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城历年片头:新艺城风云下
新艺城历年片头:新艺城风云下但与此同时,一些有想法的导演和编剧便难免被埋没,甚至扼杀。在奋斗房里,人人都可以发言,人人都可以反驳,这让新艺城电影永远是集体思维,永远站在了观众一边,正如他们的口号,“新艺城出品,观众有信心”。新艺城风云(上):奇谋妙计七大怪,搅动江湖新秩序04 观众有信心,徐克没兴趣新艺城最大的武器和弊端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集体创作”。
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上一篇新艺城风云我们说到,新艺城白手起家,仿佛“刀仔锯大树”,力撼邵氏嘉禾两大公司,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留下无数港片迷们津津乐道的经典。
这一篇,我们说说新艺城是如何在十年间,从极盛走向衰落的。
前情提要:
新艺城风云(上):奇谋妙计七大怪,搅动江湖新秩序
04 观众有信心,徐克没兴趣
新艺城最大的武器和弊端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集体创作”。
在奋斗房里,人人都可以发言,人人都可以反驳,这让新艺城电影永远是集体思维,永远站在了观众一边,正如他们的口号,“新艺城出品,观众有信心”。
但与此同时,一些有想法的导演和编剧便难免被埋没,甚至扼杀。
在所有的新艺城导演中,最受“打击”的毫无疑问是梁普智,作为一个“鬼佬导演”,他在新浪潮那一批里可能是最商业的一个,一部《跳灰》直接入了当年的票房前三,和新艺城的取向貌似最贴合。
但梁普智同时又是一个很坚持己见的导演,当年他拍《阴阳错》,拍着拍着觉得剧本不行,于是有空没空就跑去改剧本,而新艺城的剧本基本上都是七人小组定下来就不能改的,于是有一天看素材,发现拍的和原剧本完全不同,麦嘉就斩钉截铁地把梁普智的导演撤掉了,换上了新人林岭东重头拍过。
《阴阳错》一波多折,导演由梁普智换成林岭东,摄影师更被换掉十一个
这样的事情在《英伦琵琶》的时候又差点发生,《英伦琵琶》是在英国拍摄,临行之前公司同样三令五申不可以改剧本,但梁普智仍是“本性难移”,到了现场还是改了剧本,于是和泰迪罗宾爆发了冲突,梁普智气愤地扔了剧本,泰迪罗宾则甩出一句,“你是不是要走?是的话我来拍。”这才让电影按照原本的思路拍完。
我们现在已经无从得知假如由着梁普智修改电影会变成什么样,《阴阳错》已经成为经典,《英伦琵琶》却没有达到预期,但对于新艺城的导演来说,其“主导性”是相当弱的,不需要想法,只需要执行。
或许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譬如王家卫,众所周知王家卫也在新艺城待过,但黄百鸣说,当年的王家卫“拖稿”就很严重,在公司待了两个月,一个剧本都没交出来,后来黄百鸣命令王家卫半个月内必须交出一个剧本,结果交出来的剧本一看,“废纸一堆”,于是就把他开除了。
后来,王家卫凭借《最后胜利》入围了金像奖最佳编剧,并再接再厉做导演……当然,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反省过这样创作模式的利弊。《最佳拍档》的大获成功让新艺城诸位信心满满,有着“江山拿下”的兴奋。
那一年摆庆功宴,他们选了香港最大的九楼,结果来的人连房间都塞满了,除了许冠杰、谭咏麟、林子祥等歌手献唱,连石天、麦嘉、徐克等人都上台唱了歌,石天曾经回忆说,“有的不断开心欢笑,有的相拥哭泣,太激情了。”
《最佳拍档》成功宴
那两年,新艺城可谓说节节胜利,1983年,《最佳拍档》第二部再次登顶票房榜冠军,《阴阳错》、《我爱夜来香》、《专撬墙角》共四部片入围十大,1984年,《最佳拍档3》、《圣诞快乐》、《全家福》分列票房榜一、二、四位……其势头相当于替代了邵氏,并且压了嘉禾一头。
而在台湾,由张艾嘉率领的新艺城台湾分部也战绩不俗,一部《海滩的一天》力捧了杨德昌,一部《搭错车》创造了票房记录,苏芮的那首《酒干倘卖无》也成为传唱许久的经典……麦嘉他们一去台湾,基本上就是夜夜笙歌,各路人马招呼。
但与此同时,钱赚得越多,人心就思变,每个人都开始考虑这种集体创作是不是适合自己了。
最先离开的是曾志伟,他的借口是出去闯闯,看看有没有别的机会,而接着的徐克,则是很明显想要拍自己想拍的电影了。
徐克的离开,大概是因为两部片的缘故,一部是《蜀山》,一部是《最佳拍档3》。
《蜀山》是徐克心心念念许久的项目,但在那个年代,拍摄这样一部古装玄幻类的电影几乎无人投资,等到新艺城赚了钱,徐克便把这个项目提了出来,谁知无人赞成,徐克憋了一肚子气,正巧这个时候嘉禾找来,徐克便顺理成章地拍摄这部片。
如果说《蜀山》是无可奈何,大家心照不宣,那么《最佳拍档3》则很可能引起过不少的冲突。
当前两部《最佳拍档》大获成功之后,这个题材也就成了烫手山芋,大家都不敢接,生怕搞砸了,尤其是第二部其实已显颓势,比第一部少卖了三百万。
于是徐克上马,给这一部的《最佳拍档》增添了不少的新意,连麦嘉都说,这里面有不少是徐克本人的创作思维。
可是仔细想想,在那样“集体创作”的环境里,这样的新意也几乎是努力争取的结果,眼见着曾志伟的离开,泰迪罗宾自顾自地搞创作,徐克和施南生也萌生了退意。
还是金公主的“总司令”冯秉仲力挽狂澜,他说当年雷觉坤得知徐克等人要离开的消息后大发雷霆,于是冯秉仲劝说道,徐克施南生是两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他们离开,是金公主的损失,如果他们去了嘉禾,更会成为金公主的强敌,不如给钱让他们开公司,不在新艺城,至少也能在金公主。
于是,电影工作室成立,《上海之夜》开拍,鲜为人知的是,《上海之夜》是金公主投的钱,但并没有算在金公主头上,那是冯秉仲送给施南生的“礼物”。
从此,徐克虽然也和新艺城合作,但基本上已经不参与他们的任何制作了。
而新艺城,也走上了盛极而衰的道路。
05 徐克赢了,新艺城名存实亡了
徐克从新艺城独立出来,事实证明是个相当英明的决定,他的电影工作室也从此一帆风顺,引领香港影坛十几年。
大侠徐克
人.鬼.蛇.神:徐克的异想世界
徐克也会过来帮新艺城的忙,比如1985年的贺岁片《恭喜发财》,他的职位是特技顾问,负责一切有关特效的部分。
而更多的则是联合出品,比如同样1985年的《打工皇帝》,这其实还是新艺城的项目,不过徐克拿来拍,作为联合出品,以显示诚意。毕竟嘛,老友许多年,情谊不变,而徐克在江湖上也是以古道热肠闻名,人称“大侠”。
最能显示徐克助人为乐性格的电影当然还是1986年的《英雄本色》。
徐克与吴宇森的故事已被传说多年,这里就不再赘述,总之就是在吴宇森掌管新艺城台湾分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徐克把自己的项目拿了出来,并从头到尾力挺吴宇森,拍出了《英雄本色》,不但当年取得了三千四百多万票房的奇迹,甚至于很多年后,人们评选香港电影,它几乎毫无疑问地总是占据榜首。
《英雄本色2》也是如此,那个时候石天也是郁郁不得志,徐克便想着帮他振作精神,可惜的是,石天没有吴宇森那么“好运”,拍完电影不久后,便进入了半退休状态。
现在想起来,石天的消沉,或许和徐克的成功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电影工作室在那几年的成功几乎是横扫式的,不但票房大收,还得到各种奖项肯定,不但演员爆红,还掀起了一阵阵的潮流。
《英雄本色》在1986年掀起了黑帮片潮流,之后的几年,各种黑帮题材电影络绎不绝,周润发成了香馍馍,人人都爱小马哥。
徐克在1987年又推出了另一部经典《倩女幽魂》,这次又同时掀起了鬼片的潮流,王祖贤演鬼演得筋疲力尽,各种模仿之作也是层出不穷。
反观新艺城呢,自1985年痛失年度冠军之后便士气低沉,而大老板麦嘉更是帮着嘉禾拍了一部《最佳福星》,产量于是一年比一年低,彼此之间也开始有了芥蒂。
麦嘉只觉得自己是帮朋友
施南生于是想做和事佬,她把一干人等约到家里聊天,结果气氛异常尴尬,每个人都不说话,在假装看报纸。
等到施南生想法设法缓和气氛之后,麦嘉、石天、黄百鸣三人依然不愿谈及此事,相反,他们转换话题,反过来要求徐克重回新艺城,不再做电影工作室。
徐克说,你有一个大家庭,我要在花园建一个凉亭,而那个凉亭是我的。
于是不欢而散,施南生也终于离开,三位创始人开始互相拆伙搞分组赛,石天,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消沉了下来。
此时,泰迪罗宾还在国外拍片浑然不觉,等他回香港下了飞机,才知道公司已经分崩离析名存实亡了,于是索性自组公司,另谋出路了。
当然,分组赛也并不意味着新艺城的消失,事实上新艺城还能再支撑几年,只是曾经那种互相帮助群策群力的新艺城精神彻底消失了。
后来的三人分组赛里,最成功的可能就是黄百鸣,他的商业触觉相当灵敏,手下高志森、杜琪峰两员大将都是拍商业片的好手,尤其是杜琪峰,《阿郎的故事》在当年取得了三千多万的票房,让黄百鸣真正地扬眉吐气。
麦嘉也还不错,他押中了林岭东,放手让他去拍的《龙虎风云》、《监狱风云》系列同样大卖,只是这些题材,其实已经没有麦嘉自身的什么事了。
而石天,偶有几部片能过千万,在出品并主演了徐克的《财叔之横扫千军》后,便离开了公司,而那部电影,仅收入三百多万。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新艺城七怪”从成名江湖到分崩离析,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而新艺城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公司,从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到解散,也只是不到十年的时间,他们仅仅存在于八十年代香港影坛的时空记忆中。
2016年,“五怪”重回奋斗房
06 新艺城留给了我们什么?
很多人回忆起新艺城,都是一脸惋惜,麦嘉说后来他效仿过新艺城的模式,谁知道一帮人开会都等着他发号施令,那种争吵的日子再也不会回来了。
曾志伟同样长情,他总是回忆那段美好时光,后来开好朋友公司,也是效仿的新艺城模式,同样不成功,及至后来草创UFO,拉上陈可辛他们,才找回了一点点当初的样子。
曾志伟和陈可辛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时代不同,彼此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
当年“新艺城七怪”都是初出江湖不多久的年轻人,彼此不在乎金钱,更不在乎地位,熬夜聊着剧本,互相开着玩笑,甚至可以捉弄到在曾志伟的脸上盖满印章拉着他去“游街”,而这样的热情,随着各自江湖地位的确立,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了。
来源:新浪娱乐
麦嘉也是有一次回公司发现挤得满满的人,才意识到这已经不是那个可以不分你我的年代了。那时候公司甚至都没有拍戏,但依然要养一大批人,每月光是工资的支出,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施南生走后,公司的账目也开始混乱起来,终于导致了财政赤字。
现在来看,这几乎是个无疾而终的公司。它庞大,纷乱,下设许多子公司,即便到了2000年,它的子公司“新艺城影视”还制作了一部叫做《大赢家》的电影。
主演依然是许冠杰,搭配上了谢霆锋,想一想,这几乎是一种错位,但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没有人认为新艺城还存在了。
它消失在石天的离开,消失在麦嘉的出走,消失在那个八零年代。
结 语:
新艺城的兴起当然与那个时代有关,在八零年代初,香港社会经济逐步起飞,加上内地改革开放的利好消息,狮子山精神于是传唱一时,而新艺城正是恰合了这种潮流。
在新艺城的电影里,你很难见到“出格”的表达,政治不碰、情色不碰、暴力在前期也是不见血光,总之就是尽情娱乐,为所有家庭观众服务,它像迪士尼,不同的是针对年轻人的市场。
而如今,当年的年轻人老了,石天也真的离开了,死于癌症,临终遗愿是低调办理后事,连追思会都不要办。
想起五年前石天复出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我的特工爷爷》,他和麦嘉、徐克围坐在洪金宝身边,不由地感叹,那个时代,是真真切切地离我们而去了。
但是无论何时,我们都还会记得新艺城,那些刀仔锯大树的年轻人,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凭借着一腔热情以及互助的精神,硬是撼动了邵氏嘉禾两棵大树,这样的奇迹,或许不会再有,但永远值得我们记忆。
这才是狮子山精神,才是新艺城留给我们的财富。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最喜欢的新艺城出品是?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