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花萨克斯简谱:地黄花是一把把西洋乐器萨克斯
荞麦花萨克斯简谱:地黄花是一把把西洋乐器萨克斯前些日子,我到当地的廉颇墓去采风。墓地四周长满成片的地黄花,紫红色居多。一嘟噜、一串串简直就是泡桐花的微缩版。逆光细瞧,毛绒绒的小花亮晶晶的,仿佛缠裹着一层细密的银丝线,那花朵像花伞像喇叭,摇曳多姿。据说在过去,地黄还是一种救荒的食材,《救荒本草》里就介绍采叶煮羹食或捣绞根汁掺到面里做汤饼的吃法。现在乡村的老婆婆还有采到地黄煮粥吃的习惯,地黄粥有益寿延年和美容的功效。春夏之交,远志、地黄、节节草、蒲公英在洨河堤坝上随处可见。最初认识地黄花就是那个时候,外祖父叫它老婆子喝酒。每次遇到,他都会将紫色的花朵拔下来,送到我嘴里,问我甜不甜?地黄的根,黄黄的带着丝丝甘苦味,胖胖的像大人粗大的手指。外祖父将它们挖出来带回去,说是能治病的药材,治什么病却不是我一个小孩子关心的,那时,我只惦记那花里的一兜兜蜜。写这篇文字时,我搬出了《本草纲目》之类的书籍,知道作为药材的地黄又分干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药性
树上槐花一嘟噜一嘟噜开得正热闹的时节,婀娜多姿的地黄花也悄悄地在田间地头、岗坡林间、沟渠路边开放了。在暮春的暖风里,它们像一串串美丽的小喇叭自在地摇曳。遇到这种低调的小花,我仍像小时候那样,俯下头来把鼻尖顶在花间,让那股甜丝丝的芳香溢满鼻腔,然后小心翼翼地拔下一朵,把花萼去掉,放在嘴边使劲吮吸,那香甜的花蜜就咽进口中,哪怕就这么一滴滴,也是满心的欢喜。
地黄花名字特别有意思,而且多与吃喝相关联。在我们赵县它叫老婆子喝酒,到廊坊则为老头儿喝酒,满拧。邯郸称喝酒盅,灵寿则呼蜜罐儿。正定与高邑叫法更有趣,正定叫妈妈棵,高邑唤狗吸溜、狗嗦嗦。由此可见,过去的过苦日子时,人们是多么喜欢地黄花了。可惜,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有人认识它了。
对于我来说地黄花最熟悉不过。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外祖父就在赵州桥头的大石桥卫生所当中医,那时,卫生所仅有两间房子,屋里又没有药厨,外祖父只好就将大大小小的草药包,摊在睡觉的一张床上,用毛笔写上草药的名字。有人来抓药,就将药包子解开。有人就嘲笑外祖父像集上卖菜籽的。
我小时候经常到外祖父哪里玩耍,好多新奇的草药都是在药房里认识的。随着年龄长大,我就琢磨外祖父的药房原本就是一座植物的博物院!清早或傍晚,外祖父会带我到田间寻找药材教我辨识,甚至讲一些药性,可惜我太小了根本不知道他老人家讲些什么。
春夏之交,远志、地黄、节节草、蒲公英在洨河堤坝上随处可见。最初认识地黄花就是那个时候,外祖父叫它老婆子喝酒。每次遇到,他都会将紫色的花朵拔下来,送到我嘴里,问我甜不甜?
地黄的根,黄黄的带着丝丝甘苦味,胖胖的像大人粗大的手指。外祖父将它们挖出来带回去,说是能治病的药材,治什么病却不是我一个小孩子关心的,那时,我只惦记那花里的一兜兜蜜。
写这篇文字时,我搬出了《本草纲目》之类的书籍,知道作为药材的地黄又分干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干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也是著名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最主要的成分之一。《红楼梦》中亦有宝玉为晴雯改药方加地黄的情节。
据说在过去,地黄还是一种救荒的食材,《救荒本草》里就介绍采叶煮羹食或捣绞根汁掺到面里做汤饼的吃法。现在乡村的老婆婆还有采到地黄煮粥吃的习惯,地黄粥有益寿延年和美容的功效。
前些日子,我到当地的廉颇墓去采风。墓地四周长满成片的地黄花,紫红色居多。一嘟噜、一串串简直就是泡桐花的微缩版。逆光细瞧,毛绒绒的小花亮晶晶的,仿佛缠裹着一层细密的银丝线,那花朵像花伞像喇叭,摇曳多姿。
曾有人把地黄花比作是一把把西洋乐器萨克斯,正在为春天伴奏出最美的乐章。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