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地下商城多大,南京江北地下城真正的价值在哪
南京江北新区地下商城多大,南京江北地下城真正的价值在哪而江北因为之前什么都没有,就是一张白纸,所以有条件在建设地铁、道路和高楼之前,提前进行大范围的统一布局,先把地下城建好了,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建设高楼、道路等等。好处显而易见,商务区各个楼栋共用一个地下空间,内部本来就是通的,用不着像新街口那样再在内部打洞相连。所以针对新街口地下空间的打造,本质上就是把地铁站与周围建筑通过地下通道打通,仅此而已,所以后期的发挥空间比较有限。纵观地下城的产生,实际上都是源于地铁的建设。因为人口流动、交通运输转移到了地下,所以必然会在地下产生运输的站点,本质上地铁站就是地下城的本体。所以不是江北一定要建地下城,而是因为要修很多条地铁,所以必然会产生特别大的地下空间,地下城其实是一个被动产物。新街口是南京早期的地下城,它的结构比较简单,地铁实际上位于马路的正下方,与周边高楼在纵向空间上是错开的关系,毕竟在修地铁之前,高层建筑已经存在。然后再通过地下通道,把地铁
每过一段时间就能在网上看到关于南京江北地下城的消息,十倍于新街口、地下6层等这些关键词常常伴随左右,大家似乎都在努力的证明南京江北地下城比新街口更大、更深,这真的是江北地下城的核心优势吗?
要搞明白这一点我们需要弄清楚两件事情:
1、为什么要建地下城,地下城是怎么产生的?
2、江北地下城为什么要达到地下6层的深度,这么深的必要性在哪?
纵观地下城的产生,实际上都是源于地铁的建设。因为人口流动、交通运输转移到了地下,所以必然会在地下产生运输的站点,本质上地铁站就是地下城的本体。
所以不是江北一定要建地下城,而是因为要修很多条地铁,所以必然会产生特别大的地下空间,地下城其实是一个被动产物。
新街口是南京早期的地下城,它的结构比较简单,地铁实际上位于马路的正下方,与周边高楼在纵向空间上是错开的关系,毕竟在修地铁之前,高层建筑已经存在。然后再通过地下通道,把地铁站与周围建筑的地下部分相连。所以新街口地铁站里的地下商业街是窄窄的长条形,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第一代地下城。
所以针对新街口地下空间的打造,本质上就是把地铁站与周围建筑通过地下通道打通,仅此而已,所以后期的发挥空间比较有限。
而江北因为之前什么都没有,就是一张白纸,所以有条件在建设地铁、道路和高楼之前,提前进行大范围的统一布局,先把地下城建好了,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建设高楼、道路等等。好处显而易见,商务区各个楼栋共用一个地下空间,内部本来就是通的,用不着像新街口那样再在内部打洞相连。
同时相应的地下空间的部分也会非常的完整,空间当然也更加的阔绰,自然就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比如地下商业层、地下停车层、地下快速环线层等等,我称之为第二代或者叫次时代地下城。
那么为什么这个地下城要达到地下6层的深度呢?实际上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前面说到地下城的产生源于地铁,那自然要从地铁上找答案。
过江地铁4号线滨江站是地下六层侧式结构,轨道埋深达到了40.85米,最大深度约为43米。同时近日开建的地下空间二期,也包括地铁13号线滨江站的建设,它的滨江站基坑最大开挖深度达到了51米,创国内之最。显然这才是江北地下城深达6层的真正原因。
我们必须搞明白,地下6层并不是江北地下城的普遍深度,只是两条过江地铁站在江北的最大深度,在这个最大深度和正常深度之间,必然会产生多余的夹层,这就是之前所说的保险柜层的由来。当然这只是前期设想,后期这部分空间如何安排是要看实际情况的。
实际上江北整个地下城的普遍深度也就在地下2-3层左右,并没有超出大多数人对于地下空间的认知,而长期以来大家都在没有深究的情况下被误导了。
经过这么一个梳理,你就会发现江北地下城真正的优势,根本就不在所谓的深度以及面积上,地下6层也好,面积远超新街口也罢都没有实际意义。江北真正的优势在于整体布局、统一规划的思路。通过充分发掘地下空间,以实现最大化区域空间开发、最长久发展空间预留、最充分交通系统布局。
当然江北地下城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前期基础投入期过长以及是否存在过分规划的可能。毕竟江北地下城的主体,一个是轨道交通枢纽,另一个是地下商业层。但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地下商业层是否真正符合时代的需要,能否真正发挥其设想的作用,我觉得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