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以前,我们业内人士讲,会展赚的是吹哨子的钱。2022年8月9日,在 “2022青岛会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会”上,智海王潮传播集团合伙人、总裁谌立雄以线上形式进行了分享。对会展业来个新理解,对会展的专业性来个新定义。本文根据智海王潮传播集团创始人兼总裁谌立雄8月9日在青岛市贸促会(青岛市会展办)主办的“2022青岛会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会”上的演讲录音整理(仅为部分内容),经本人审阅,发出来供交流。

会展服务公司要提升会展专业性,

就要勇敢地撕掉会展标签。

客户最看重的是会议展览服务的流畅吗?

是,但远不是。

对会展业来个新理解,

对会展的专业性来个新定义。

本文根据智海王潮传播集团创始人兼总裁谌立雄8月9日在青岛市贸促会(青岛市会展办)主办的“2022青岛会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会”上的演讲录音整理(仅为部分内容),经本人审阅,发出来供交流。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1)

2022年8月9日,在 “2022青岛会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会”上,智海王潮传播集团合伙人、总裁谌立雄以线上形式进行了分享。

以前,我们业内人士讲,会展赚的是吹哨子的钱。

什么叫吹哨子的钱?

会展公司找好场地,相关硬件和服务都准备好了,拿一个哨子一吹,好!大家来集合了!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2)

图片来自网络

组织、举办会议展览,给大家创造一个交流交易的空间。把这个哨子吹好,会议展览组织好了以后,大家为这个来买单。

这个定义很生动,比较符合当下会展业的现状。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3)

会展业到底是个什么行业?

现行说法是现代服务业的一部分,既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一部分,也是生活性服务业的一部分。

换个角度,可能有不同看法。在我看来,可以试试这三个角度。

第一个,会展是产业战略先导型行业。

这是我听人说的,我认为是比较有价值和值得去推广的。

会展业当然是服务业,但从某个角度看,更是一个产业战略先导型的行业。

当一个产业刚刚兴起或面临创新变革时,举办会议和展览可以解决企业创新进步和产业生态链重塑的“编辑”,促进和引导整个行业,为产业发展创造价值。

例如,在手机通信设备方面,当只有诺基亚等少数几家企业时,而苹果推出了创新,这时,通过会议活动进行讨论和交流,可以尽快促进技术进步和发展,并完善产业链。

因此,一个行业的发展与会议和展览密切相关,如果将展览仅仅定义为交易属性或者社交学习属性,可能狭隘了。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4)

第二个,会展和整合营销的关系。

传统展会的主办承办方,更多的是关注展商、专业观众、听众,以及他们在展会间的交易、社交等,赚到的只是企业投在展会上的钱。

有没有想过,展会只是企业营销的一小部分,而花在出版、推荐、产品试用上的钱,可能是展会的几十倍?

比如,中国酒类行业在2021年总营收以出厂价计算,大概是在8000亿左右。

根据上市公司年报,所有上市公司在营销费用的投入近20%,就有1500亿了,如果再加上各地的代理商的营销费用,将突破2000亿。

2000亿这些营销费用,其中多少花在会议展览上面了呢?

不研究这个比例,对会展公司的转型和迭代可能没法想透。

这里面最大头是硬广部分,比如投放央视、全国各地的机场高铁站等等。

能不能引导到我们的展会上来?

国内每年有很多的食品、饮料和葡萄酒论坛展览,有多少展会主办方在这个过程中挣到了其他的营销收入?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5)

当然这会涉及营销公司或品牌推广公司,但如果展会主办方有个能力,携主场优势,特别是现场资源优势,要拿到这一部分不难的。

这就是从展会走向展会外的整合营销

跳出会展看会展,研究一下客户营销投钱的方向和展会活动的结合,就有完全不一样的答案。

比如,让酒业或者快销行业的客户在线下活动上多投些钱?比如让我们线下活动有更多的价值?比如在展会过程中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首发、首展、首秀机会?

从这个角度说,会展公司可能捧着个金饭碗,但没有端好。

第三个,会展是产业链的整合和价值创造平台。

我们会展公司服务的行业或者品类,都有一个产业链,上面都有生产厂商、广告商、经销商、咨询公司、公关公司等。

会展除了提供服务,可以整合这些平台,创造更大的价值。

由此,我们会展业不能只是挣吹哨子的钱,不能只是挣场地的钱,可能还要研究我们服务的这个产业链,后面可能就有很多东西可以做了。

总结起来是一句话:会展不能只赚会展的钱,一定可以利用平台优势,挣解决产业链价值创造的钱。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6)

会展的专业性,可能不是很多会展人自己认为的那种专业。

很多人会讲,我们公司很专业,我这个出图,设计很好,颜色的还原度很高,搭建舞美设计很精美,服务很到位,工具很专业。

这当然是专业。

但,是不是客户所看重的专业呢?

也许不一定,因为客户做会展是要解决品牌、营销和市场的一些问题的,当然以上这些也可以解决,但不是核心。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7)

相对而言,客户更关注活动的ROI,那更关注你的资源、渠道、转化能力和成交能力

因此,过于强调“会展业专业”,关注于服务、设计等,可能忽略了其他。如果不具备解读和满足客户要的核心专业的能力,最后也只能在会展活动公司自己的圈内打转和内卷。

对于很多公司,也可能并不是不能建立这个能力,而是已陷入自己的所谓“专业”。

我把这个叫做“行业深井”

当我们自豪于“会展业专业”时,而没有去跨圈跨界,从客户甚至客户的客户来想问题,可能已经掉在这个深井里了。

说说许锋他们办的三新展。

我每年参加三新展,不客气地讲,如果从“会展专业”的角度,是有一些欠缺的,比如我作为演讲人、主持人,他们从来不提供机场接送,色彩视觉、舞台什么的都不怎么样。

但,我自己包括我问过参加的朋友,下次愿意来吗?答案是YES,因为基本上没有人太关注这些,大家觉得最重要的是参加三新展有内容,有实在收获,我们不是来吃喝和看秀的。

讲一个我的亲身经历。

大概十几年前,我去一个500强企业投标、述标,我今天对此的记忆非常清晰。

500强企业对于一个会议的招标,通常会分为活动标和差旅标。活动就是做创意设计、传播什么的,差旅标就是房餐车游购娱。

我们当时竞标活动标之后,还同时进了差旅标。

活动标部分,对方高层很认真地跟我们来交流他要呈现的东西和回报。

到差旅标开始投标的时候,领导就准备走了,下属说:领导这个还没完呢,还有个差旅标。

领导讲了一句:差旅标那么简单,你们找个旅行社、会展公司就做了呗,我就不看了。

这个事情对我的启发是:我们有没有研究客户在做会展的时候,最核心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他和他的客户关心权重最高的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过分去强调所谓的专业性,似乎是我们供应商的专业性,而不应该是我们会展公司的专业性。

要关注客户的用户,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我觉得这比较重要。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勇敢地撕掉会展标签:这个“勇”需要慎之又慎

觅会易创始人聂红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对大多数人来说,活下去比活得好更重要。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8)

第一个,会展是产业战略先导型行业。

这句话没错,只是会展服务商很难抓住此类机会,原因也很简单,看不到、也看不懂机会。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当我们对一个行业不了解时,怎么可能发现机会(互联网属性是个特例,但也基于对市场的洞察力)?

郭德纲有个段子,和火箭专家谈论火箭发射,我偏说火箭发射需要划根火柴,点燃报纸,然后……但凡火箭专家看我一眼,他都输了。

干掉内行的都是内行,只是从内部还是外部?诺基亚被苹果干掉那是淘汰,微信把QQ干掉,那是转变,很难想象如果微信是其他公司开发的,腾讯现在会是怎样。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9)

大多数会展会务公司(或者说绝大多数)是不会花时间、花精力去深研一个产业的,像做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的Simba Events的企业毕竟是少数,这是个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沉不下心,做不好事。

第二个,会展和整合营销的关系。

2000亿的营销费用,多少花在会议展览上?可以肯定,比例不高,但会展会务公司要扩大此类业务市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且不说创意,光营销渠道的打通,资源的自持率、价格优势、受众群体的覆盖率,任何一项都不是简单的事。

如果在销量和推广覆盖面都不能达到企业预期,这会是个非常糟糕的选择。

还有可能把原来的合作伙伴,直接变成了竞争对手,合作是未来的主旋律,单打独斗很容易陷于困局。

对于没有把握的事,还是先活下来更重要。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10)

第三个,会展是产业链的整合和价值创造平台。

会展业是个平台,但对于单个的会展项目离平台还有很大差距。

平台的核心是数据,国内有几家会展会务服务商是有产业数据的?

答案也很明显:没有。

再说“整合”这个概念,会展行业谁整合谁?有多少人愿意被整合,而有多少人愿意整合,方向在哪里?上市?整合利益如何分配?说实在的,纯业务场景很难实现整合,而基于数据的系统平台,只要不碰执行,还是有机会的,我敢说31会议的数据比任何一家会展企业都多。

数据多且会运营的企业当然更有机会。我们习惯于看别人的故事,而多少人是在打造故事。当我们看到种子发芽时,殊不知根已深扎,不是所有的会展公司都能成为平台。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11)

前人告诉我们一将成名万古枯,都想成为那一将,但事实是残酷的。认清自己比盲目自信更重要,如何在合作中实现利益最大化是高情商。

“勇”敢地撕掉会展标签,并不是鲁莽的撕掉标签,当没有标签了,我们还是我们吗?创业的失败率在90%,我们知道改变比创业的失败率更高,没有人会为你的一时鲁莽买单。先想明白三个“局”,再考虑要不要撕。

我一直认为人生三个局,悟明白,做到了,这辈子大概率不会太差。

第一“格局”。

有人说格局是高度,有人说格局是价值观的宽度,说直白点就是敢想,而且要想明白,想通透了。

男孩子喜欢打策略游戏(比如三国志),从底层开始玩,升级了功能和权利就高了一点,再升级就再高些,最后直到一统天下。一路下来知道了玩法、套路。

现实中未尝不是如此,从小的教育告诉我们,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碰,耽误了多少有志青年,格局就是什么都能做,但要知道怎么做,需要花足够的时间沉下去了解行业中的每个角色,完成这幅拼图。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12)

第二“布局”

考虑布局时,真的就是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和谁合作?怎么合作?

因为人的时间是有限,市场也是有规律,比如说“平台”,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平台。很多系统,平台公司出现时都说“想革某某的命”,最后发现没把别人革了,却把自己做死了。

想做会议服务公司的平台,有两个核心利益绝对不能触碰,那就是“佣金”和“落地服务”。

试想一家服务公司做的系统平台,哪家服务企业敢用(携程做的会展会务平台罒ω罒)。

平台唯一能深挖的只有技术,通过科技赋能让合作方获得更多利益。

这是唯一的通路,有了“格局”,“布局”时就能非常清晰的想明白发展道路、合作伙伴、商业模式等诸多问题,知道该怎么做了。数年后的未来可能会验证这段话。

第三“落局”

会展危机情况处理案例:会展服务公司都掉进(13)


我们看别人成功总觉得挺难,但其实“落局”却是相对容易的,当您想明白、辨清楚后,只要按照机会坚持就可以了,坚持不难,难的是放弃。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忘初心”,朝着一个方向,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