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能赢,别争了就是是人
不是每个人都能赢,别争了就是是人今天这里的“斯人”与“是人”意义相同。但在先秦时期,“斯”与“是”这两个字是不是一个意思?先秦时期其他文献是否也有“斯人”与“是人”意义相同用法相同的旁证?《论语》有“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庄子》有“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游》)。如果深究这个问题的话,是可以再去找一找证据的。而那些坚持认为《孟子》这里是“斯人”的,文献出处在哪里呢?需要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其他版本的《孟子》作“斯人”。古书印刷有错不奇怪,古书传抄有缺字漏字错字错行也不奇怪,这也是校雠的对象。如果找到有“斯人”的文献,那最多在再次出版的时候增加附注“他本作‘斯人’”而已,现在也有很多出土文献与流传至今的文献有差异,并不奇怪。《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第一本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宋本影印本,第二本是中华书局以明本为底本和校勘本而编辑出版的,第三本是王力主编的非常经典的古代汉语大学
最近这个“是人”与“斯人”争得不亦乐乎,已经扯到曼德拉效应了,一滴大汗掉了下来。
关键是这个争论来源于中小学教材的选文。注意,“教材”是个关键词。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代,书籍和教材有着非常强大的权威性,特别是教材,是不能有错的。然而最近那些教材事件,把这个权威性消解得太多了。
言归正传,说“斯人”与“是人”的事情。在古籍出现异文的时候,我们得讲证据。于是我找了家里的有关《孟子》的书,不太全面,可窥一斑。
宋本影印本《孟子集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第一本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宋本影印本,第二本是中华书局以明本为底本和校勘本而编辑出版的,第三本是王力主编的非常经典的古代汉语大学教材,都是“是人”,而且都没在“是人”处附注“斯人”的异文。如果有其他版本是“斯人”,注解者则会附注“他本(某本)作‘某字’”,不要小看明清的版本学校雠学训诂学,特别是四书作为南宋后科举考试的教材,对教材的校勘和印刷,古人不比今天差。
而那些坚持认为《孟子》这里是“斯人”的,文献出处在哪里呢?需要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其他版本的《孟子》作“斯人”。古书印刷有错不奇怪,古书传抄有缺字漏字错字错行也不奇怪,这也是校雠的对象。如果找到有“斯人”的文献,那最多在再次出版的时候增加附注“他本作‘斯人’”而已,现在也有很多出土文献与流传至今的文献有差异,并不奇怪。
今天这里的“斯人”与“是人”意义相同。但在先秦时期,“斯”与“是”这两个字是不是一个意思?先秦时期其他文献是否也有“斯人”与“是人”意义相同用法相同的旁证?《论语》有“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庄子》有“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游》)。如果深究这个问题的话,是可以再去找一找证据的。
如果确实找不到证据的话,那“斯人”就是错了,就是在编撰教材的时候不严谨弄错了,然后将错就错,一直错下去。
可能是后面“斯”、“斯人”的用法比较多,然后记忆混淆了。试看看:“微斯人,吾谁与归?”“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范仲淹《岳阳楼记》);“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具物昔未改,斯人今已亡”(崔融《登东阳沈隐侯八咏楼》),“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兰亭序》)还有很多很多。
如果记忆混淆就是混淆,如果教材不严谨就是不严谨,我觉得没有啥好争论的,错了就改,有那么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