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30分钟读完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如何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30分钟读完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我用演绎读书法30分钟读完了《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我窥见了洛克菲勒成为石油大亨的谋略与秘密,下面看我如何操作?演绎读书法强调先掌握书的整体结构脉络,再深入挖掘核心问题,就像演电影,得先明白故事的整体脉络,人物关系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演出自己的角色……关于个人成长,有一句千古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读万卷书是个人成长最便捷、最高效、成本最低的方式,但大多数人选择不吃读书的苦,于是他们成了那80%的随波逐流的大众……为了提高读书效率(不单纯是速度),我看了很多指导书、刷了很多教快速读书的视频,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苹果读书法、麦肯锡读书法等,亲测之后我发现,每种读书法都有有效的部分,也有需要摆烂的部分,于是我把我用过的方法组合之后,发明了个人认为最高效的读书法:

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 增量本人 ▲

大家好,我是增量本人,今天分享新发明的高效读书法:演绎读书法,纯干货!

用对方法,30分钟读完一本书,并掌握书中的核心观点并不难

巴菲特每天读书5小时,能读5份报纸,外加若干公司财报,还会读1-2本书,效率相当高,而且巴菲特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读书,可见高效率地读书,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何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30分钟读完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1)

尹烨大神也是读书高手,他在圆桌派就像一个百科全书,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甚至能精确到准确的时间……他自称一本2-300页的书,他基本1-2个小时就看完了,而且书中的脉络框架和核心内容都能烂熟于心……

如何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30分钟读完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2)

关于个人成长,有一句千古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

读万卷书是个人成长最便捷、最高效、成本最低的方式,但大多数人选择不吃读书的苦,于是他们成了那80%的随波逐流的大众……

如何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30分钟读完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3)

为了提高读书效率(不单纯是速度),我看了很多指导书、刷了很多教快速读书的视频,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苹果读书法、麦肯锡读书法等,亲测之后我发现,每种读书法都有有效的部分,也有需要摆烂的部分,于是我把我用过的方法组合之后,发明了个人认为最高效的读书法:

演绎读书法

演绎读书法强调先掌握书的整体结构脉络,再深入挖掘核心问题,就像演电影,得先明白故事的整体脉络,人物关系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演出自己的角色……

如何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30分钟读完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4)

我用演绎读书法30分钟读完了《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我窥见了洛克菲勒成为石油大亨的谋略与秘密,下面看我如何操作?

首先,花2分钟读书的封面简介,掌握作者和书的主要内容,这本书是以为出生贫穷却创造了石油帝国的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主要是讲洛克菲勒创造财富的心得和方法。

其次,花13分钟左右的时间去读目录,至少读3遍,第一遍快速扫视目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目录,做上标记;

第二遍,再次快速扫视目录,重点去注意自己第一遍没注意到的目录;

第三遍,仔细地整体阅读目录,并且梳理目录的结构及逻辑关系;

完成前三步大概会花掉5分钟时间。剩下的8分钟,拿出一张A4纸按照自己理解的结构和逻辑画目录的思维导图

我画了2个版本。

如何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30分钟读完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5)

最终,在13分钟的时间里,搞清楚这本书的结构脉络:洛克菲勒教儿子在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为人处世之道。

作为打工人的时候要藏住自己的锋芒、要敢于挑战苦难、要积极乐观;

在成为一个创业者时,要做充足的准备、要能够化侮辱和压力为动力、要懂得合作共赢等;

在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后,要做金钱的主人,让钱为自己创造价值,要懂得激活人才的能量,要承担社会责任,要造福社会和人类等。

第三,花15分钟带着自己的疑问去书中找答案。前十五分钟明白了书在写啥,以及书的结果和逻辑等,用剩下的15分钟,带着自己关于目录的疑问到书中去找答案,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每个问题2-3分钟。

这一步用的是苹果读书法。

就像我们去果园摘苹果,虽然果园里有很多水果,但是要记得你只是来摘苹果的。

这一步你需要做读书笔记,用Q&A的方式即可,写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去书中找出答案,复制到问题下边即可。

如此,重复找到4-5个问题,基本就明白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了。

需要强调的是,疑问就是那种你拿不准答案或者根本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如何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30分钟读完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6)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易,不为不成。

我们缺的不是读书的方法,而是去读书的勤奋和勇气,道理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并不意味着谁注定过不好这一生,而是因为因果之间还需要一个行动,才能让“起心动念”成为“当下所受”。

读书去吧,就现在

点亮「在看」

你还知道哪些「成长干货」?留言区聊一聊。

推荐阅读:
人教版教材插图的真凶,可能被我找到了

作者|增量本人,90后自由撰稿人,靠写作实现财务自由

排版|增量本人

—— END ——

你好,这里是个人成长领域“最具潜力微信公众号TOP100”——增量本人。全网粉丝超过10余万,个人成长领域优质创作者,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厉害的自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