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对决成龙电影宣传:英伦对决可惜成龙
英伦对决成龙电影宣传:英伦对决可惜成龙这一场饥荒,据说杀死了接近一半的爱尔兰人口......所以当时很多爱尔兰人不得不逃往美国新大陆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19世纪40年代,在爱尔兰爆发了大规模的土豆瘟疫,让爱尔兰人赖以生存的土豆大量绝收,发生了大规模饥荒。而英国,不但不给爱尔兰提供支持,而继续在饥荒年间逼迫爱尔兰输出粮食给英国,更有甚者,当时的英国还拦截阻扰着来自土耳其给爱尔兰的粮食援助。甚至当土耳其苏丹迈吉德一世表示,愿意捐献1万英镑给爱尔兰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竟然要求他只拿出1000英镑来,理由是女王自己只捐赠了2000英镑,外国援助不可以超过女王陛下.......因为本片的政治历史背景太强,而且是故事情节的主线,所以需要做一个了解,才能更好的知道这些人物之间的冲突由来:首先,北爱尔兰与大英格兰不列颠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历史可以追溯到1609年........究其核心,仍然是民族与宗教之间的种族与信仰纷争。英格兰,信奉的是新
原创 2017-12-19 R君 R君爱电影
从电影里看天下,看未来,看人生!
喜欢就关注我吧
R君说听到成龙的名字,大家都觉得这基本上逃不出动作喜剧的路数。大概在成龙拍摄(或参与)的影片中,也就《新宿事件》和《警察故事2013》属于特别严肃的电影,那么这部《英伦对决》可以属于第三部。
因为本片的政治历史背景太强,而且是故事情节的主线,所以需要做一个了解,才能更好的知道这些人物之间的冲突由来:
首先,北爱尔兰与大英格兰不列颠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历史可以追溯到1609年........究其核心,仍然是民族与宗教之间的种族与信仰纷争。
英格兰,信奉的是新教,而爱尔兰则信奉天主教。而作为征服者的英格兰,从一开始就对爱尔兰人充满了各种的敌意和压迫。 很自然,这些压迫和敌意形成了反抗,甚至演变为大规模的暴力冲突。1641年,爱尔兰人发动了暴乱,杀死了很多英国新教徒,很快英国做出了反击,著名的英国将领“格伦威尔”率领了军队,屠杀了几十万爱尔兰人。据说,这10年的战乱中,接近有50万爱尔兰人死于战争和因为战争导致的疾病和饥荒。 而战争的最终结果,是胜利的英格兰再次统治了爱尔兰,并且加上很多奴役,歧视性的法律,比如剥夺爱尔兰人受教育的权利,不得担任公职,没有选举的权利等等.......基本上,就是彻底从文化和教育上,准备将爱尔兰的种群永远打入社会的底层。(看到这里,你不会再觉得所谓英伦是有多么的高雅绅士了吧。想想《勇敢的心》中引发威廉华莱士暴动的,同样是那些野蛮的统治和规则,比如初夜权等等......文化人粗鲁野蛮起来,绝对比一般人更加狠毒.....)
19世纪40年代,在爱尔兰爆发了大规模的土豆瘟疫,让爱尔兰人赖以生存的土豆大量绝收,发生了大规模饥荒。而英国,不但不给爱尔兰提供支持,而继续在饥荒年间逼迫爱尔兰输出粮食给英国,更有甚者,当时的英国还拦截阻扰着来自土耳其给爱尔兰的粮食援助。甚至当土耳其苏丹迈吉德一世表示,愿意捐献1万英镑给爱尔兰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竟然要求他只拿出1000英镑来,理由是女王自己只捐赠了2000英镑,外国援助不可以超过女王陛下.......
这一场饥荒,据说杀死了接近一半的爱尔兰人口......所以当时很多爱尔兰人不得不逃往美国新大陆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自此,爱尔兰人对英国的幻想就此破灭,为了争取北爱尔兰的主权独立,从此走上了上百年的武力和恐怖主义相结合的对抗道路.......1919年,爱尔兰共和军成立,新芬党是爱尔兰共和军的主要领导者。 从1968年至2002年,因为北爱暴力冲突和袭击,有3500多人丧生。而最著名的北爱共和军的“事迹”,就是1979年暗杀了英国的海军元帅蒙巴顿。
如果你觉得这只是过去的历史,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英国对爱尔兰的各种敌视压制,一直延续到了近代撒切尔时代。1981年北爱举行了大型绝食示威活动,从3月1日一直到10月3日,整整饿死了10个人,仍然没有换得英国政府的一丝让步,撒切尔夫人也是因为这一次毫不心软,得到了“铁娘子”的称号.......
北爱与英国的对抗在2005年终于进入了一个阶段性终结。新芬党宣布解散爱尔兰共和军的武装,并和长期争斗的北爱民主统一党携手组成了北爱联合地方自治政府,似乎一切都在走向和平争取的方式......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力量都赞同和平方式,在新芬党内部和解散了的爱尔兰共和军中,激进派和保守派之间仍然在进行着各种明争暗斗,2009年3月,北爱激进派再次制造了2起恐怖袭击事件,让北爱始终成为大英帝国脚下的一个地雷.....
而今天的电影《英伦对决》,就是以这些恐怖袭击事件为背景创作的.....皮尔斯布鲁斯南的扮相北爱政府副部长汉尼斯(下图左),则明显的对照了现在的新芬党党魁亚当斯(下图右边)......
可怜我们的成龙,因为女儿无辜正好在恐怖袭击的现场,就被卷入了这场政治争斗之中.......
行事太绝总会付出代价.......《英伦对决》有2条线:
- 成龙的女儿不幸在北爱共和军的袭击中不信身亡,而成龙则认定作为前共和军首脑的汉尼斯是绝对有办法知道内幕的人,因此不惜以一己之力不断威胁和逼迫他交出线索。而作为一党之首和前“共和军”首脑的汉尼斯当然不会轻易受要挟,安排了自己的各种势力试图消灭成龙。最终,当然没有得逞,而成龙也最终找到了这些恐怖袭击实施者,孤身一人进去把他们杀了个精光,并最终也曝光了试图伪装自己清白的汉尼斯。 但是这其实仅仅还是一条副线......
- 主线仍然是汉尼斯作为北爱的政府高官,一方面试图继续在政府这里展示他作为北爱地区和党派的核心领导人,另外一方面则在私下教唆老部署继续执行恐怖活动,来要挟政府释放关押在政府监狱的亲信;玩着典型的2面3刀的游戏,试图从中渔利......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党内的激进派早就对他看不顺眼,觉得他失去了战斗力,因此把他的安排变成了真正的恐怖袭击;而他的妻子因为他对妻子的亲属在危难时候不出手相救而导致他们死亡耿耿于怀,私通了他的侄子,串通了激进派一手布置了这些恐怖袭击.....而汉尼斯身边的女情人,则早就是恐怖执行团队安排在他身边的眼线......
在一番你死我活的争斗和阴谋中,汉尼斯终于发现了自己早就被蒙在鼓里的事实,老辣的汉尼斯立刻杀死了自己的反对者,把袭击团队出卖给政府,还试图指使自己的侄儿去杀死成龙.......
最终,孤胆英豪的成龙先行一步,不仅收服了汉尼斯的侄儿,还抢在军警之前,孤身杀入恐怖分子的藏身之所,一场恶战杀光了所有的人,并最后揭露了汉尼斯的丑恶嘴脸。
看似风度翩翩,高高在上,严辞正义的副部长,背地里不仅对家庭不忠,更对政府玩着双面间谍的游戏,心狠手辣又厚颜无耻。 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出卖亲人、战友、组织,是狠心政客的典型。
只可惜,电影最终并没有演示出他最终的结局.......
作为政治背景的动作片,《英伦对决》的主题并不是为了彰显成龙的复仇之线,而更主要是为了揭露汉尼斯这样的北爱“政治领导人”的肮脏行为,某种意义上,是英国人在试图揭露北爱所谓的政治诉求背景是建立在怎样一种组织上........
就这点来说,《英伦对决》的塑造是成功的,也算是一种政府的公关宣传片.......
只可惜了成龙,虽然依然身手出色,角色正面,只是这部电影主题太过鲜明和突出,让私人复仇的线条变成了陪衬,甚至有些格格不入的违和感......也许马丁坎贝尔是真的想试一下让成龙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吧.......
但是,无论如何,《英伦对决》还是一部可以一观的影片,尤其作为了解北爱和英国历史背景的启蒙引子,这也算是本片最大的意义所在吧.......
R君,2017年12月19日,于上海
·END·
R君爱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