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莞同城规划:大湾区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莞同城规划:大湾区轨道上的都市圈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吉在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面向深圳引进科技型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促进科技成果在惠转化。今年初,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在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全市各部门各领域要以香港、深圳等先进地区为标杆,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综合成本最有竞争力、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开放新高地。放眼全国,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宁镇扬(南京、镇江、扬州),成德(成都、德阳)、厦漳泉(厦门、漳州、泉州)……同城化方兴未艾,一对对新老CP在区域合作的竞逐新赛道上奔跑。环顾大湾区,走过10年历程的广佛同城积累了探路经验,港深、澳珠合作也引人瞩目。在广东,广清一体化、汕潮揭同城化等“新星”也正在蓄力。深惠合作由来已久,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又被赋予更多新的内涵和更广阔的空间。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报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悄然迈向都市圈时代,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组成“CP”的同城化大潮席卷全国。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惠这对湾区“新CP”能否在新一轮城市竞合中脱颖而出?
日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进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建设。这为深莞惠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时间回到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现代化都市圈时代正式开启。其中明确提出目标,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
放眼全国,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宁镇扬(南京、镇江、扬州),成德(成都、德阳)、厦漳泉(厦门、漳州、泉州)……同城化方兴未艾,一对对新老CP在区域合作的竞逐新赛道上奔跑。
环顾大湾区,走过10年历程的广佛同城积累了探路经验,港深、澳珠合作也引人瞩目。在广东,广清一体化、汕潮揭同城化等“新星”也正在蓄力。
深惠合作由来已久,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又被赋予更多新的内涵和更广阔的空间。
今年初,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在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全市各部门各领域要以香港、深圳等先进地区为标杆,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综合成本最有竞争力、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开放新高地。
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吉在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面向深圳引进科技型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促进科技成果在惠转化。
站上大湾区新风口,深惠合作能否趁势而上?深惠同城应当如何作为?
近日,《南方日报·惠州观察》、南方 惠州频道联合推出“湾区争先 深惠同城”特别策划报道,深度剖析大湾区背景下深惠同城化趋势。7月19日,《南方日报·惠州观察》推出2个整版报道、7月5日推出1个整版,共计3个整版。同时,南方 惠州频道推出网络专题进行集纳报道。
此组报道通过盘点近年来深惠合作互动的现状,采访企业负责人、专家大咖等,为深惠同城化和惠州发展把脉支招、建言献策。
点击标题阅读>>>
深读|3条高铁2条城际加持,轨道上的深惠同城“未来已来”?
专访中山大学教授林江:广佛同城启示录,与深圳融合是惠州的重要出路
“深莞惠试验区”怎么建?中大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这样支招
专访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张克科:轨道交通将把深圳惠州连成一体
惠州学院教授胡瑞卿:惠州要补齐短板对接深圳创新资源
深读 | 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惠州如何向深圳借力?
独家专访!世界无人机联合会副主席为惠州无人机产业支招
【策划】柯鸿海 周欢
【统筹】周欢
【采写】周欢 刘光明宝
【海报制图】周美霞
【作者】 周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