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王家宗祠,宁波最牛祠堂之一
宁波镇海王家宗祠,宁波最牛祠堂之一烟雨朦胧中的陶公村,别有风味。陶公村一角: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忻老先生确实是一位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楷模,也是忻氏人士的骄傲,值得大家学习和缅怀!祠堂正门石柱上的楹联由甬上学者桑文磁撰写;正门的八扇屏风上,写有重修忻氏宗祠志。据悉,桑文磁老先生曾为政协宁波诗社顾问,曾任鄞县政协常委,鄞县人民政府委员,正始中学副校长等职,被学生誉为“诗书与人品并重的好老师”。老先生已于2013年过世,也是一位百岁老人。祠堂所在地陶公村为宁波市级文化名村
春节前的一个早上,闲来无事,驱车来到了二十多年前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东钱湖陶公山,又称大公。好多年没见,变化很大。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公中学旧址的东面、大公小学的南面,矗立起一座宏伟的、古色古香的建筑:忻氏宗祠。该建筑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值得一游。
忻氏宗祠又称四合堂,位于东钱湖镇陶公村许家屿,是2009年在原“亦政堂”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亦政堂是清朝嘉庆丙子年(1861年)修建的当时规模很大的一个祠堂。据悉,忻氏族人2009年为重建忻氏宗祠合计耗资约450万元。
祠堂的正大门
大门正中的金底黑字额匾“忻氏宗祠”,由当时的百岁老人、香港甬港联谊会名誉会长、“宁波帮”杰出代表忻礼轼先生亲笔题写。那位忻老先生十分热爱和关心建设家乡鄞县、东钱湖,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他多次捐款资助鄞县和东钱湖的教育事业。其中,有一个基金名称是“忻礼轼奖学、助学基金”,我当年所在的工作单位大公中学每年都有优秀学生获得奖励。他后来还出资捐建过东钱湖中学、莫枝中学的教学楼。可惜,他老人家已于2011年102岁时,在香港不幸去世。
忻老先生确实是一位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楷模,也是忻氏人士的骄傲,值得大家学习和缅怀!
祠堂正门石柱上的楹联由甬上学者桑文磁撰写;正门的八扇屏风上,写有重修忻氏宗祠志。据悉,桑文磁老先生曾为政协宁波诗社顾问,曾任鄞县政协常委,鄞县人民政府委员,正始中学副校长等职,被学生誉为“诗书与人品并重的好老师”。老先生已于2013年过世,也是一位百岁老人。
祠堂所在地陶公村为宁波市级文化名村
陶公村一角:依山傍水,风景秀美
烟雨朦胧中的陶公村,别有风味。
祠堂的后殿,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味
祠堂地理位置极佳,面朝东钱湖,背倚陶公山麓,风景秀美。整个建筑分为前、后大殿,东、西厢房,中央戏台矗立,旁边还有一排廊房。
建筑精细的戏台
戏台石柱、大厅石柱等上面的楹联都是本地名人所书。
后殿正堂一瞥
正堂的“四合堂”匾额,由金绍元先生所书,金先生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任职东钱湖镇镇长。其他柱子上的楹联亦为本地名人或其他书法爱好者所书。
祠堂的后殿、东厢房、廊房及戏台楼梯
戏台一角
祠堂西侧为原鄞县大公中学旧址,现为一家旅游开发公司所用
忻氏宗祠的西侧有一幢大楼,为鄞县大公中学旧址(大公中学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搬迁至莫枝镇,并改名为东钱湖中学)。它与忻氏后人也有着不解之缘。该大楼建于1984年,是爱国爱乡的当地港商、“宁波帮”人士,也是忻氏后人忻信来先生捐建的。据悉,这是改革开放后,宁波第一所由海外华侨捐建的教学楼,比包玉刚先生捐建宁波大学还要早。
忻信来先生捐建的原“鄞县大公中学”校牌
这座建筑的诞生,还颇有一番故事。
据说,改革开放不久的当时,因为中央还没有正式的文件明确相关新生事物,是否可以接受“香港老板”捐赠的资金建学校,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好在当时的领导处理问题比较开明和聪明,经过一番慎重研究,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国家没有规定不能干的事,先干再说”。
于是,相关部门就打了一个“擦边球”,以鄞县“侨办”的名义接受捐款,然后“侨办”再拨款建造学校。于是,其他的爱国华侨和“宁波帮”人士,也在各地纷纷仿效这种方式捐资助教,造福家乡。
不久,中央正式明确,大力支持海外的华侨华人回国内捐资助学。一时间,海外的爱国华侨华人掀起了捐资助学的高潮,国内的许多大、中、小学建起了新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建筑。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鄞县大公中学”师生及教学楼
所以,忻氏后人忻信来先生是宁波改革开放后捐资助学的第一人!未经考证,忻信来先生也极有可能是改革开放后,浙江乃至全国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国内教育的第一人!即使不是第一,也是极少数人之一,此举示范意义重大,忻信来先生功不可没!此举也是忻氏后人爱国爱乡、重视教育的赤子之心的最好见证!
照片高处正在建设中的建筑为原宁波师范学院陶公山旧址
距离忻氏宗祠北边直线距离约二、三百米处,有两座大楼正在重修,它们分别是原宁波师范学院旧址的东、西大楼。宁波是著名的“院士之乡”,沐浴着浓浓书香的东、西大楼,如今正在改建为“院士之家”,让全国的宁波籍院士从此有个自己的家。
陶公山,确实是一个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几个月之前,在东、西大楼的建筑施工场地旁边,还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有人说,是这些厚重的文化基因,孕育了包括忻氏在内的陶公山人的优良传统!
好山好水好地方,好人好物好传统!希望忻氏后人能以宗祠为载体或纽带,继续发扬前人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优良传统和尊师重教的一贯作风,生生不息,绵绵不绝!这种精神,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其他人共同学习的好榜样。
游览忻氏宗祠及周边环境后,您还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