很短,早晚温差很大,所以现在睡炕也不觉得热。我们也看了他们自己住的床,和我们平常住的没什么差别。“那你们冬天住这样的床不冷吗?”“北极村夏季是旅游旺季,冬季太冷,来的客很少。你们现在住的炕,到了冬天,就是我们自己人住了。”
安放好行旅,我们就向北极村寻找中国的最北点了。到北极村找“北”是每个到此的人都会做的事。我们沿着木质的游道一直向北,发现了很多的“北”字,有的写在树上,有的刻在石中,我们还惊喜地看到了我们襄阳书法大家米芾的墨迹,从古至今,这里几乎包揽了所有能找到的名家大家所书的“北”字。
沿着“北”字寻找到“东经122°20'43.48〃E北纬53°29'52.28〃N”的标志,旁边一块巨石上刻着“中国北极点”。在“北极点”上,我通过望远镜看到了江对岸俄罗斯岗哨和俄罗斯界碑,岗哨上有两个俄罗斯士兵,一个低着头,一个靠墙站着。
沿着“北极点”,寻找到“鸡冠之顶”,脚踏在“鸡冠之顶”的土地上,感叹自己终于不远万里站在了祖国的最北端了。
烟波浩渺的黑龙江从北极村边流过,黑龙江也是中俄的界江,俄罗斯人叫它阿穆尔,江对岸也有一个俄罗斯村庄。为近距离感受俄罗斯,我们乘船游黑龙江,在快接近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格娜恩依诺村时,船长交给我们几句俄罗斯人向对方打招呼和问候的话,我们招着手大声问侯,只见江边有两一男一女两个俄罗斯小孩在水边玩耍,他们也向我们挥手,给予了我们友好的回应。经过长年隔江相望的近距离的相处和感受,船长说:“俄罗斯人的素质挺高的,很有礼貌。”并指着江边一幢醒目的红房子说:“那是俄罗斯村长家的房子。”房子与其他民房相比,显得高大显眼漂亮。虽然两国居民能够隔江相望,但是不通往来,也只有通过挥手表示友好。
到北极村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梦想是能够看到北极光,这可是个可遇不可求的事。
关于北极光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黑龙江边上住着一对老夫妇与专门负责为西王母取水的七个小侍女赤霞、橙练、黄衣、绿玉、篮裳、青霓、紫露。据说每年夏至这一天的晚上,北极村的人们经常能看到飘舞于天空中的七彩条带,即所谓的北极光,人们说那是西王母的七个侍女又回来看望她们的爹娘来了。人们为了纪念她们,每年夏至这一天,较别的地方多出了一个节日,叫夏至节。按照北极村的习俗,这一天人们都会自发来到黑龙江边,点起篝火,边跳舞边等待北极光的出现。哪怕年年都见不到北极光,人们也仍然会到黑龙江边来,虔诚地等待女儿们回家。
北极村人说,我们来晚了,每年夏至前后,有近20小时可以看到太阳,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极昼现象,幸运时还会看到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北极光。有个北京的老太太,专程从北京坐火车到哈尔滨转火车到漠河再转到北极村,她已经在北极村待了几天了,她说:北极村的人很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宾馆每天40元又便宜,天气很凉爽,吃的又经济又实惠,反正现在是旅游高峰期,返程的票没订到,她准备在这儿呆着,边等火车站,边休闲度假,挺好的。
虽然,我们来的季节没有看到北极光,但是北极村纯纯的民风,浓郁的乡土气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我们第二天要离开时,我们住的那家的老太太依依不舍地将我们送出去老远,不停地说:“你们何时再来呀?欢迎再来。”老太太一家很勤劳,她每天凌晨1点多就要起床打豆腐,5点多老伴就将豆腐买完回家了。平时也闲不住,房前屋后的地里种有玉米、西红柿和各种菜,院边的花因日照时间长,开得又大又艳。老两口一看就是本分实在的农家人,平时只有老人和一个孙子在家,住店的游客为老人家带来了喜气和热闹,老人很体谅人,认为我们大老远的来到这里不容易,很辛苦,尽量为我们提供方便。住在老人家,我们也有回家的感觉,感觉老人是我们的亲人。出门在外,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也是一种不错的收获。(文字:风吹沙, 插图:来源网络,编辑:沙漠)你如喜欢,请于关注。原创不易,谢绝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