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老了怕孤独,不能说不怕老了孤单

人老了怕孤独,不能说不怕老了孤单我也很怕老了孤单,但是谁老了不孤单呢?谁老了又能体体面面的、儿孙环绕的死去呢?他曾坦言过:丁克唯一的缺点就是晚年生活可能会孤单一点,生病了身边没有人照顾,可如果在年轻时就未雨绸缪,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后一切都不是问题。这些选择不生育孩子的人,我们将其称为"丁克族"。相信,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类人的存在。另外,不得不承认,丁克族这个群体的发展趋势只会越来越壮大。认识一个朋友,他就选择了丁克。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有人想体验做母亲、父亲的感觉,有人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

选择丁克或生儿育女,无非就是这两种生活方式的抉择:先甜未必后苦;先苦未必后甜。

主要看你选哪个。

人老了怕孤独,不能说不怕老了孤单(1)

选择丁克,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现如今生儿育女已经不再是人生的必答题,而成为一道选择题了。

这些选择不生育孩子的人,我们将其称为"丁克族"。

相信,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类人的存在。另外,不得不承认,丁克族这个群体的发展趋势只会越来越壮大。

认识一个朋友,他就选择了丁克。

他曾坦言过:丁克唯一的缺点就是晚年生活可能会孤单一点,生病了身边没有人照顾,可如果在年轻时就未雨绸缪,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后一切都不是问题。

我也很怕老了孤单,但是谁老了不孤单呢?谁老了又能体体面面的、儿孙环绕的死去呢?

对于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父亲母亲,我自认为不算不孝顺,但也只能隔月回家看看,然后每年过年时才能住上几天。

再者我也不敢保证我辛辛苦苦地把孩子养大了,他就能天天留在我身边,陪着我、顾着我。

人生何其短,未必有明天,所以生前哪管身后事,浪得几日算几日。

人老了怕孤独,不能说不怕老了孤单(2)

选择丁克的人,大抵都是崇尚自由的吧:两个人努力把四个老人负责好,并把自己的养老钱存好,退休后就享受生活。

他们没被所谓的传宗接代套牢,他们是最聪明的也是最幸福的:人生在世没白活一回,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活出了自我。

记得同办公室里的一位已婚已育妇女也曾说过:如果有下辈子绝不要孩子,真的太累了!一生最好的年华都在哺育孩子,孩子大了才发现一切尘埃落定,容颜不再,青春已逝。

有出息的孩子还是占少数的,多数为普通家庭的孩子,我们也是普通人,也没有经历所谓的书香熏染,对孩子的教育可不是手到擒来,不小心就出问题,于是只能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地把孩子带大,结果可想而知,太累了。

这又是多少父母的痛点:不是孩子不优秀,是我们自己不够优秀,所以就不想再逼他人,也不想再逼自己,只想用喜欢的方式过好自己的余生。

人老了怕孤独,不能说不怕老了孤单(3)

丁克族,从来就不是自私、不负责的人

有人认为生命最基本的意义在于延续,丁克是违反了大自然规律的,它是一种自私自利、不愿负责的心理疾病,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形式的缺失。

首先,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花了几亿年的时间才爬到生物链的顶端,其存在的意义并非就是单纯的繁衍。

尤其是现在,随着思想的进步,人们会更加重视繁衍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都说丁克一般最爱自己,其他亲人对于他们而已是可有可无的,他们的自私心理很重,所以选择逃避了责任和义务,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自己不确定是否可以承受另一个人的人生的时候,选择放弃承受,我不认为这是自私,相反这是活的明白。

什么是责任?给得了孩子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才叫责任;什么是义务?让父母在自己成人后不要再为自己有质量的生活而费心费力,甚至还能给父母有尊严有质量的养老生活才叫义务。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我觉得可能没有把握的两全其美,于是我选择删掉一个从未存在过的人,这不是更负责任又是什么?

人老了怕孤独,不能说不怕老了孤单(4)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新闻,一个15岁的男孩把邻居9岁的女儿侵害致死,而这个男孩却始终表现冷漠。

这个男孩的父亲在法庭上一直强调:我没有文化也不懂得教育孩子,我是法盲。

后来记者采访这位父亲,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这个父亲又说:我家很穷,我没有文化不懂得教育孩子,不过我还有一个孩子呢,是女孩,能好点。

这个父亲首先想到的是家里穷没有钱,也不需要对被害女孩进行经济赔偿,另一个想法是幸亏我还有一个孩子,这个儿子就不要了也没关系,还有就是他认为孩子不需要家庭教育。

他一直都在拿自己没文化、没钱当借口,一直都在推卸责任,这种人是否还不如丁克族?

丁克族衡量自己有没有做人家父母的能力,然后再决定要不要生孩子,否则的话就是生个孩子出来不仅教育不好也危害社会,危害别人。

所以说,丁克族并不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人,反而是一群特别有责任心、特别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人老了怕孤独,不能说不怕老了孤单(5)

丁克族,从来就不指望所谓的养儿防老

也有人认为丁克族也就年轻的时候能自由惬意,到老了必定孤单,如果生病不能自理的话,那就更惨了;不像孕育有孩子的家庭,起码有个孩子守在病床前伺候,也就是说养儿能防老。

想起《天道》里王志文饰演的丁元英曾说过:如果你养儿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你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

生养孩子是公益事业,不是养老事业,如果养儿的目的是为了防老,那才是最自私的想法。

因为孩子将会是你们达成自己愿望的工具,可孩子却是独立的个体,他也有他自己的自由。

实际上,养孩子才是风险性最大的投资,耗费的精力、时间和财力都是无法计量的,而且孩子结婚后他有自己的家要照顾,父母也只会被排到末尾。

就像有个故事说的:一个母亲有3个女儿,母亲说她养3个女儿要300万,到老能收到30万的养老钱就很满足了。

有一条评论一语中的:可能不会,因为你的女儿要用300万去养你的外孙子女。

网上有句话说的很有意思: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指望养儿防老?

先不说自己的子女能否在自己年老之后赡养与陪伴自己,先看看自己现在是否能做到赡养并陪伴自己的父母。

现在大多的年轻人能做到不啃老、逢年过节想着回家陪陪父母就已经是天大的孝顺了,而且久病床前无孝子是真理。

所谓的养儿防老早就不实际了,如果只是为了这个原因,因为满足世俗观念去生孩子,这一辈子都会过得很辛苦。

除非你本身就很喜欢孩子,感觉孩子能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人老了怕孤独,不能说不怕老了孤单(6)

丁不丁克,两者都可以过得很好

做一种选择,有得必有失,生个孩子,年轻时会很累,不自由,但老了以后确实可以享受儿孙绕膝;做丁克,年轻时压力小,可以尽情享受生活,老了以后可能会孤单。

可无论养儿还是养老都应该是社会问题,而不应该对家庭进行道德绑架。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走的路线不同,欣赏的风景也会不同!有的人喜欢孩子,养育陪伴孩子成长,不求一点回报,不管一生多么劳累,多么辛苦,都会无怨无悔。也有的人自己挣自己花,一生好吃好喝好玩,潇洒走一生,说多了也不过人生百态罢了。

就像一个60后的丁克族曾说的:

是不是丁克都是一道风景,天伦之乐是你们的风景,丁克家庭有丁克的风景,没什么可叹的,关键是你的心情是否愉快。

丁克跟生儿育女各有千秋,好与不好在于观念问题。

其实二者也都没有错,只是别去诋毁,因为那是别人的生活。


本文转自一只喜欢鱼的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