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当别人不了解并误解自己时(浅谈论语学而篇)
论语中当别人不了解并误解自己时(浅谈论语学而篇)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于君子来说,如果他的学问深厚、能力高强、行事端正,具有这样的品德,即使不刻意去宣扬,自然也会为世人所熟知,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自己被埋没。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去能端正品德、提升学识、注意言行,甚至行事不端、言语偏激的话,反倒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二是君子德远扬,而人自知。一是君子重己身,而轻虚名。所谓:“君子求其在我。”想要成为一个有品德、受尊敬的人,那么他就应该重视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用世人认可、且能接受的言行来体现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能力水平。如果君子一直把自己关注的重点,放在自己名声是否足够响亮这样虚无缥缈的事情上,那么就可能让他忽视了原本应该去重视的事情。甚至可能会为了虚名而做出轻浮、夸张的事情,以此来博人眼球,引人关注。这样一来,不但偏离了正道,落下了下乘,更会为他人所不齿,徒具君子之名,而无君子之实。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此言是《学而篇》的最后一篇,讲的是君子的德与行。它与开篇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首尾呼应,算得上是对整个《学而篇》的总结。
0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即担心、忧患的意思;“不己知”,是个倒装句,即“不知己”,意思是别人不知道自己。孔子此言,主要是为了表明“知人可贵,而不知人则为可患”之意。
一是君子重己身,而轻虚名。
所谓:“君子求其在我。”想要成为一个有品德、受尊敬的人,那么他就应该重视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用世人认可、且能接受的言行来体现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能力水平。
如果君子一直把自己关注的重点,放在自己名声是否足够响亮这样虚无缥缈的事情上,那么就可能让他忽视了原本应该去重视的事情。甚至可能会为了虚名而做出轻浮、夸张的事情,以此来博人眼球,引人关注。这样一来,不但偏离了正道,落下了下乘,更会为他人所不齿,徒具君子之名,而无君子之实。
二是君子德远扬,而人自知。
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于君子来说,如果他的学问深厚、能力高强、行事端正,具有这样的品德,即使不刻意去宣扬,自然也会为世人所熟知,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自己被埋没。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去能端正品德、提升学识、注意言行,甚至行事不端、言语偏激的话,反倒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所以君子有品德的表现,就是要专心于自己本身,而不能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自己名气的大小之上。更不能因为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而产生失落感,甚至因此而减弱了自己努力的激情。相反如果不去强求名声,而是不断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总有一天能够因此而声名远播。
三是君子名有益,而无所损。
所谓:“非孔子,则不知尧舜之当祖述;非孟子,则不知孔子之圣,为生民以来所未有。”对于尧舜禹这样的圣王来说,他们所行尽是品行高洁之事,但却从来没有因为他人的评价好坏或是高低而放弃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同样对于孔子来说,他日常的行事之中,以及在教授弟子之时,始终言传身教,保持着自己良好的品德和形象,并不会因为自己食不饱、穿不暖、居不定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因为在尧舜禹和孔子看来,名声对他们虽然有益,但却仅仅是自身品德、品行所附带而来的东西,并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若是名声远扬,固然能因此而受益,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看重;若是默默无闻,对他们自身也并未有任何的损失。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因为别人的看法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并不会直接影响了自己的行为,更不能因此而动摇了自己的志向,自然就不会产生任何负面的情绪。
02.患不知人也所谓:“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本事,固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想要设身处地去了解别人,理解别人的想法和做法,同样也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对于君子来说,想要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受到他人的认同,就必须在努力提高自身的同时,提升知人之能。
一是知人者智。
《韩非子·显学》有言:“智,性也。”智,是一个人的天性,然而这样的天性,在不同的人身上却有着不同的表现;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其“智”的水平高低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君子而言,要提高自己的“智”,要么是通过学习,提升思维层次;要么是通过观察别人,来反思自己的言论,匡正自己的行为,以此提升认知能力。
所以,能“知人”对于志向高远之人来说,就是他们必须要重视的事情。甚至在孔子的观点之中,“知人”的作用和地位是远高于“被人知”的。因为“被人知”除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以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作用;而“知人”却是能有效地提升自己“智”的水平,让自己更加“近乎于道”。
二是知人者明。
《旧唐书·魏徵传》中记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见,通过“知人”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若以此为镜,则是能够提醒自己反思其中的原因,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每个人对自己都已经形成了特定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或多或少都与真实的自己有所出入。想要改变这种观念,只有通过观察别人,借鉴别人的得失,借锤敲钟来对比自己的言行举止,纠正自身的问题,最终达到“明悟己身”的效果。
三是知人者善。
《说文解字》中对“善”的解释为:“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孔子认为,君子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目的是为了帮助君王管理国家、治理下属。这就要求君子必须心性善良、品行端正,必须拥有一颗善良、仁爱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然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如果不能准确地了解别人,就不能知道其品德的高低,不能判断其言行的善恶,也不能认清其为人的邪正。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无法做到亲贤远佞,这样的结果自然值得忧虑。所以君子“知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以此来判断善恶、分清邪正,并促使自身进行针对性地改正,以达到善良仁爱的境界。
四是知人者敬。
《荀子·天论》中有言:“君子敬其在己者。”一个人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尊敬,首先就必须能够充分地尊重他人,如此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而被尊重。因此当别人对自己产生误解的时候,就必须要根据对方的言行,分析原因、判断结果、寻求办法,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知人”。
然而推己及人,便知“知人”不易。如此就必须站在他人的立场之上考虑问题,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正确地了解别人的想法,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在不误解其言行举止的基础之上,正确地判断出其意思,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如此多为他人着想,这样才是君子应该有的气度和风范,最终获取别人的敬重。
“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要做到“自知”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要做到“知人”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孔子才会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之言,目的就是为了告诫其弟子及后来者,要审慎地对待他人,方才为君子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