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辣条真的比其他的辣条好吗?辣条种类那么多
卫龙辣条真的比其他的辣条好吗?辣条种类那么多 卫龙投入巨资加紧建设辣条的自动化生产线,通过更加严格的食品质量管控和机械化生产的改进,让辣条从原料到成品更加规范而卫生。同时通过和专业的第三方质检机构合作,卫龙再三保证了自己产品的安全性。这样一来,食品安全得到了极大保障,而生产的效率也显著提升了。这样的自动化生产体系为卫龙扩大生产规模也提供了极好的帮助。从2005年到2009年,卫龙走出漯河,在附近驻马店,扶沟等多地建设新的生产基地,扎根河南中原大地,不断开疆拓土。卫龙也在这一时期成为了河南省的著名品牌,可谓是家喻户晓。事实证明,卫龙的这一步走得十分明智。直到今天,河南、湖南两地集中分布的辣条厂家,依然不时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近年还被央视315晚会曝光。但是卫龙则成为了辣条界的一股清流,树立了业界食品安全的标杆,生产流程卫生透明,还经常接受省市领导视察。总体上说,卫龙无疑是当今辣条件最令人放心的品牌之一,锐意改革让卫龙一时间脱颖而出,而
辣条-无疑是我们这几代小伙伴们共同的童年回忆,林林总总的辣条品牌各有着不同的独特风味。而时过境迁,许许多多的辣条品牌淹没在时间的车轮之中,还有一些以廉价的包装,依然坚守在小卖部的货架上,命运各不相同,但卫龙似乎不走寻常路,走出了中高端辣条的新路子。卫龙是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魅力,又是经过了怎样的努力,能够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的呢?
各式辣条
说到辣条就离不开湖南省平江县这个辣条圣地。如今湖南平江甚至开办了辣条培训班,在辣条界湖南的玉峰与河南的卫龙也早已有了南玉峰北卫龙的称号。今天我们要说的卫龙虽然扎根于河南漯河,但是也与平江这个辣条的摇篮密不可分。
辣条就是平江人发明的,而它的面世却与一场严重的天灾密切相关。平江虽然拥有辉煌的历史,但是近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水运的逐渐衰落,平江也很快衰落了。
到九十年代时,平江已经沦为一个贫困县,而1998年的大水灾让平江县这个本不富裕的贫困县雪上加霜。平江县自古有制作酱干的传统,水灾让食品原料大豆严重减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传统的酱干产业面临着断源的生存危机。维持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眼看就要难保。就在这时邱平,李猛能,钟庆元三人另辟蹊径,用面粉代替大豆,结合麻辣酱干的制作方法,发明了酱干的替代品,在当时被叫做麻辣,这就是后来风靡一时的辣条。没想到绝境中的一个意外发明拯救了平江。
平江豆干
这种味道鲜辣可口的小零食,很快在当地流传开来。而且平江酱干风味独特,很多非湖南人可能吃不太习惯。而辣条的口感更加酥软,受到很多外省人的欢迎。一个叫刘卫平的年轻人也注意到了辣条这个玩意儿虽然他只有高中学历,但是他嗅觉敏锐,很快加入了制作辣条的行业。
不过平江虽然制作酱干有千年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但是到了辣条这规模却很难在平江扩大开来。因为位于湖南的平江,气候湿热,不产小麦,而辣条面筋都要以小麦为原料,这些都需要从外面进口,大大增加了成本。而在运输过程中,小麦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刘卫平很聪明,既然原料产地远,那为何还要坚守在湖南呢?不如直接去小麦产地安家,避开了竞争又节约了运费成本。坐拥原产地区位优势,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接下来的问题是要去哪,刘卫平最终选择了河南漯河。
为什么是漯河有两大原因,首先漯河盛产小麦,原料充足,其次在农业发达的基础上,漯河交通便利,物流业发达,粮食运输产业成熟,因此漯河的粮食产业化完善,是豫中南最大粮食集散转运地。刘卫平作为第一批从平江走向漯河生产辣条的开路者之一,在辣条产业已经抢占先机。
1999年,刘卫平来到漯河筹备建厂,创业初期是摸着石头过河。两年后,刘卫平在漯河市铁东开发区成功开办了平平食品厂,生产辣条等相关食品,初步站住了脚跟。要知道当时的辣条虽然都与平江有关,可是口味也是千奇百怪的,样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口感有硬有软辣味,程度各异。
早在2000年,辣条发明者的邱平就结合自己做调味师的经验,在麻辣面筋中开创性的加入适量甜味,降低辣度,让辣条为更多人,尤其是来自各地的年轻人所青睐。这样一来,辣条的辣味虽然减少了,但是接受的门槛降低了,受众更多了。而刘卫平也对此深有感触,对于自己的辣条,它也是采取甜辣结合的口味取向,迎合了更多人的口味,大大开拓了市场。
味道好,口碑棒,品牌也要够响亮平平。这个平平无奇的名字,实在不够吸引眼球。刘卫平需要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名来打出自己的辣条,经过一番思考,作为资深成龙影迷的他选择从自己的名字和成龙中各取一字,组成了卫龙这个品牌。于2003年正式更名卫龙,也正式搬入了漯河的民营工业园,致力打造以卫龙辣条为核心的休闲食品。
卫龙
不过话说回来,相信小时候吃过辣条的小伙伴们,一定都听大人们说过,辣条是垃圾食品。那辣条既然是面质食品加了调味料,为啥就成了不健康的垃圾食品了呢?
这还得从十几年前开始集中爆发的辣条乱象说起。
在2005年前后,央视曝光了辣条行业存在的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堆积发霉的食材,违规的霉克星添加剂肮脏的生产环境。
不达标的食品包装,由于长期缺位的食品安全监管,众多辣条生产厂家都存在大量安全隐患问题。由于辣条的迅速走红,一些不法商贩加入生产辣条的行列,进一步拉低了行业底线。辣条产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此集中爆发,让辣条就此跻身垃圾食品行列。
众多辣条厂家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打击,其中当然包括卫龙这个当时已经很有名气的辣条品牌。此时的卫龙和众多同行一样深陷困局。
而卫龙无疑是改正问题,迎难而上的典范,面对沉重打击,很多小厂家在无奈中依然选择走降低成本的路线,以保一时安宁。
而刘卫平目光长远,他深知食品安全问题是影响产业进一步成长的桎梏,要让辣条继续发展,必须要为辣条的食品安全证明。
卫龙工厂
卫龙投入巨资加紧建设辣条的自动化生产线,通过更加严格的食品质量管控和机械化生产的改进,让辣条从原料到成品更加规范而卫生。同时通过和专业的第三方质检机构合作,卫龙再三保证了自己产品的安全性。这样一来,食品安全得到了极大保障,而生产的效率也显著提升了。这样的自动化生产体系为卫龙扩大生产规模也提供了极好的帮助。从2005年到2009年,卫龙走出漯河,在附近驻马店,扶沟等多地建设新的生产基地,扎根河南中原大地,不断开疆拓土。卫龙也在这一时期成为了河南省的著名品牌,可谓是家喻户晓。
事实证明,卫龙的这一步走得十分明智。直到今天,河南、湖南两地集中分布的辣条厂家,依然不时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近年还被央视315晚会曝光。但是卫龙则成为了辣条界的一股清流,树立了业界食品安全的标杆,生产流程卫生透明,还经常接受省市领导视察。
总体上说,卫龙无疑是当今辣条件最令人放心的品牌之一,锐意改革让卫龙一时间脱颖而出,而卫龙的这一步也并不是就此一劳永逸的。能够在辣条界一骑绝尘,卫龙还是有很多努力的。
卫龙流水线
首先,卫龙产品丰富,种类多样,这也是建立在其众多生产基地的基础之上的。在2010年后,卫龙回归豆制品行业,开创亲嘴系列。打开了辣条发展的新路子,近年来,卫龙更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了更多新产品新系列、更多不同口味的休闲零食层出不穷。
其次,与其他众多的辣条同行相比,卫龙之所以能够在近年名气更大,其关键在于品牌的建设。最明显的一点,我们回忆童年吃过的辣条。除了卫龙之外,可能回忆出的都是棒棒鸡、大辣片之类的各种各样。但是这些往往都是让人记住了辣条的种类却忘记了辣条的品牌,而卫龙是少数者。它将卫龙的品牌名标在醒目位置,从一开始专注做自己的特色小面筋突出品牌名而非麻辣面筋。这样一来,人们对卫龙这个品牌的认知度在无形中大大提升了。这足以告诉我们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当然卫龙的品牌建设不止于此。
在打出品牌的基础上,第二步通过邀请明星代言卫龙收获了更多的关注。2010年,赵薇代言卫龙,2014年杨幂代言亲嘴系列。这些当红明星的明星效应不仅是简单的提升了卫龙的影响力,也在整个辣条市场中为卫龙系列产品起到了一定的证明和质量保证的作用。因此,卫龙在如今的辣条行业中走的无疑是中高端路线。从前几年开始,卫龙已经从曾经的透明包装摇身一变为优雅的白色。
卫龙大面筋
从小卖部进入了超市的大雅之堂,售价也不再是曾经友好的五毛钱了。但是随着价格的上涨,我们也能看到卫龙产品线的多元化进步。在线上线下卫龙的存在感也明显增强,品牌的价值在不断提升。卫龙再次很懂得与时俱进,在业内率先进军电商领域。
早从2015年开始,卫龙就陆续在天猫、京东、一号店、淘宝商城等平台入驻,分享了电商行业的发展红利。这样一来,卫龙的辣条越做越红火。不是仅仅存在于老情怀记忆中的零食,而是依然鲜活蓬勃发展的卫龙。然而尽管卫龙以食品安全著称,却也没有做到尽善尽美。
2018年8月17日,卫龙的亲嘴烧就登上过宁波市镇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黑板后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点名卫龙采用的山梨酸及其钾盐和脱氧乙酸及其钠盐属禁用物。卫龙回应称,相关产品完全合法合规,双方各执一词。
同年,河南漯河一网友称卫龙辣条火锅吃出虫子,客服却称是香茅草。最后以卫龙主动提出可以上报赔偿告终。
卫龙因为食品安全而独树一帜,品牌建设的思路也十分值得借鉴。可谓是辣条界的翘楚,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临时记忆。
不过对食品卫生上的问题依然应当提起警惕,不应忘记自己成功的原因,毕竟食品安全大于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