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哲学术语,道德经唯物辩证法
道德经哲学术语,道德经唯物辩证法2.河上公 注《道德经》任成第三十四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万物皆归之以生,而力使不知其所由,此不为小,故复可名于大矣。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1.王弼 注《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言道泛滥,无所不适,可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则无所不至也。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所由,故天下常无欲之时,万物各得其所,若道无施于物,故名于小矣。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先粗略了解一下古代两种通行本的注解:
1.王弼 注《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言道泛滥,无所不适,可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则无所不至也。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所由,故天下常无欲之时,万物各得其所,若道无施于物,故名于小矣。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万物皆归之以生,而力使不知其所由,此不为小,故复可名于大矣。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
2.河上公 注《道德经》任成第三十四
大道泛兮,言道泛泛,若沉若浮,若有若无,视之不有,说之难殊。
其可左右。道可左可右,无所不宜。
万物恃之而生,恃,待也。万物皆待道而生。而不辞。道不辞谢而止。功成而不名有。有道不名其有功。
爱养万物而不为主。道虽爱养万物,不如人主有所收取。常无欲,可名於小矣。道匿迹藏名,泊然无为,似若微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万物皆归道受气也,道非如人主有所禁止。可名於大矣。万物横来横去,各使自在,故可右於大也。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圣人法道,匿德藏名,不为满大。故能成其大。圣人以身率道,不言而化,万事修治,故能成其大。
王公所注可圈可点,但王公喜欢引用后面童句解为美中不足。河上公更改原文个别字词,搞自由发挥而偏离客观性。
一、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1.氾 甲骨文缺(上图)篆文=水+巳(巳的变形,像水的波纹由短到长由小到大星放射状扩散。),字形表示像水波一样四面八方扩散。作动词,造字本义:水波一样放射状扩散,读fàn。
作动词,引申为大水漫流、淹没 、以范围广为特征的、大水漫溢,又引申为泛行、漂浮、泛滥。也引申为广博、普遍、浅显、普通等义。《说文解字》:氾,滥也。
此段的直接表达为:
大道多像水波一样扩散,上下左右无所不至。
具体的表达是:
大道发展的多像扩散的水波一样四处漫延,上下左右无所不至,或显或隐,无所不在。
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即:
道,是一个相对立又统一的整体,所以说宇宙是一个相对立又统一的整体,是最小与最大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整体,是无形与有形相对立又统一的整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整体。
二、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此段的直接表达为:
万物由她产生而她却没有言辞,大功告成却不表现出有功的样子。
具体的表达是:
天下万物由道不断产生且她从不怨言,完成了孕育万物的丰功伟绩而从不骄傲自满而躺在功劳簿上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更不表现出有恩于万物的样子。
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即:
宇宙的运动是客观性的运动,是无为运动,也就是说是没有主观意识的不断发展的运动。
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衣 甲骨文(上图)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作名词,造字本义:妇女缝织成的上身服装。金文字形变化不大,秦文下部合在一起。
作名词,引申为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又指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菜、果實外的薄皮。,作动词,引申为穿衣、遮盖;包扎、倚靠。《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
此段的直接表达为:
道养育万物而从不主宰万物,从来没有主观欲望,表现出绝对的纯朴无私。天下万物都回归她的怀抱,却从不主宰万物,表现为绝对的广大深远。因为道始终不会只顾个人壮大,所以能不断壮大。
具体的表达是:
道养育万物而从不主宰万物,从来没有主观欲望,也从来没有厚此薄彼,表现出绝对的纯朴无私。同样,个人在修身养性方面也遵循“常无欲”即“少思寡欲”的规律,也就是尽量减少主观意识,抱朴守一。天下万物都回归她的怀抱,却从不主宰万物,更不嫌弃万物,一直都是大爱无疆,表现为绝对的广大深远。在治国平天下方面,要心系天下,致力于天下大同,志向有多高,事业就有多大。因为道始终不会只顾个人发展壮大,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
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即:
道,本质上是物质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的整体。道,本身没有主观意识,道的运动是客观的运动,是客观的不断发展的运动。道在我中,我在道中。把个人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紧密地统一起来,大公无私,天下为公,前途无量。
(郑裕波 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