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BB37 俄克拉荷马(Oklahoma)号战列舰美国海军第一种全燃油燃料的战列舰;世界上第一种放弃“全面防护“而采用“重点防护“的战列舰;世界第一种重视并采用多重水平装甲防护的战列舰;美国第一种“标准”型战列舰;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1)

BB36 内华达(Nevada)号战列舰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2)

BB37 俄克拉荷马(Oklahoma)号战列舰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3)

BB36 内华达(Nevada)号战列舰

内华达(Nevada)级战列舰在大炮巨舰时代的众多铁憨憨里并不出名,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有这么一级战列舰。实际上内华达号战列舰意义非凡,从技术角度出发内华达号战列舰是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者。内华达级之后美国海军先后建造了包括本级2舰在内的8个级别共32艘战列舰。不仅数量上位列诸强(同期英13艘、日8艘、法6艘、意5艘)之首,技术上美国人在这个过程也也逐渐取代了英国人在战列舰研发、制造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后人如此评价内华达号对美国海军以及世界海军战列舰发展的贡献。按重要程度排列如下:

世界上第一种放弃“全面防护“而采用“重点防护“的战列舰;

世界第一种重视并采用多重水平装甲防护的战列舰;

美国第一种“标准”型战列舰;

美国海军第一种全燃油燃料的战列舰;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4)

BB37 俄克拉荷马(Oklahoma)号战列舰

1911年3月22日USS SAN MARCOS“圣.马可”号(著名的老“德克萨斯”号装甲舰,退役后更名“圣.马可”,原舰名让给后来同样著名的BB35)作为靶舰被击沉。这次打靶,美国人发现随着技术发展舰炮射程的提高远程射击末段弹道近乎垂直,水平防护变得至关重要。水平装甲增加排水量随之增加,在动力系统有限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只能向垂直装甲要重量,于是后来被全世界广为应用的All or Nothing Armor Scheme“足够或者没有装甲”的“重点防护”理念第一出现。不仅如此,通过这次打靶美国人对水线下尤其对鱼雷防护也重视起来。水平防护和水线以下防护装甲增加,排水量随之大幅增加,对动力系统需求随之增加,全燃油动力呼之欲出,美国海军新一代战列舰——内华达(Nevada)级战列舰。

1912年1月22日美国海军提交内华达号(BB36 Nevada)和俄克拉何马号(BB37 Oklahoma)订单。两舰分别在1914年下水最后于1916年完工,先后于当年3月11日和5月2日服役。动力方面,内华达号采用蒸汽轮机,俄克拉荷马号仍然采用往复式蒸汽机。

技术特点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5)

内华达(Nevada)级战列舰线图

舰型结构

内华达级战列舰采用长艏楼型,除了前面提到的重量级“首次”以外。这级舰在美国海军中还拥有多个首次:首次采用单烟囱,首次安装3联主炮的战列舰。在设计过程中,根据1911年对旧装甲舰"圣马可(San Marcos)"号射击试验数据,设计方预测到今后海战的炮战距离将超过10000码(1码=0.9144米)。由于海战距离拉大,最明显的结果是射击仰角的增加导致炮弹落角的加大。这样,真正对战列舰可以起到破坏作用的,不是高爆弹而是穿甲弹。这对战列舰防御设计中的装甲防护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平防御,也就是装甲甲板变得至关重要。内华达级装备了双重装甲板,总计厚度达到了114毫米至127毫米。水平装甲比前型纽约级多出了近两千吨!对此采取的缓解对策,便是采用了划时代的集中防御设计,也就是对弹药库,机舱等要害区域实行重点防护,而舰首尾,甚至副炮的炮廓则几乎不设装甲,非装甲防护区域采用细化水密舱的方法进行弥补。在装甲部分,水线装甲厚343毫米,宽度水线上2.9米水线下也可以覆盖2.6米,主装甲带宽度增加深入水线之下,大幅强化水下防御。

除了加宽主装甲带外,还采用了其他一系列水下防御的强化方式。首先是水线下的舰体内侧设置38毫米厚的防雷纵隔壁,这些纵隔壁一直从水平防护装甲向下延伸到双重底的内侧,这层纵隔壁与外舷之间还有一层隔壁,这之间便便成了双重地重油舱。防御隔壁和外舷之间的距离为2.7米,其外侧尚有1.5米的防雷舱,这样合计便有4.2米的厚度,一旦在水下遭到鱼雷袭击,可以对爆炸引起的冲击进行一定的吸收。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6)

少见的内华达(Nevada)号战列舰彩照

装甲防护

正是由于划时代的设计理念,内华达级在美国战列舰发展史上开创了"标准型战列舰"的先河。所谓"标准型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将内华达级基本性能特征适用在随后设计的新舰上,以便有利于编队作战。这些基本性能包括,适用于远距离炮战的防大落角炮弹的装甲甲板,集中防御设计,大致21节的最高航速,最高航速状态下640米的战术转弯半径以及损管能力的改善。除内华达级在内,这种所谓的"标准型战列舰"还包括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新墨西哥级战列舰、田纳西级战列舰和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也有资料将未完成的南达科他级也置于这个范畴内,可见直到1922年华盛顿条约带来的所谓海军假日为止,内华达级的设计一直贯穿了10余年的美国战列舰设计路线,其影响力之深远不言而喻。

武器系统

内华达级战列舰的武器装备也独具一格,虽然和纽约级一样采用了10门356毫米主炮,但却首次采用了3联装炮塔,用两座3联装和两座双联共4座炮塔,相比纽约级节约了一个炮塔。这些炮塔的装甲为229~457毫米。炮座装甲为343毫米,3联装炮塔的采用不但减轻了炮塔的装甲重量,也缩短了要害区域长度,同样起到了降低装甲总重的作用。

动力系统

内华达级战列舰的动力装置采用完全燃油锅炉,"内华达"号使用的是12台亚罗型,"俄克拉荷马"号则为12台B&W型,都比纽约级减少了2台,这样烟囱也被整合为1个。同时根据日俄战争的教训,本级舰在烟囱下增加了圆锥型的305毫米的烟路防护装甲,锅炉的减少以及完全采用燃油,使得机舱人员与前级相比骤然减少了一半,约200名。同时,也节省了大约500吨的重量。本级两艘舰是美国战列舰中最后一型采用双轴推进的,马力和航速也基本保持了前一级的水准。不过,"内华达"号为柯蒂斯型汽轮机,而"俄克拉荷马"号则成为美国海军中最后一艘使用往复型蒸汽机的战列舰。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7)

BB36 内华达(Nevada)和BB37 俄克拉荷马(Oklahoma)在一起的绘画

性能数据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8)

内华达级设计过程中所预计的远距离炮战,在5年后的日德兰海战中以极为令人震撼的形式铭刻在世人心中。这时,世界其他国家的战舰设计师如梦初醒般地改变了设计思路,然而,这些所谓"后日德兰型"战列舰的绝大部分理念,都早已在内华达级上付诸实施了 。

服役历程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9)

第一次现代改装后内华达(Nevada)号战列舰

BB36 内华达(Nevada)

1912年12月开工,1914年7月下水,1916年3月服役。最初内华达号曾在太平洋和大西洋舰队服役。1927年到1930年进行现代化改装,而后一直在太平洋舰队服役。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内华达号停泊在珍珠港瓦胡岛战列舰群的末尾。在第一波空袭中,内华达号率先投入反击,并且是港中还能开动的战列舰,内华达号试图开出珍珠港,为此她成为第二波袭击的主要目标。在第二波空袭中,内华达号被命中了6枚以上的炸弹后,为避免在港口出口沉没,内华达号在福特岛的西南抢滩搁浅。其后在西海岸进行现代化改装,重新改建上层建筑,撤去全部旧式副炮,改装高平双用炮。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10)

二次改装后的BB36 内华达(Nevada)号战列舰

1943年5月加入北太平洋收复阿留申群岛的火力支援任务。

1943年6月,内华达号再次回纽约进行改装。改装后1944年,内华达号在大西洋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火力支援。任务完成后,又返回太平洋。

1945年3月,内华达号参加了硫磺岛战役和冲绳岛登陆战的登陆火力掩护任务。被神风自杀飞机击中。内华达号是一艘战功卓著的战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获得7枚战斗之星勋章。

1946年,作为靶船参与比基尼岛的原子弹的试验。

整个二战期间,“内华达”号战列舰一共获得7枚战斗勋章。战后,该舰被指派为比基尼岛原子弹试验的靶船。1948年7月31日,“内华达”号作为靶船,在夏威夷被BB-61“依阿华”号战列舰和3艘重巡洋舰的火炮、鱼雷击沉。直到2006年,内华达号的残骸还没有被人发现 。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11)

第一次现代改装后俄克拉荷马(Oklahoma)号战列舰

BB37 俄克拉荷马(Oklahoma)

1912年10月开工,1914年3月下水,1916年5月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其姊妹舰内华达号参与护送美国军队去欧洲参战,而后参与护送总统赴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克拉荷马号交替在大西洋和太平洋舰队服役,完成了各种训练和显示武力的使命。1927年至1929年,俄克拉荷马号进行了现代化改装。改装后,俄克拉荷马号继续带着海军学院的学员和预备役人员在各大洋训练。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期间,参与了人员的撤离任务。而后一直在太平洋服役。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12)

1941年12月7日晨,俄克拉荷马号由于停泊在马里兰号战列舰的外侧,而至少承受了5条鱼雷。由于俄克拉荷马号的气密性问题,致使该舰在进攻开始20分钟后向左倾覆。当时舰长和许多高级军官均在岸上,有410多人随舰体沉入了大海,只有其中30几人获救。1943年,俄克拉荷马号被打捞上来,但已无维修价值,随即从太平洋舰队注销。1944年,在拖曳回美国西海岸解体途中沉没。因为珍珠港的战斗,俄克拉荷马号得到一枚战斗之星勋章 。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13)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翻沉的BB37 俄克拉荷马(Oklahoma)

印第安纳号美国战列舰:美国现代战列舰的奠基石(14)

BB36 内华达(Nevada)号战列舰

总结

内华达级战列舰1916年3月服役之时,英国5艘英国伊莉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级战列舰最后一艘勇士(Valiant)号刚刚服役。做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伊莉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后来看也成为英国海军技术领先的巅峰之作,之后英国再也没有出现象前无畏船、无畏舰、超无畏舰那样的能够引领世界海军技术牛耳的舰型。当时最强大的381mm主炮,采用全燃油蒸气轮机,航速高达惊人的25节已经接近当时战列巡洋舰的航速水平,与此同时330mm主装甲带的全面防护也使其位列当时防护能力最好战列舰之中。内华达级战列舰的性能与伊莉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相比还远远不如。不过,工业技术水准在20世纪之初就是世界第一的美国,在战列舰设计制造方面通过不断学习和发展,逐渐追赶最终取代了英国人在战列舰研发、制造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而这一切是从内华达级战列舰的开始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