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卓尼游记,卓尼人童趣里的二月二
冬日卓尼游记,卓尼人童趣里的二月二(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徐清风,卓尼县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有小小说、随笔、杂文在《检察日报》、《甘南检察》等刊物发表。等不及炒大豆彻底晾冷,我们就揣上几把放在口袋里,开始与邻家的小伙伴们竞猜大豆。先是双方用“石头、剪子、布”的方式争开局,赢得一方先躲闪着从口袋里摸几粒炒大豆捏在手心里让对方猜数,如果对方猜中了,捏在手心里的大豆就全部归对方所有;反之,就意味着输了,猜的人要按照自己报的数字给开局方如数给几粒豆子。有时候,开局方坏坏的,来个小小的恶作剧,他(她)假装手里捏了大豆让对方猜,对方不知是计,傻傻地报出个数,待人家打开手心,一看空空如也,才知中计,后悔得捶胸顿足,叫苦不迭,见到这样的场景,惹得周围“观战”的人捧腹大笑 ,前俯后仰。这是第一轮。第二轮轮到输家先开局,如此这般,反复循环。一早上下来,命中率高的小朋友,会赢上满满当当的一口袋炒大豆呢。看着人家瞬间变得鼓鼓囊囊的口袋,围
又是一年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吃炒豆,大仓满,小仓流。”每当我看到超市、商铺、街边的地摊摆满炒大豆时,我的耳边就会回响起童年咏过的这首民谣,儿时过二月二春龙节的情景随之浮现心头, 恍若如昨......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蛰龙开始活动,雨水会逐渐增多,预示着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因此,这天亦称“春龙节” 。
记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头两天,母亲提前从外面找来半篮子细沙放好备用,再把白花花的生大豆用干净的清水浸泡,待大豆泡大后捞出沥干。到二月二这天,母亲就早早起来,给我们炒大豆。她先用柴火把大铁锅烧热,再往锅里倒进细沙用铲子反复翻搅,等细沙炒热后,把泡好的大豆放进锅里和细沙混合在一起用力翻炒,不一会儿,有一粒大豆“啪”地一声先炸开了,紧接着,噼啪噼啪的一阵爆炸,大豆在铁锅里跳跃着争先恐后地炸开了,在旁边守候的我们欢呼雀跃,兴高采烈,仿佛又在过大年。随着一阵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大豆脆生生的炝活味顿时在厨房里弥漫开来。我们姊妹几个围在大锅边,哥哥姐姐忙着帮母亲往锅膛里添柴火,我和弟弟妹妹则捂着耳朵急不可待,垂涎欲滴地等着大豆出锅。看着放在锅里混在一起翻炒的沙粒和大豆,我问母亲:为啥要把这两样东西混合在一起炒?母亲告诉我:这是为了让大豆受热均匀,不至于被炒焦。把大豆和细沙混合在一起炒,大豆还会由于细沙的碰撞变得香脆松软。母亲还说:“吃了炒大豆,就要更加用心读书,热爱劳动,这样,人才能够进步,才会盼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不一会儿的功夫,看着一锅大豆都炸开了笑脸,母亲便用漏勺将大豆盛出放进筛子里,再轻轻摇动几下,残留在大豆上的细沙粒就从筛眼里纷纷往下流,这时候,一筛子黄灿灿、脆生生的的炒大豆就呈现在家人面前了。我们嘴里咀嚼着咯嘣咯嘣响脆脆的大豆,一个个都乐不可支,那个高兴劲儿,不亚于吃到了一顿昂贵而美味的盛宴。在那个在物质条件及其匮乏的年代,能吃上咯嘣脆的炒大豆就是我们难得的美味与享受。因为,在曾经那个生活困难的年代里,炒大豆这个当今社会不再稀罕的小吃食,也不是谁想吃就能随时吃得到的东西。
等不及炒大豆彻底晾冷,我们就揣上几把放在口袋里,开始与邻家的小伙伴们竞猜大豆。先是双方用“石头、剪子、布”的方式争开局,赢得一方先躲闪着从口袋里摸几粒炒大豆捏在手心里让对方猜数,如果对方猜中了,捏在手心里的大豆就全部归对方所有;反之,就意味着输了,猜的人要按照自己报的数字给开局方如数给几粒豆子。有时候,开局方坏坏的,来个小小的恶作剧,他(她)假装手里捏了大豆让对方猜,对方不知是计,傻傻地报出个数,待人家打开手心,一看空空如也,才知中计,后悔得捶胸顿足,叫苦不迭,见到这样的场景,惹得周围“观战”的人捧腹大笑 ,前俯后仰。这是第一轮。第二轮轮到输家先开局,如此这般,反复循环。一早上下来,命中率高的小朋友,会赢上满满当当的一口袋炒大豆呢。看着人家瞬间变得鼓鼓囊囊的口袋,围观的小朋友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投去羡慕的目光。孩子们在家里猜大豆还不过瘾,在课间、在放学的路上,也不失时机,随时随地的猜大豆,赢了的人乐不可支,输了的人急得直跺脚,但绝不灰心丧气,接着猜,直至把兜里的大豆猜完才善罢甘休。不过,手气好的话,也有反败为胜的时候,也能把输了的大豆重新赢回来呢。儿时的二月二,虽然清苦简单,但朴素亲切,其乐无穷。
年年二月二,今又龙抬头。虽然童年已经离我远去,但童年过二月二时的情景和趣事让我难忘,至今回想起来不禁莞尔,回味无穷,并且时时温暖着我的心。而母亲在二月二给我们翻炒大豆的矫健身影 宛如穿越时空的宝藏,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
作者简介
徐清风,卓尼县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有小小说、随笔、杂文在《检察日报》、《甘南检察》等刊物发表。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