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杜甫最奇葩的诗:杜甫骂人最狠的一首诗

杜甫最奇葩的诗:杜甫骂人最狠的一首诗此事传出后,天子大怒,成都尹崔光远也因不能禁止兵将抢劫百姓,被坐罪罢职。虽然花敬定是一员骁将,为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有个缺点,就是居功自傲,骄纵不法。他放纵士兵大肆掠夺东川,有的士兵为了抢夺妇女手腕上戴着的金首饰,干脆把人家手给砍掉,并且还屠杀了上千人,伤害了很多的无辜百姓。上元二年(761年),梓州刺使段子璋叛乱,出兵袭击了东川节度使李奂,自称梁王。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尹(相当于成都市市长)崔光远派出了他的得力干将花敬定前去平定叛乱。五月十六,花敬定率领的部队率先攻克了段子璋的大本营,并击杀了“梁王”段子璋。

杜甫最奇葩的诗:杜甫骂人最狠的一首诗(1)

现在人们常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来形容美妙的音乐,其实这两句诗最开始的时候是杜甫用来骂花敬定的。

杜甫在骂他之前还不让恭维他一番,尊称他为花卿,“卿”是当时的人们对对方的一种尊称,一种客气的称呼,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花先生。

杜甫写这首诗还得从一场叛乱说起。

安史之乱后,藩镇各自为势、叛乱不断。

上元二年(761年),梓州刺使段子璋叛乱,出兵袭击了东川节度使李奂,自称梁王。

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尹(相当于成都市市长)崔光远派出了他的得力干将花敬定前去平定叛乱。

五月十六,花敬定率领的部队率先攻克了段子璋的大本营,并击杀了“梁王”段子璋。

虽然花敬定是一员骁将,为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有个缺点,就是居功自傲,骄纵不法。他放纵士兵大肆掠夺东川,有的士兵为了抢夺妇女手腕上戴着的金首饰,干脆把人家手给砍掉,并且还屠杀了上千人,伤害了很多的无辜百姓。

此事传出后,天子大怒,成都尹崔光远也因不能禁止兵将抢劫百姓,被坐罪罢职。

当时正在成都定居的杜甫闻听此事后,忍不住拿起笔杆子,委婉地斥责了那个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的将军——花敬定。

戏作花卿歌

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
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唯多身始轻。
绵州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
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
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
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

这首《戏作花卿歌》的意思很直白,前面夸张“花卿”骁勇善战,平叛有功,后面则是批评他平贼之后,不该忘乎所以,留蜀滋乱。尤其是最后两句“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明显是希望他早点离开成都的意思。

杜甫最奇葩的诗:杜甫骂人最狠的一首诗(2)

如果说《戏作花卿歌》是明目张胆的嘲讽,那么这首《赠花卿》则算是委婉的讽刺了。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的弦外之音就是花敬定日日在府中演奏只有皇帝才能听的音乐,简直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诗圣就是诗圣,只用了短短28字,便将心中所有的讽刺和愤怒化在纸上,一语双关,表面上是夸赞,实则是狠狠的羞辱,真是“杀人于无形之中”。

宋人张天觉读过此诗后说道:“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认为杜甫这首绵里藏针,意在言外的诗,远比直接讽刺高明得多。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诗圣这首“骂人诗”渐渐被人曲解,误以为是夸奖他人唱歌好听、弹奏乐器好听的句子。

花敬定并没有像杜甫说的那样去驻守京城,保护天子,而是被段子璋的叛军斩杀。段子璋残部逃至丹棱境内竹林寺铁桶山(今四川丹陵县境内),花敬定一路追剿,因兵力疲惫,未能成功。后反被叛军斩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