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的紫砂壶大师:晚清时期制作紫砂壶的八位名家
明清以来的紫砂壶大师:晚清时期制作紫砂壶的八位名家俞国良 云方抽角壶民国 俞国良制线圆壶俞国良(1874-1939)原籍无锡,是晚于黄玉麟的名手。生于1874年,制壶技艺精湛。曾受聘为苏州金石家、书画家吴大澄(著名书画家吴湖帆的祖父,历任广东巡抚、湖南巡抚)制壶,后为两广总督端方制壶,名重一时。1915年为葛德和陶器公司、利永陶器公司制壶,所制“四方传炉”为中国选送参加1932年美国芝加哥博览会的紫砂产品之一,获优秀奖。俞国良老家在无锡锡山,故常用印章“锡山俞氏”“锡山俞传”。晚年定居宜兴蜀山,与当地邵氏寡妇成婚,传艺于邵氏后人邵陆大、邵宝琴,1939年病逝,安葬于老家锡山。邵宝琴即倪顺生之母。
文章来源:六一堂
作为爱壶人,你可知道晚清时期的紫砂八大家都是谁吗?
他们分别是:邵大亨、俞国良、邵景南、邵友廷、何心舟、邵大赦(邵赦大)、申 锡、黄玉麟。
俞国良
俞国良(1874-1939)原籍无锡,是晚于黄玉麟的名手。
生于1874年,制壶技艺精湛。曾受聘为苏州金石家、书画家吴大澄(著名书画家吴湖帆的祖父,历任广东巡抚、湖南巡抚)制壶,后为两广总督端方制壶,名重一时。1915年为葛德和陶器公司、利永陶器公司制壶,所制“四方传炉”为中国选送参加1932年美国芝加哥博览会的紫砂产品之一,获优秀奖。
俞国良老家在无锡锡山,故常用印章“锡山俞氏”“锡山俞传”。晚年定居宜兴蜀山,与当地邵氏寡妇成婚,传艺于邵氏后人邵陆大、邵宝琴,1939年病逝,安葬于老家锡山。邵宝琴即倪顺生之母。
民国 俞国良制线圆壶
俞国良 云方抽角壶
民国 俞国良制段泥扁墩壶
民国 俞国良一百果壶
俞国良 矮八方壶
民国 俞国良制石生铭紫泥传炉壶
民国 俞国良·柿花套组
清末民初 俞国良制段泥汉君壶
邵大亨
邵大亨(1796-1850),活跃于嘉庆道光年间,宜兴上袁村人,是继陈鸣远以后的一代制壶大家,其制壶以气韵见长,所作多简洁庄重,气度不凡。
清代高熙在《茗壶说赠邵大亨君》称:“其掇壶,颈项及腹,骨肉亭匀,雅俗共赏,晌者之讥,识者谓后来居上。嘴注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长注尤古峭。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口内厚而狭,以防其出。气眼外小而内巨,如喇叭形,均无窒塞不通之弊。且贮佳茗,经年滋味不变。此皆前人所未逮者”。
顾景舟大师也认为“大亨壶各式传器堪称集砂艺之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大亨壶在清代已被珍若拱璧,历来深受藏家珍爱,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誉。
邵大亨制鱼化龙壶
邵大亨掇球壶
邵大亨制子冶铭掇球壶
邵大亨款加彩瓜瓞绵绵莲子壶
清 邵大亨款八卦壶
清嘉庆 邵大亨制 六角莲子壶
邵大亨制紫泥大德钟壶
邵景南
邵景南(1796-1874),号留佩主人。清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清末宜兴上袁村“邵家壶”传人,善仿明代名壶,传器底有“姑苏留佩”款水平壶,所制壶器均由邵二泉铭刻,工于制壶,制作精细,品类较多,壶底常用“邵景南制”线框阳文楷书印,口内常用“景南”坚定椭圆楷书章。
参阅:《宜陶之旅》第182页,台湾李佑任陶艺公司出版,1987年。
邵景南 莲子壶
邵景南款诗文紫砂壶
清中期 邵景南制太极八卦一捆竹壶
清 邵景南制 泥绘仿古扁腹壶
邵景南 八卦捆竹
清道光 邵景南段泥石瓢
邵友廷
邵友廷,宜兴上袁村人,他精工壶艺,尤其善于制作鹅蛋壶和掇球壶。邵友廷成名于邵大亨之后的一位制壶名家,形制尚朴,技艺腴丽。并传继子程寿珍,为其造就紫砂艺品的坚实基础,成为屡摘国际金奖的名手。是近代制壶名家程寿珍的养父。
他制作的紫砂壶大多工整、规矩,尤其擅长制作方圆器和加彩壶。邵友廷制作的器物,大多盖有“友廷”两字的椭圆形阳文篆印。
邵友廷 汉扁壶
邵友廷制 陈寿珍金奖双龙耳紫砂瓶
清 邵友廷款木瓜壶
邵友廷紫砂龙蛋壶
清道光年 邵友廷款掇球壶
清晚期 邵友廷制少山刻紫泥德钟壶
何心舟
何心舟,字子陶,号韵石、石林、石林居士,斋名曼陀华馆,浙江绍兴人。其人抟砂技艺高超,善制壶、盆、水洗等各类紫砂器物,且制器往往造型独特,独具匠心,为当时之文人所喜。
当代紫砂艺术大师顾景舟先生曾在《溯源话艺——谈文人及书画界与砂艺的集合》一文中这样写道:“到同治中业至光绪的数十年中……这个阶段在文人与砂艺的结合史上继续谱写光彩的,要推梅调鼎与制壶家韵石的合作。”
梅调鼎与何心舟(韵石)的合作,一个是练泥调砂高手,一个是高逸的书法大家,所呈现出来的是耳目一新的文人砂壶。玉成窑紫砂在器形上颇为考究,其以传统器型为基础加以创制改良,每件必从文人角度出发,为紫砂艺术带来了更多更丰 富的形式与内容,掀起了紫砂艺术史上的又一波高潮。
用顾景舟的评语来说是“所有传器,品式多样,形制亦雅,最值得赏识的是壶上书法端秀,刀镌利索;从鉴赏角度而言,制作技法虽不够精致,造型结构却别出心裁,一脱陈俗意趣。铭 句、书法与壶身三者融合无间,堪称‘曼生壶’之后又一佳话。”
何心舟 博浪紫砂壶
清 何心舟制提梁壶
何心舟制、胡公寿书 清玉成窑段泥壶 马蹄尊
清同治 玉成窑何心舟制紫泥乳鼎壶
清同治 玉成窑何心舟款半月壶
清末·胡公寿铭何心舟制 石瓢壶
清中期 何心舟制一粒珠壶
邵赦大
邵赦大(也有作邵大赦),清道光至同治年间人。名邵权寅,出生于宜兴川埠邵家,为大彬弟子邵文金、邵文银的后人。悉心钻研杨彭年技艺,所制竹段、梅桩、风卷葵诸式,时人争购。邵赦大于光绪十五年( 1890 年)创立权寅陶器店,店号印款为“权寅赦记”。
邵赦大先制壶,后经营,所用印款为“权寅赦记”四字楷书方正回纹边框印,自制壶盖有邵赦大作者印,订制壶只在壶底有“权寅赦记”章款。常用印章有:赦大、赦记、权寅赦记等。梅桩,是邵赦大的拿手花货。
自从清乾隆后梅桩造型的贴饰工艺广为流行,清中期最为出名的花货艺人既是著名紫砂大家杨彭年的妹妹杨凤年,其次就是邵赦大。清中的花货不象清初项圣思、陈鸣远那样地活像,也不象民国货那样的逼真,而追求一种紫砂堆塑所具有的特殊美。
清道光 邵大赦制紫泥福禄寿壶
邵大赦制段泥湖石纽提梁壶
清道光 邵大赦制大圆竹壶
清 邵大赦 永宝壶
清道光 邵大赦制紫砂竹节笔筒
申锡
申锡,字子贻,清道光至咸丰年间人,当年因游宜兴玉女潭有「帝命主苏山,功成有申锡」之句,故名。所制壶,壶底多钤「茶熟香温」闲章阳文篆书方印,盖内有「申锡」阳文楷书小印。申锡常和瞿子冶、朱石梅等文人合作。《阳羡砂壶图考》评:「阳羡壶艺能蔚为名,当推其为后劲,后此则有广陵绝响矣」。
申锡制彩泥堆绘井栏壶
清 申锡制 瞿子冶铭 顾景舟配盖石瓢壶
申锡制四方壶
清道光 瞿子冶铭申锡制茶熟香温款段泥石瓢壶
申锡制 兰圃铭 泥绘花卉匏瓜壶
清 申锡制石楳铭南瓜壶
清道光 申锡制玉山刻茶熟香温款段泥汉瓦壶
黄玉麟
黄玉麟(约1827-1889,道光-光绪)江苏宜兴人,年十三从同里邵湘甫学陶器,三年有成,善制掇球、供春、鱼化龙诸式,精巧而不失古意。又善制假山,得画家皴法。吴大徵及顾茶林先後来聘,为各制壶若干。大徵富收藏,玉麟得观彝鼎及古陶器,艺日进。
黄玉麟制鱼化龙壶
黄玉麟制吴昌硕题字弧棱壶
清 吴昌硕刻黄玉麟制扁圆壶
黄玉麟 合欢壶
清光绪 黄玉麟制仿供春全段泥树瘿壶
清末 黄玉麟、吴昌硕鼓腹壶
清晚期 黄玉麟制紫泥铺桂花砂一粒珠壶
清晚期 黄玉麟制俊卿刻半瓢壶
清晚期 黄玉麟制作紫泥秦权壶
今天同大家分享晚清时期制作紫砂壶的八位名家。
与壶友们一同赏鉴!
整理不易,欢迎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