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谱写高质量发展时代华章
怎样才能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谱写高质量发展时代华章●经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政治这十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纳入党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提出要推动多党合作展现新气象,思想共识取得新提高,履职尽责展现新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谐稳定,已经成为凝聚共识的好制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政治成果主要体现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人心。理论成果主要体
庆祝党的二十大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举世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中国答卷。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回首中国这十年,众多亮眼的成绩单从不同维度,镌刻下国家发展的坐标。
原文:《非凡十年:谱写高质量发展时代华章》
图片 | 网络
●政治
这十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纳入党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提出要推动多党合作展现新气象,思想共识取得新提高,履职尽责展现新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谐稳定,已经成为凝聚共识的好制度。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政治成果主要体现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人心。理论成果主要体现为提出了关于党的全面领导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制度成果主要体现为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党的领导制度机制。实践成果主要体现为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
这十年,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22年我国创新指数升至世界第11位,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了很多历史性跨越。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潜力不断释放。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在加快形成,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社会信用等市场体系的基础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脱贫奇迹”: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平均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文化
这十年,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到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设立烈士纪念日,再到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学习大国建设……理想信念的根基更加牢固,精神文明的花朵愈发灿烂。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等出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实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深入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梳理,摸清文化资源家底,文化遗产保护跃上新台阶,我国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居世界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焕发当代价值和永恒魅力。
我国深化文化改革发展,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42个,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博物馆6183个。
到目前为止,实现了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文化强国建设步履矫健。
●社会
这十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城乡居民收入比显著缩小;形成超4亿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
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城乡基本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惠及全体人民,民生兜底保障网进一步加固。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全链条精准防控“动态清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党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生态
这十年,我国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改革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实施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河湖长制、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一系列制度。这十年间,制修订了30余部相关法律法规,越织越密的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达到了84.9%。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实施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了固体废物“零进口”的目标。另外,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达到18%,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得到了很好恢复。
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68.5%下降到了56%。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稳居世界第一。去年我国上线了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越来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我国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出历史性贡献。我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去年,在昆明召开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发布《昆明宣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来源:国新办)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24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关注 | 在高质量发展中,筑牢共同富裕的根基
中国全球创新地位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护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社会科学报