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铃固定不响怎么回事?老年人不会弄门铃码
门铃固定不响怎么回事?老年人不会弄门铃码“早上起码有二三十人围在这里,要我们帮忙申领个人门铃码。我们忙都忙不过来。”社区工作人员占美和说,“有些老年人的智能手机比较旧,运行起来比较慢,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申领好。有些老年人只有老人机,我们只能拿自己的手机帮着申领,但个人门铃码是跟健康码同步更新的,怕会更新不及时。”“请出示个人门铃码。有个人门铃码,才能进入菜场买菜。”“什么是个人门铃码?”“手机里的灵锡APP可以申请,快去申请了再来吧。”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徐善根和薛若懿夫妻俩意识到了个人门铃码的重要性,立马拿起自己的老人机,拨通了社区工作人员占美和的电话。“小占啊,现在进出菜场都要个人门铃码。我们没有智能手机,能不能申请个人门铃码啊?”“行的,叔叔阿姨,到社区里来找我,我来帮你们申领。”徐善根和薛若懿夫妻俩立马赶到社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领到了个人门铃码。 昨天下午,我们来到老人家里,当场帮他制作了两张门铃码卡片。
昨天,家住工艺路的许金才老人表示想出去走一走,但苦于没有门铃码,不知道该怎么弄。锡城各社区均已开通相关制作程序,但也有社区工作人员呼吁,子女也要多关心老年人,把绿色通道留给最需要的独居老人或孤老。
一、多方努力:儿子来制图,一起帮打印
走进许金才老人的家中,他正在家中看电视。他说,自己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能外出了,他想去菜场和超市看看,享受自己挑选的乐趣。同时,他也会去公花园、南禅寺,听老伙计们侃大山,但因为没有门铃码,许多地方都不让他进,让他愁得不行。许金才今年90岁,是上海人,至今户口仍在上海,但老伴是无锡人,他一直在无锡生活。尽管是股骨头坏死,但作为体育老师出身的他,常言在家实在无聊,生命在于运动,会拄着双拐出门。最近,他一直在琢磨门铃码的事,期待办好就能出去转转了。
他和儿子一起住,但他儿子表示,自己也刚刚搞清楚门铃码的事。“父亲没有手机,平时也没见到哪里配备这样的反向扫码设备”,许金才的儿子介绍,再加上老父亲没提过制作门铃码的事,他就没想到这个需求。许金才说自己也不愿去社区,要上个高墩桥,上上下下不方便。原来熟悉的社区主任退休后,他没了社区电话,不知道该怎么办?
昨天下午,我们来到老人家里,当场帮他制作了两张门铃码卡片。同时,也和许金才老人所在的老戏馆弄社区取得了联系,希望他们关注一下老人的情况。该社区书记汪丽吉表示,老人有子女,可以让子女把门铃码的照片制作好发给社区工作人员,家中没有打印设备的话,社区可以帮忙打印好。当天,他们也特意把两张打印好的门铃码送上了门。这样老人家中就有好几张供备用。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老人的儿子还要注意每过十四天要帮老人更新一下苏康码信息,以确保证门铃码能用。
二、社区见闻:为居民制作门铃码开启进行时
“真是太感谢您了,有了这个门铃码,我们就可以自由进出了。”家住水秀社区的徐善根和薛若懿夫妻俩接过社区工作人员帮忙打印的个人门铃码激动地说。原来徐善根和薛若懿夫妻俩,平时子女不在身边,两个人单独住在水秀。昨天早上,徐善根和薛若懿像往常一样要去不远处的稻香菜场买菜,却被菜场的工作人员拦住了。
“请出示个人门铃码。有个人门铃码,才能进入菜场买菜。”“什么是个人门铃码?”“手机里的灵锡APP可以申请,快去申请了再来吧。”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徐善根和薛若懿夫妻俩意识到了个人门铃码的重要性,立马拿起自己的老人机,拨通了社区工作人员占美和的电话。“小占啊,现在进出菜场都要个人门铃码。我们没有智能手机,能不能申请个人门铃码啊?”“行的,叔叔阿姨,到社区里来找我,我来帮你们申领。”徐善根和薛若懿夫妻俩立马赶到社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领到了个人门铃码。
“早上起码有二三十人围在这里,要我们帮忙申领个人门铃码。我们忙都忙不过来。”社区工作人员占美和说,“有些老年人的智能手机比较旧,运行起来比较慢,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申领好。有些老年人只有老人机,我们只能拿自己的手机帮着申领,但个人门铃码是跟健康码同步更新的,怕会更新不及时。”
据了解,水秀社区建造于上个世纪80年代,总面积1.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824人,其中老龄人口2670人。考虑到个人门铃码申领问题的普遍性,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摸排走访对片区情况进行比较透彻的了解,对于一些没有子女或者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平时会经常性关心,也会拜托楼组长多关注。此次“灵锡”APP开通反向扫码功能,社区也积极呼吁家中有年轻子女的居民帮助长辈申请好“个人门铃码”,可通过截图来社区打印,而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则可来社区找对应片区的网格员,网格员会帮他们申请并打印,如他们没有智能手机或流量,网格员会使用自己账号帮助申请并打印。
“之前社区根据居民的行程以及疫苗接种情况,为他们开了健康证明,但像公交啊都不认可,这次推出个人门铃码还是很及时的。”滨湖区水秀社区工作人员张可云说道。从无锡多个社区了解到,各社区都在努力为老年人打印门铃码工作。
三、有人呼吁:子女也要多关心一下老年人
最近,一些社区书记在朋友圈里发信息表示,希望子女们能多关心一下自己上了年纪的父母,帮他们制作门铃码,就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城中某社区书记圆圆(化名)表示,这两天,他们每天都要接待80名左右的老年人上门制作门铃码,有三个志愿者在那里专职工作。“我们社区有30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有一半没有智能手机”,圆圆介绍,工作量非常大。这些来求助的老人,有的说,自己不会弄,有的说,子女没有空帮他们弄。如果老人有智能手机,不会更新,一般他们花上几分钟下载好,上传到电脑打印就行了。但有的老人连智能机都没有,就要使用社区里的工作机帮他们绑定后再制码。
在圆圆看来,有子女的老人最好给无儿无女的老年人让出一个绿色通道。因为苏康码每14天要更新,工作手机绑了这么多人,更新一遍都很吃力。他们在接触过程中发现,一些老人不愿麻烦儿女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说子女工作太忙不忍心,有的则是和下一代关系紧张。“这两天看到学校开学,小朋友们也要门铃码,家长们都制作得好好的”,圆圆表示,有些图文店提供全套的服务,打印塑封好,每张7 元,子女们可以为家中老人制作同款。
由于流调和核酸等各类事情,各社区最近也人手紧张。有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表示,能否通过采购第三方服务或者摆出公益摊位的方式,帮老年人解决门铃码制作问题,减轻社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