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有不疼孩子的爸爸吗?不是老爸不疼你

有不疼孩子的爸爸吗?不是老爸不疼你我早前做教育信息化很多年,也接触了不少教育界的领导和专家,和他们攀谈,也学习了不少关于教育育儿的一些宏观的思路,但都比较分散,没有一个体系化的结构,直到我研读了吴军博士在《见识》一书的内容,才逐渐将之前分散的思路一一验证。我认为,想让孩子摆脱将来的疼,作为家长,首先要从根上关注一些东西。摆脱疼的基本养成当前我们社会的发展已经呈现多个阶层,看看孩子们求学就可以发现,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都关注那些私立民办的学校,花个几十万甚至百万上个学,那都不是事儿,再不济送到国外求学;一些中产的家庭,为了能够让孩子上一个好点的公立学校,卖掉原来奋斗多年购买的100来平的房子,削尖脑袋的挤进学区房的社区,不惜再重走一遍艰辛的贷款之路;一些普通工薪家庭,也想让孩子上好的公办,但困于经济压力,最终还是选择就近的学校入学。孩子从上学开始,其阶层的划分就已经显现雏形了,这个阶层的划分将伴随着他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

昨天,我写了一篇《孩子,不是老爸不疼你》的文章,有热心网友给我留言,大体是说昨天的这篇文章没有看懂,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意思。这里我要向这些网友表示歉意,首先,昨天文章是初次写,有很多不足之处,其次,受到篇幅的限制,在中午的一个小时内,不想写成长篇大论,所以就以叙叙事,抒抒情为主。最后,昨天的文章其实是有结论的,就是今天我想说的,“不是老爸不疼你,而是将来的社会不会疼你!”

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很多突破。以前小时候,长辈说一不二,一言不合就开打,现在,要沟通,要讲道理。以前小时候,我会站在自家窗台,看着对面楼家里放着的彩色电视机,现在,随处可见我们的孩子抱着手机,打着农药吃着鸡。以前小时候,学习家里没多少长辈可以辅导,都是自己琢磨,现在,家长要陪着孩子学,说是要“陪伴”,有些学校还要求家长夫妻两人,最好有一个人要下来,不要上班,全天候“陪伴”。

现在的孩子,课业是重,各种培训班要上,各种证要考。你家不上,有的是人家的孩子上。我碰到的家长一说到这事儿,都是摇着头直呼无奈,每到周末的“赶场”,让我们这帮家长比平时上班都忙。现在的孩子,同样也是幸福的,二胎政策之前是一家六口人在忙一口人,吃得饱穿得暖,要啥给啥。他们娱乐的选择很多,一出生就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各种网站,各种游戏,想啥有啥;他们学习的选择也很多,要什么类型、什么级别的都有,甚至连英语考试,都要求马路上的汽车不许按喇叭,不许出声音了,这在我们那个时候不可想象的。

可我们家长为什么要做这些?我们的社会为什么要做这些?我觉得,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给儿子安德烈写的一段话表述比较准确:“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当前我们社会的发展已经呈现多个阶层,看看孩子们求学就可以发现,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都关注那些私立民办的学校,花个几十万甚至百万上个学,那都不是事儿,再不济送到国外求学;一些中产的家庭,为了能够让孩子上一个好点的公立学校,卖掉原来奋斗多年购买的100来平的房子,削尖脑袋的挤进学区房的社区,不惜再重走一遍艰辛的贷款之路;一些普通工薪家庭,也想让孩子上好的公办,但困于经济压力,最终还是选择就近的学校入学。孩子从上学开始,其阶层的划分就已经显现雏形了,这个阶层的划分将伴随着他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高中,甚至大学。将来我们的下一代走上社会,因为这些所谓阶层逐渐固化,他们的上升通道会越来越小,原来指望“知识改变命运!一飞冲天”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所以,为什么现在好多人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这个原因。

对于中产和普通工薪家庭的父母,在这种压力下,怎么能够允许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群体的能量巨大,巨大到推动了课外培训产业的繁荣。一个人一天就那么多时间,没办法,只有不停压缩孩子的时间进行各种补习,大部分的孩子都很痛苦。可不这么干,能怎么干?我曾经在孩子没有上幼儿园之前,信誓旦旦的说,将来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后来呢?如前篇文章所述。

我和朋友聊天,朋友开玩笑说,“说到底,还是我们这帮家长没本事,没底气!”。我说,“所以二胎政策和我没有关系!”就这样,我们深深的明白,现在给孩子习惯和心理上的舒适,将来等他们走上社会,因为固有的阶层划分,社会会把现在他们应该承受的疼痛加倍补回去。

摆脱疼的基本养成

有不疼孩子的爸爸吗?不是老爸不疼你(1)

我早前做教育信息化很多年,也接触了不少教育界的领导和专家,和他们攀谈,也学习了不少关于教育育儿的一些宏观的思路,但都比较分散,没有一个体系化的结构,直到我研读了吴军博士在《见识》一书的内容,才逐渐将之前分散的思路一一验证。我认为,想让孩子摆脱将来的疼,作为家长,首先要从根上关注一些东西。

1、关于视野

在吴博士的书中,称之为“见识”。我个人的理解是,能通过一些方式和手段,让孩子见世面,引导孩子多思考,从而培养孩子的格局。这点很重要,一个天天呆在家里,只顾埋头苦读,空闲时间玩玩游戏上上网的孩子,和一个已经全国各地跑遍,甚至国外常游的孩子,对待一些事情的看法会存在差异。

远的不说,就说今年过年,带着孩子去看了一场欧洲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展,参观后,他知道了什么是欧洲文艺复兴,三杰是哪三个人。孩子本来很喜欢画画,现在更喜欢了,一谈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还有他们的作品头头是道。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在一次次的旅途中,一次次与人的接触中,他们在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增长他们的见闻,扩展他们的胸襟,他们会对自己原来的一些行为进行反思,反思后的修正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持久的。孩子视野的增长,逐渐的会把他们引向一群同样类型的孩子群体中,坦白讲,这其实也是一种阶层的逾越。毕竟“曲士不可以语於道者,束於教也”。

2、关于关怀

在吴博士的书中,称之为“爱”。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但很头疼的问题。以我身边的人看,二胎政策的放开,也没有影响到他们,家中仍然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普遍在与人关怀、与人友爱方面有很多缺失,具体形成的原因前述中也提到,主要还是家中被人伺候造成的。培养孩子对别人的关怀和爱是非常重要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是一个缺爱的、冷漠的、自私自利的人。我们传统的孝道、友善、关爱一定要继承下去,不是没有道理。我要求我的孩子与人为善、乐于分享、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这对他将来形成正确的、阳光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3、关于规矩

没有规矩的人,就是那种踩了别人脚还不自知的人。这种人将来走上社会,会被周围人所排斥。而规矩的形成实际是从小形成的。坐应该怎么坐,站应该怎么站,吃应该是什么吃相,碰到长辈应该说什么。这些都是规矩,我记得以前小时候吃饭,要是长辈没有动筷,我先动了,就会被老爸用筷子打手。吃饭在菜里翻来翻去,也会被老爸用筷子打手。这些都是规矩,有些好的规矩,我认为还是要继承。小时候立的这些规矩,让我走上社会后,没有在这些方面吃过亏,至少表面看上去,我还算是个有家教的人。

上面说的三点,是为了我们的孩子,将来摆脱社会带给他们的疼所要重点关注和培养的,感谢吴军博士的启发。

好了,今天写东西超时了,其实还有一些没说,下次有机会在详说,回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