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关于鲁迅先生的一些故事:七日谈又见鲁迅先生

关于鲁迅先生的一些故事:七日谈又见鲁迅先生

关于鲁迅先生的一些故事:七日谈又见鲁迅先生(1)

近年,鲁迅先生的著作畅销。这跟年轻人在求学时没有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有关。可在我们中学时代,翻开课文鲁迅先生的《故乡》,《孔乙己》赫然在列。高中鲁迅先生的祭文杂文《纪念刘和珍君》《"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到学校图书室,鲁迅文集摆放在书架的最显眼处。就连文革时期鲁迅先生的著作也没有被当做"毒草"废除。鲁迅先生以他铮铮铁骨光明磊落的人格魅力,匕首般的文笔把他生活的黑暗时代鞭挞得体无完肤,他对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安,赞美为希望之光,发电报祝贺。鲁迅先生的故乡浙江绍兴,我去过两次,可见对鲁迅先生的崇拜之情。

关于鲁迅先生的一些故事:七日谈又见鲁迅先生(2)

绍兴,和杭州一样,也是河道纵横的水上城市。在西湖,没有坐摇橹乌篷船的遗憾,在这里弥补。古时的河道狭窄曲折,船工一人摇橹用脚转向,娴熟而又老练,行驶至沈园景区码头下船。我特意在参观完鲁迅故居后,买了尊文创产品鲁迅先生的塑像,和一条用当地芦苇杆和木片粘合成的乌篷小船。鲁迅先生的祖居,建筑规模庞大,整个一条街道,占去了多半条街道。鲁迅先生的祖辈是殷实人家,也只有这样优渥的条件,才会出现鲁迅先生及他兄弟三人,日后成为闻名天下的文化名人。鲁迅先生本姓周,哥哥周建人,学者建国后任政府官员,弟弟周作人大学教授又是散文大家。绍兴运河一边是三味书屋,运河另一边又是百草园。鲁迅先生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乡下从小的玩伴闰土长大后来他家,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样子,叫鲁迅先生很不习惯,当时他想不通,为啥小时候活蹦乱跳的玩伴闰土怎么长大就变成见他时直呼老爷,一脸信天由命的样子,文章最后鲁迅先生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许多人把这段话用做激励人心的语录念给别人听,这段话其实说人的奴性,见许多人对有权有势的人全是点头哈腰,满脸堆笑,后来的人照着前面的人也如此这般做了。闰土就是深受其害,如今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常遇到。以前一块共事的同事当了干部,又回到我们部门,初次遇见我们很热情,让人感觉到了人性的温暖。可好景不长,人家手也背上了,脸也拉长了。温暖的问候也变成了不耐烦的鼻腔发出的哼哼了。百思不得其解,一当官就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兽了。喜欢我们这些现代闰土对他三拜九叩之后,才会长出一口气,得意地感叹当官真好。佩服鲁迅先生用他拿过手术刀的手,清晰地解剖出我们中华民族缺少的肌肉和身上的顽疾。

关于鲁迅先生的一些故事:七日谈又见鲁迅先生(3)

虽然鲁迅先生逝世八十六年,但还是觉得先生还活着,中学时偷窃图书馆的书,还自鸣得意地说"窃书不为偷(孔乙己)"。当我们被别人欺负心中委屈时,想起先生笔下的阿Q,"值当儿子打爸爸了"。忍了,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吗。周树人先生之所以能成为鲁迅先生,就如英国人常说英国有个莎士比亚足矣。我要说五千年中国历史自有了鲁迅先生才会让觉得这是中华民族的幸运啊。#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